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塞拉·塞尔纳达斯:自由主义者提出这个方案,可不是出于天真善意
【文/吉塞拉·塞尔纳达斯,核译/刘啸云】
上周三,阿根廷经济部长塞尔吉奥·马萨(Sergio Massa)宣布,阿根廷在从中国进口中间产品时,将不再使用美元,而改用人民币进行支付。因此,下个月阿根廷的进口额或将达到70亿人民币。
长期以来,阿根廷的经济增长一直遭受外部限制,这主要是由于该国的经常账户面临结构性失衡,且过分迷信美元作为储蓄货币的“安全性”。美元的短缺对阿根廷经济造成了压力,进而加速了通货膨胀,使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大不如前。在美国的支持下,阿根廷的右翼反对派鼓吹阿根廷经济美元化,试图以此打破人民对进步社会的共识。
阿根廷能否提出不同于经济美元化的其他方案?中国又能对此提供哪些助力?
阿根廷的转向
在阿根廷经济部与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的联合会议上,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邹肖力宣布,两国将正式扩大2020年达成的双边互换协议。中国与阿根廷的双边互换协议自2009年起延续至今,旨在降低交易成本和操作风险,根据该协议,两国可使用各自的本币结算双边跨境交易(包括贸易、投资和汇款),而无需以第三方货币(如美元)为中介。
对阿根廷而言,减少对美元的需求是当务之急。阿根廷生产所需的中间投入及机械设备均高度依赖进口,因此其经济发展受到外部限制。我曾在观察者网发表一篇关于拉美共同货币SUR的文章,指出经常账户的结构性失衡是阿根廷所面临的长期挑战——经常账户的失衡正是货币短缺的罪魁祸首。但与此同时,美元的短缺致使美元价格增高,进而引发整体价格水平上升、工资购买力下降。农业出口财团和金融资本从本币的贬值中获益,持有大量美元。
简言之,阿根廷亟需解决外汇短缺问题——尽管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过去两周内,阿根廷一直饱受金融动荡的困扰,其央行不得不出手干预货币市场。受大选前不确定性的影响,比索(阿根廷货币)的汇率开始下跌。为了规避金融危机、缓解高达104%的通胀率所造成的影响,阿根廷实行了严格的货币管制。周二,比索的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227比索;但“蓝色美元”(一种平行市场)上的汇率达到官方汇率的两倍有余,近1美元兑500比索。
阿根廷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达成445亿美元债务计划,限制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并为央行储备设定了目标。根据阿根廷央行数据,截至4月24日,阿根廷的国际储备为364.7亿美元,较1月2日的446.08亿美元下降了18%。
阿根廷之所以欠下无法偿清的债务,主要是由于前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2015-2019年在任)及其新自由主义政府与IMF签署了数额空前的贷款协议。不过,IMF和美国对阿根廷政策的干预可以追溯至更早以前。
中国是阿根廷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若能以人民币结算中国进口商品,将有助于阿根廷平稳度过外汇储备剧减的风波。中阿双边贸易额为200亿美元,其中阿根廷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74亿美元。鉴于此,以人民币而非美元结算双边贸易,将使美元短缺对阿根廷经济造成的压力得到极大缓解。
这是否意味着阿根廷的重心正从全球北方转向中国和全球南方?并不尽然。中阿两国早在1972年就已建交,但若要使阿根廷真正转向中国,双方在政治和经济关系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国际市场上势如破竹,中阿贸易关系自此迅猛发展,双方在投资、基建和技术转让方面的合作于近10年间突飞猛进。中国投资近130亿美元,以支持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的改造以及阿图查三号核电站的扩建。2019年,中国投入资金和技术,帮助阿根廷建造了科查利发电厂,这是拉美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2022年8月,天齐锂业公司与阿根廷国有企业YPF签署谅解备忘录,扩大在锂行业的合作,向阿根廷转让锂加工技术,从而提高后者的技术能力。
中国投资扩建的阿图查三号核电站(图源:World Nuclear News)
不同于设下债务陷阱、阻碍阿根廷发展的西方国家,中国的投资直接促进了阿根廷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此外,中国旗帜鲜明地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要求(该群岛自1883年后遭到英国殖民统治)。
最近,中阿之间类似的合作不胜枚举。对阿根廷而言,中国和全球南方不仅是贸易伙伴,更是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种种迹象表明,阿根廷有意强化与全球南方的联系:2022年2月,阿根廷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同年8月,阿根廷申请加入金砖国家;最近,阿根廷提议为南共市(MERCOSUR)建立新货币SUR,并表示将与巴西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阿根廷已将中心从全球北方转向中国和全球南方?恐怕并非如此。迄今为止,阿根廷并未表现出对全球北方国家的疏远。因此,可以说,阿根廷正在建立更广泛的国际关系,但要说其彻底转向全球南方可能还为时过早。
美元,美帝国主义的武器
1823年,门罗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此后200年间,美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发起了100余次侵略、干预和军事政变。直至近年,美帝国主义仍在以种种形式干预拉美国家的经济政策。
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制定了“秃鹰计划”,在拉美地区推翻进步政府、打击左翼组织、扶植亲美势力,于巴西(1964年)、玻利维亚(1971年)、智利(1973年)、乌拉圭(1973年)和阿根廷(1976年)多次煽动政变。期间,在智利,左翼总统阿连德的3.8万名支持者被捕,其中4000人被处决;在阿根廷,有3万人被折磨和处决。
“秃鹰计划”不仅致力于消灭拉美地区的共产主义和反帝国主义运动,而且力推新自由主义方案,从而阻碍拉美国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强化美国对美洲地区的支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央行:“北向互换通”下的交易将于5月15日启动
2023-05-05 20:02 -
股价重挫,董明珠4亿元股份被冻结,格力到底怎么了?
2023-05-05 17:41 观网财经-科创 -
银行倒闭潮下人人自危,美国中小银行或迎来死亡螺旋
2023-05-05 16:55 银行钱荒? -
在总部对面,京东要用60亿为兄弟们盖房
2023-05-05 16:1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国联通和腾讯携手成立新公司
2023-05-05 13:3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国内旅游迎“最热五一”,人均消费却下降了
2023-05-04 17:24 观网财经-消费 -
中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转型避免衰败
2023-05-04 08:17 中国经济 -
今天全球的年轻人,是历史上最不爱国的一代人吗?
2023-05-04 07:34 -
推“99元睡大厅沙发”酒店被立案调查
2023-04-30 17:58 观网财经-消费 -
互联网+如何帮助中国农民种一朵花
2023-04-30 17:2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商务部: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6.9%
2023-04-30 15:44 观网财经-消费 -
谈企业张口就是所有制,格局就小了
2023-04-30 08:28 -
随着中国崛起,美国向外转嫁危机变得越来越难
2023-04-30 08:12 这就是中国 -
31省份一季度GDP出炉:23省份增速高于全国
2023-04-29 16:55 观网财经-宏观 -
滴滴退市后年报:2022年营收下降19%,净亏损收窄52%
2023-04-29 10:48 -
华为一季度营收1321亿,同比增长0.8%
2023-04-28 17:24 观网财经-科创 -
上海推出今年第四批次集中供应楼盘,涉6808套房源
2023-04-28 16:26 观网财经-房产 -
5年亏损超36亿,寒武纪否认“恶意裁员”
2023-04-28 11:00 观网财经-科创 -
第四范式第4次向港交所递表,投资人还有多少耐心?
2023-04-28 10:49 观网财经-金融 -
人民币国际化提速,背后发生了什么
2023-04-28 08:11 人民币国际化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