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治·扎克曼: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让人觉得不是气候工具而是政治工具
最后更新: 2021-07-16 11:28:20导读7月16日9时15分,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在北京、上海和武汉三地同时举行,随后开始第一批交易。
当地时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提出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计划提案,其中包括“碳边界调整机制”,即对来自碳排放限制相对宽松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商品,主要包括钢铁、水泥和化肥等征税。
目前,中国国内对于碳市场应凸显哪些功能、碳价及其调控等问题仍有分歧,就碳减排行动对经济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仍存疑问。从全球来看,要有效推动共同减排,碳边境调节税和全球统一碳市场的讨论也不可避免。
本文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研究部对欧洲碳交易体系研究专家、欧洲布鲁盖尔研究所(Bruegel)高级研究员乔治·扎克曼(Georg Zachmann)的专访。以下为访谈实录。
7月16日9时15分,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在北京、上海和武汉三地同时举行,随后开始第一批交易。图片来源见水印
问:人们对碳减排行动可能造成的经济和福利的损失较为担心,比如产业转型可能造成失业、含碳产品成本抬升、通胀抬升等。您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并回应这个问题?
乔治·扎克曼:碳减排需要整个经济实现重大转型,我们要改变出行、供暖、生产、发电方式等,这需要大力投资于低碳技术,如电动汽车、电热、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同时,重排放的煤矿、燃煤电厂等行业需要转型或者淘汰。
这样的重大转型对经济社会造成什么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选择。通过公共补贴来激励低碳转型成本会非常高昂;仅仅依赖提高碳定价来减排会抬高消费者和行业的成本;仅靠制定和实施一些标准则效率太低。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平衡多种政策,切实有效地推进低碳转型,例如,可以实施市场化的碳排放总量控制交易机制(cap-and-trade)、减少排放配额,同时采取激励措施,推动企业与消费者加大低碳技术投资,降低碳排放,避免碳价升得过高。
气候政策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冲击可能不会像自动化、数字化等技术变革的影响那么大,但政府还是要积极应对相关的区域性、行业性挑战。长期来看,探索新机遇比保护传统行业就业更重要。
问:目前看来,中国打算从建立全国碳市场入手,以市场化机制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能否请您回顾一下欧洲碳市场的拟建和运行历程?并谈一谈,其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需要吸取的教训?
乔治·扎克曼: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非常成功,在30个欧洲国家实行统一的碳价,这在经济上非常高效。
欧盟碳市场已经成为了欧盟气候政策的基石。但欧盟碳市场一开始的建设并不容易。最初,很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更希望欧盟对碳排放征税,即由政府确定碳价,而不是推出碳排放限额交易系统、由政府来制定碳排放配额。但是根据欧盟的政治架构,所有成员国在税收问题上都有一票否决权,所以在欧盟各国征收统一的碳税未能实现。
在欧盟碳市场推出的前几年,很多公司因为政府发放的免费碳排放配额获得了大量的额外收益,碳排放配额的过度分配也遏制了碳价。但这些缺陷很可能是政策制定者有意为之,目的是为碳市场争取足够的政治支持。
之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规则几经修订,现在这些问题大多得到了解决。欧盟碳市场已经相对成熟,逐步提高的碳定价也正在鼓励更多的低碳转型,如淘汰煤炭发电等。
问:近期欧洲碳交易价格的攀升,引发了一些对当前碳价“过高”还是“不足”,以及碳价稳定性的讨论。您认为,当前欧洲碳价及其形成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对待碳价,经济体应该允许其不断上涨,还是有必要在不同阶段确定对应的合理碳价区间?可行做法是什么?
7月1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左三)、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左一)等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出席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计划提案发布会。图自新华网
乔治·扎克曼:欧盟碳定价机制目前运作良好。欧盟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更多的行业纳入碳定价机制中,如运输和热力。我们或许可以针对这些行业再推出一个碳排放交易系统,之后再与现有的系统合并。
另一个挑战是碳价的上升遭到了来自行业的阻力,背后的原因也可以理解,因为企业不希望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因为碳价上升而受到削弱;同时,消费者因为担心可支配收入下降,也不愿意支付更高的碳价。妥善应对这些问题是保证碳定价机制正常运作的政治基础。
从政治的角度,我们可以提供关于可接受价格水平的指引,这有利于平息那些反对价格合理波动的声音。比起以间接方式引导市场,直接指定一个具体的碳价区间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政治阻力。
我认为政策制定者可能会给出一个弹性区间,当碳价超出了政策可接受的范围时,就对每年发放的排放配额进行调整,但调整的方式要具有可预见性。这样一来,交易中碳价可以升得很高、或降得很低,但必要时政策会对价格进行逆向干预,以增强碳价的可预测性、避免价格过度波动。
问:碳市场和碳定价应有的功能是什么?对于实现碳中和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作用?除此之外,一国要实现碳中和还需哪些其他政策安排?
乔治·扎克曼:碳定价可以为碳密集型技术的经营者和投资者提供强有力的、清晰的价格信号,鼓励经营者尽可能少用煤电厂等高碳资产、选择其他的替代资产,引导投资者不再投资于平炉等高碳资产。因此,碳定价机制要尽可能覆盖那些最重要的高排放领域,让企业为自己的碳排放承担成本,让价格信号在短期和长期内都足够有力、可信。此外,还有很多配套政策能够让碳定价更有效、政治上更好被接受,如支持低碳技术发展、提供社会补贴等。
- 原标题: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顶尖欧洲智库学者讲述欧盟碳市场经验与挑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武汉上线
2021-07-16 09:58 金融圈 -
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2021-07-16 07:32 中国经济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明天开市
2021-07-15 21:06 政策风向标 -
智能手机业务增长近4倍,紫光展锐称5G时代必须回到中国
2021-07-15 17:03 科技前沿 -
6月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回落,外媒:楼市政策效果显现
2021-07-15 16:32 中国房市 -
商务部:将按照必要合理的原则审查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
2021-07-15 15:48 政策风向标 -
全面降准是为应对经济下行?国家统计局回应
2021-07-15 14:02 中国经济 -
李克强:此次审计发现违规倒卖大宗商品等问题线索,情节十分恶劣
2021-07-15 13:44 中国经济 -
新冠检测收入下滑,华大基因二季度净利润骤降超50%
2021-07-15 11:38 上市公司 -
市占率超8成霸主下架,网约车行业沸腾了!
2021-07-15 11:13 大公司 -
高算力芯片推动行业变革,2025年智能座舱渗透率将超75%
2021-07-15 00:02 汽车工业 -
TCL科技上半年盈利近百亿,同比增长7.5倍
2021-07-14 20:50 上市公司 -
银保监会:房地产贷款增速降至10.3%,继续低于全部贷款增速
2021-07-14 17:25 -
上海:推动芯片设计进入3nm以下,突破光刻等核心设备
2021-07-14 17:24 上海观察 -
国新办吹风会:全国碳市场7月上线交易
2021-07-14 11:48 政策风向标 -
年内被罚超6500万,邮储银行身陷“违规深渊”
2021-07-14 11:23 上市公司 -
院士讨论:数据难以打通,如何解决?
2021-07-14 10:52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中兴通讯公开自动驾驶相关专利,二季度净利润环比下滑
2021-07-13 16:32 上市公司 -
OPPO发布6G白皮书
2021-07-13 16:03 大公司 -
前新浪财经主编为何开了区块链公司?方玉书:别给币圈带偏了
2021-07-13 15:46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相关推荐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61“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66“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26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4“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66最新闻 Hot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
“买到就是赚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国,“不然我们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学家”,加盟北大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续来了,而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
“‘川建国’在美国作妖,倒逼中国崛起”
-
“我们花了22年在中国打造这一切,全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