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10个经济体大数据中,我们发现了误解促消费对经济的危害
西方庸俗经济学错误之一是“有必要提振消费”之类的说法,但没有具体说明这意味着提高消费占GDP比重还是提高消费增长率。这种不明确的说法极具误导性,因为这两项措施相背而行。[全文]
-
从210个经济体大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密码
关于投资和消费作用的讨论一直是中国经济辩论的中心议题之一,部分中国媒体提出减少投资拉动消费来提高经济增长的错误观点——因为该论点直接违背事实,我们对210个经济体进行庞大的实证研究,这有助于看清中国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是否正确。[全文]
-
俄乌战争中,德国的国家意志是如何崩溃的
德国人仅持有德国股票市值的13.3%,而北美和英国投资者的持有比例达58.3%。德国的现实是,除非它准备与美国的政策彻底决裂,否则它的任何战略如果没有美国支持就会失败。[全文]
-
阿根廷极右翼大选获胜,中阿合作我来支一招
美国对拉丁美洲国家的干涉,很大程度上不再通过军事力量,而是通过混合战争:即通过一套经济、媒体和司法手段,来摧毁人民政府,随后由服从美国权力的政府取而代之。但人民的斗争不止,阿根廷人民将继续起来反对极右翼法西斯主义,捍卫自己的权利。[全文]
-
自由主义者提出这个方案,可不是出于天真善意
美元纸币上印有“我们相信上帝”字样,这在当今局势下显得尤为特别——二战后基于金本位的美元秩序已于1971年告终,这些绿色纸片仅仅依靠信任才维持着霸权地位。而今,这种信任已出现裂痕,全球南方致力于进一步撕开裂痕,开启长期斗争。[全文]
-
巴西和阿根廷寻求货币独立,能否打破美元霸权?
拉美共同货币项目还没有亮相,西方媒体就已迫不及待地表示质疑,限制潜在用户群体,并打赌称信心的缺乏将导致替代货币的失败。《经济学人》的描述是,阿根廷和巴西提议共建一个怪异的共同货币。[全文]
-
拉美第二次左翼进步浪潮兴起,正侵蚀美国的影响力
一向被视为“美国后院”的拉丁美洲,地缘政治的风向似乎正在转变。拉美的未来不会一帆风顺地驶向社会主义,而是会经历曲折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中国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全文]
-
这张照片,见证了历史
在习近平主席与费尔南德斯总统的会晤结束时,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用中文对习主席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的阿根廷学者,我能感受到牛望道大使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