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2024三季度)下篇:房地产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还是结果?
最后更新: 2024-10-22 07:51:172024年,观察者网重磅推出季度性经济观察栏目——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邀请经济界和金融界重量级专家学者,围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经济数据,解读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回应当下公众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展望未来发展。
10月19日,2024年第三期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在上海举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厦门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赵燕菁等嘉宾齐聚一堂,聚焦三季度经济数据和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共议中国经济破局之道。
本文为圆桌讨论实录下篇。在上篇中,与会学者主要围绕“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阐述各自观点,并将话题引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的讨论。
从左至右:李世默、鲁政委、彭文生、盛松成、张燕生、赵燕菁、王慧
吸引创业创新,要看货币能不能起来
张燕生: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使中国下一步取得突破性进步,这个趋势基本上是肯定的。比如现在美国的AI大模型非常厉害,但在产业化、工程化的应用前景方面,中国是紧随其后,因为在中国能实现规模效应,我们有庞大的人口、市场、丰富的应用场景等等。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去年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生产总值之比)是2.64%,经费投入超3.3万亿元。在全球2500强的工业研发投入中,美国有800多家,中国是700多家,其中大陆占600多家。
中国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很有意思,前面30年是通过“代工贴牌”嵌入到跨国分工体系中,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发展市场经济,学了30年;从2008年开始是一个转折,中国的一般贸易出口开始超过加工贸易出口。
从2016年开始一直到今天,我们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超过了10%。所以我觉得,下一步中国在创新制度上取得突破是可预见的。
彭文生:这一块我可以补充一点,因为我们中金公司研究部今年刚发了一篇深度报告,就叫AI经济学。
在这个报告里,我们研究员估算了一个AI发展指数,从技术层面,包括算力、参数、数据等和市场应用潜力两个层面估算,以美国为参照标准,是1,中国则是0.75,其他国家都明显落后。这里面关于AI人才方面的指标比较有意思,我们发现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的最大来源地是中国(定义为本科所读学校所在地),但工作地(定义为其工作的机构的总部所在地)却更多在美国。
李世默:重点是我们的创新制度怎样才能有突破,或者说实现优化?
鲁政委:就像刚才张燕生老师讲的,我们早期是通过“代工贴牌”嵌入到全球供应链当中,现在则是以另一种形式嵌入全球供应链。这些人才现在是在人家那里工作,但将来他们可能会回来,可能会出来创业,变成一家中国的公司。
对于地缘政治,我的看法是,大家现在都在讲中美两国竞赛,除非短期内能决出胜负,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站在全球金融投资的角度,假设你是第三方(非全球核心对立阵营的一方),你会怎么布局投资和资产安排?如果你要避险,必须找到不相关或负相关的资产,这样就必须同时在中美两国布局,否则没法完成资产组合的避险配置。
李世默:我有一次在美国跟对方辩论教育,他说美国教育很强,我说美国基础教育一塌糊涂,你去看硅谷的CEO、工程师都是印度人、中国人以及来自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这说明美国基础教育很差,因为你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没办法跟连英语都讲不好的外来人才竞争。
美国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怎么样,但是到行业顶端,却能吸引这么多全世界外来人才,包括中国的人才。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很优秀,但为什么愿意到他们那里去搞创新?
我想这里面应该涉及到如何进一步优化创新制度的问题,让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愿意在自己的这个制度里去创新,受到保护并获得回报,这是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肯定要做的事。
回到刚才几个问题,先讲一讲彭文生老师说的土地的规模不经济,这应该是对的。但这跟赵燕菁老师讲的土地成为一种证券化货币不是一回事,但我觉得也是对的。
我们需要证券化工具把经济的流动性带起来,但土地不是唯一的证券化工具,如果我们可以把股市做起来,也能作为一项很好的证券化工具,当然这里面肯定也会存在巨大博弈。
赵燕菁:地方政府的证券化就是靠房地产,因为地方政府不能上市;中央政府也不能上市,所以靠国债;企业,就靠股市;所以,大家相互无法替代。
李世默:我同意,货币就是经济的血液,你得活血,只有把货币运作起来,创新才能起来。
赵燕菁:是的,货币多了,创新才能起来。美国培养的人才、日本培养的人才等等都会来中国创业,关键看你能不能生成货币。为什么我们国家过去这些年很多人都在国内创业?看数据就可以发现,创新周期几乎都和房地产高峰重合,房地产一进入高峰期,社会上满是钱。
彭文生:我稍微有点不同意见,我认为房地产更多是结果。房地产的价格上涨是享受了整个经济增长创新的成果,为什么?因为土地具有垄断属性,谁也竞争不过土地的所有者,所以土地在国民收入分配里面是占有优势的。当初工业革命的时候,资本家和劳动者是统一战线的,他们共同的敌人是土地所有者,因为土地所有者获得租金是不劳而获的。这是一个维度。
第二个维度,从金融角度来讲,国债和土地都创造货币,但差异在哪里?首先,国债是逆周期的,具有天然稳定器的作用,而土地是顺周期的,繁荣的时候地价上升,土地抵押很容易贷款,不好的时候抵押品价值下降、大家也不愿意贷款。但国债不一样,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愿意持有国债,经济好、利率高的时候,大家不要国债。所以国债天然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而土地则会加大经济的波动。
第二,国债是财政,具有调节收入分配功能,而土地是自我的,谁有土地谁就占有优势。当然,这不是否认土地具有抵押品的作用,比如一个创新者到银行贷款,讲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但银行不会相信他,也不会给他贷款。如果在完全透明、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有些创业者拿不到融资,这时候土地作为抵押品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是我们不能把这点放大,从宏观层面来讲,任何一种经济,土地的价格升太多的话,必然会阻碍创新,因为它的属性就是不一样的。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没有哪个国家靠土地上升能够把经济发展起来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东西越卖越便宜,但TFP却没增长,怎么办?”
2024-10-21 21:30 2024中国经济季度观察 -
从包邮进村到兜底偏远物流中转费,拼多多助推西部电商大变局
2024-10-21 21:1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整合机器人资产,上海电气30亿收购发那科合资公司
2024-10-21 18:13 -
天猫双11今晚现货开卖,iPhone 16系列罕见降价
2024-10-21 17:48 观网财经-消费 -
“监管进驻京东金融”?接近京东人士:毫无根据的谣言
2024-10-21 17:4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光伏龙头海外融资加速,扩大市场、减少内耗是当务之急
2024-10-21 17:47 观网财经-海外 -
科技进步是否必然导致失业?听听诺奖得主怎么说
2024-10-21 17:46 观网财经-宏观 -
央行开展互换便利首次操作,金额500亿元
2024-10-21 17:44 金融观察 -
三大股指集体收涨,北证50指数涨超16%创历史新高
2024-10-21 16:41 金融观察 -
一线员工平均涨薪超20%,北京永辉首家“胖东来”调改店开业
2024-10-21 16:01 -
强推“印度制造”,印政府明年起限制笔记本和手机进口
2024-10-21 14:05 -
业绩不达预期,三星全面退出LED业务
2024-10-21 13:06 -
“为什么我认为2025年理想的经济增速应高于5%?”
2024-10-21 11:54 2024中国经济季度观察 -
苹果内部承认:AI技术落后竞争对手至少两年
2024-10-21 11:31 -
央行:1年期和5年期LPR均下调25个基点
2024-10-21 09:16 金融观察 -
习近平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24-10-20 18:19 中国经济 -
吴清:欢迎专家学者记者向证监会反映市场呼声、建言献策、开展监督
2024-10-20 16:45 金融观察 -
恢复房地产市场的目标不是卖更多的房子,而是要让它流动起来
2024-10-20 09:20 2024中国经济季度观察 -
建议设立国家住房银行,腾出增量财政空间
2024-10-19 22:31 2024中国经济季度观察 -
盛松成:当前需要通过促消费稳就业、稳增长
2024-10-19 21:28 2024中国经济季度观察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