-
观方翻译:为什么美国总是扶植腐败政权?《经济学人》的解释太让我失望了
在现实中,阿富汗的法治建设也未得到足够的支持。2002年4月的G8会议决定对阿富汗的战后重建进行援助,SSR(Security Sector Reform)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根据该项目,阿富汗每年将得到数十亿美元国际援助,以用于军事、警察、司法、禁毒等体制的改革和重建。
但这些年来,SSR项目预算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拨给了军事和警察的改革,司法改革得到的拨款仅占预算总额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
3. 追求美国利益最大化,能吸引到什么人?
《经济学人》文章把美国称为世界上最理想主义的国度之一(“among the world’s most idealistic nations”)。不可否认,美国有些人确实是抱着善意宣扬美式“民主”的,也有真心认为“自由”压倒一切的。这样的个人固然偏狭,被“救世主”情结冲昏头脑,以一种“爹为你好”的心态看待世界,但也许还可以说是“好心办坏事”。
不过,这种现象基本停留在个体层面,到国家的政策上,美国则是高度追求利益最大化。
独裁政权也好、家族式垄断也罢,只要对美国俯首贴耳,乖乖做好美国的傀儡和利益代理人,非但不会遭到美国的制裁,反而能坐拥保护伞和大把美援。甚至对美国而言,独裁政权反而是更容易把控的对象,因为独裁者们通常会为了维护自己和统治集团的利益无限依赖美国的撑腰。
而一旦独裁者激起的民怨过大,难以维持,美国会果断抛弃。美国通过《美国对华关系白皮书》放弃了蒋介石政府;通过策划政变除掉了南越的吴庭艳政府;通过狼狈撤军抛弃了阿富汗的加尼政府。
当他们与美国的利益相冲突时,美国还可能挥起民主的大棒,转脸清算他们的独裁恶行,并酝酿扶植下一个傀儡。
有时,某些决策者甚至只是追求军工、石油等少数集团的利益,连美国的长远利益都不顾了。《经济学人》认为美国大撒币是在阿富汗犯下的错误之一,但不撒币,又怎么能方便创造让国内利益集团谋利的机会呢?
2019年12月9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了关于阿富汗战争的2000页机密文件,这些文件是从2004年到2018年美国政府就阿富汗战争对600多位内部人士做的采访记录。
文件披露了在这场没有胜算的漫漫战争泥沼中,真正的受益者:
一是美国国内军火商。而且这些军火商跟政府、五角大楼都有密切来往,关系盘根错节,进一步推动着战争的勉力维持;
二是美国的军事承包商。为美军提供物资保障、运输、咨询的承包商们,同样从巨额军费中分得一杯羹,承包商再以“政治献金”的方式,将好处反馈给美国军方和政界的高层们。
对于美国而言,那些国家只是自己的原材料提供地、资源掠夺地、军事训练地、地缘政治优势地等等,当地人也不傻,这些“本心”是藏不住的。那么你吸引来的人,会是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两袖清风、为人民服务的人吗?
傀儡政权里的人,基层公务员往往也就是糊口饭吃,混混日子,按《经济学人》的说法,通胀压力下维持生存也算“情有可原”。有些头面人物则是为自己的族群在“新政府”里找点话语权,求个太平。这两类人,无论他自己是“人微言轻”还是“德高望重”,对于别人的腐败当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次一点的,同流合污,谋点小利;而真正的“积极分子”,投靠的理由恐怕只是在国内大量敛财,最大限度地填饱自己和亲信裙带们的肚皮,并反过来拿着美国的援助,向美国部分集团疯狂输送利益。
甘当傀儡的买办政府,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仅仅是他们敛财的垫脚石: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经济秩序崩坏、通货膨胀惊人、民不聊生,而大量的美国援助还是进了四大家族的私人口袋;海地民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杜瓦利埃父子却挥金如土、纸醉金迷;阿富汗战火连天、民众整日担惊受怕,加尼前总统的儿女却在英美过着无忧无虑、富足体面的生活。
傀儡政权里相当多的中上层人士,恐怕都抱着“捞一票就跑”“能捞多少捞多少”的想法,“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必然导致腐败肆虐、战斗意志低迷、战力低下,即使拿着大把美元、操着大量美式装备,也不过是担任了对手的运输队,这也解释了国民党的兵败如山倒,与交相呼应的西贡时刻和喀布尔时刻。
《经济学人》的文章在末尾写道:
“美国……未来很可能还要去拯救更多的受苦的国家。如果美国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还认识不到依靠美元无法建立起一个真正的政府,那就很容易重蹈覆辙。”
这也多少解释了为什么虽然美国一直自认为在反思,却还是频频跌入同一条河流,甚至跌得越来越狼狈。
《经济学人》所谓的教训中,仍充斥着救世主式的霸权逻辑(最富有和充满理想主义的国度、拯救受苦国家),仍然局限于细枝末节的“技术性”分析。
遇到挫折,各种层面的分析当然都是需要的,但那些无法通过技术性调整解决的问题根源,《经济学人》避而不谈,隔靴搔痒,又是为什么呢?到底是不明白,还是不愿说、不敢写呢?
反正,下一次踩坑的还是美国,又不会是《经济学人》。到时候无非再写点文章吐槽一下,赚点吆喝,这大概也是《经济学人》的利益最大化吧。
(执笔/ 张依 刘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四位抗美援朝烈士找到亲属
2021-09-01 08:35 抗美援朝 -
拜登就结束阿富汗军事行动讲话:为撤军辩护,继续反恐
2021-09-01 08:27 阿富汗 -
中国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挑战和取代美国?秦刚回应
2021-09-01 08:06 中美关系 -
只撤离1日本人,日外务省:很遗憾,但已实现目标
2021-09-01 07:55 阿富汗 -
美国新增确诊144515例、死亡1126例
2021-09-01 07: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塔利班高级领导人:美刻意负面宣传阿塔,真在破坏的是美军
2021-09-01 07:08 阿富汗 -
飓风“艾达”导致美国百万户断电,致2人死亡
2021-09-01 06:53 -
欧盟将美国从旅客来源地“安全名单”中删除
2021-09-01 06: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佛系抗疫”至今,日本终于要学中国这一招
2021-08-31 22:58 日本 -
美媒曝光爆炸前五角大楼机密会议,美英同时炸锅
2021-08-31 22:48 阿富汗 -
美方再插手中韩半导体关键收购案
2021-08-31 22:33 上市公司 -
阿塔:已就组阁召开会议
2021-08-31 21:51 阿富汗 -
美军为英军撤离开门令机场遭遇恐袭?英方急忙反驳
2021-08-31 21:06 阿富汗 -
美国百万户遭飓风“艾达”停电后,近40度热浪来了
2021-08-31 19:37 极端天气 -
你问吧!问阿富汗?再见…
2021-08-31 18:15 美国政治 -
哈佛大学新任首席牧师,是个无神论者
2021-08-31 18:13 美国一梦 -
南非再现新变异毒株,突变率2倍于德尔塔
2021-08-31 17: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方为何投弃权票?外交部详解
2021-08-31 16:36 -
美军仓促撤离,军犬被遗留在喀布尔机场
2021-08-31 15:56 阿富汗 -
外交部:阿富汗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2021-08-31 15:53 阿富汗
相关推荐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1“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70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212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91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1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