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者茶座 | 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中国和俄罗斯的例子足以证明,依赖美国不可持续
最后更新: 2025-04-17 11:18:10乌克兰局势的危险性已显著下降
观察者网:刚刚这个问题您可能已经被问过很多很多次了,尽管很多人听到过这样的观点,但真正听到俄罗斯人自己的回答,还是很受触动。我们再来讨论和平解决方案。在过去的三年里,人们发现以前的欧洲安全架构,包括北约,不仅没能保证欧洲的安全,还导致了无休止的战争。现在,美国认为欧洲应该自己承担国防责任。但是欧洲人自己解决俄乌冲突似乎遥遥无期。那么您认为什么样的欧洲安全架构可以帮助永久解决俄乌问题?
费奥多尔:首先,我不确定这场冲突最终能否为欧洲带来一个稳定且持久有效的安全架构。或许可以,但也可能不会——至少现阶段还看不到。未来可能还会经历持续的调整过程,这种调整未必是战争,而可能是某种政治外交进程。这绝非易事。
总体而言,我们当前所处的国际环境已不再追求长期稳定的解决方案,而是彻底进入了另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核心在于通过临时安排避免最坏情况,同时为下一步行动创造机会——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层面的。这不仅仅是俄乌之间的问题,而是全球范围内旧有国际体系正在经历的剧烈解构,甚至可以说是致命性的崩塌,而新的体系尚未成形。或许新秩序终将到来,但我认为短期内难以实现。
我理解中国人对不确定性的天然排斥,你们更倾向于拥有清晰的框架,能够明确预判未来走向。但遗憾的是,在接下来的时期,恐怕我们所有人都无法享有这种"奢侈"。对俄罗斯而言,适应这种环境或许稍显容易——自苏联解体以来,我们早已习惯在这种变局中生存。相比其他国家,俄罗斯人在心理层面确实更具韧性。
但无论如何,我必须重申:我怀疑我们能否建立长期稳定的安全架构。我们真正能实现的,是降低威胁等级。回顾去年拜登政府执政末期,那确实是个极其危险的时刻——美国基于(在我看来)完全误判的自身利益认知,不断通过向乌克兰输送更多军事能力来加剧紧张局势。俄罗斯开始以诸如日益依赖核武器等危险言论作为回应,尽管这些仅仅是假设性声明。从这个角度看,唐纳德·特朗普的回归避免了局势的灾难性升级,如果拜登-哈里斯团队继续掌权,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相较半年前或一年前,当前局势的危险性已显著降低。
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能让俄罗斯即便不感到满意,至少能够接受?坦率地说,俄罗斯的理想诉求是乌克兰已不再是一个完全主权且具备独立能力的国家,但我知道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行。更可行的选项,正如普京总统多次声明的,是国际社会承认俄军实际控制的领土(约占原乌克兰领土的20%)正式并入俄罗斯版图,同时要求乌克兰接受中立地位、放弃军事联盟成员资格,并对其军事实力发展施加限制。
不过回到根本问题——如何在超越乌克兰、超越北约东扩的框架下,与欧美建立新型安全机制?我认为这暂时难以实现。要求俄罗斯放弃既有诉求同样不切实际。莫斯科显然准备不惜代价达成其战略目标。唐纳德·特朗普将面临两难抉择:他渴望速战速决解决乌克兰问题,但这种急切源于他本人不愿在此议题上持续投入;而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作为近邻战略要地,注定是必须长期经营的核心利益区。
这种战略价值认知的错位可能产生两种后果:积极层面,若美国对乌克兰兴趣减弱而俄方保持高度关注,双方或可进行利益置换。据我对谈判逻辑的理解,特朗普真正优先关注的是中东事务——以色列安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局势等,特别是考虑到犹太裔在美国内政中的影响力。俄罗斯虽也重视中东,但其战略权重显然低于乌克兰。理论上存在交换空间,但实际操作远比纸面推演复杂。
消极层面则在于,特朗普可能低估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若其误判形势,试图在俄方核心利益区强推妥协方案,将导致灾难性后果——俄罗斯不可能在涉及国家安全根本的问题上退让,这种误判只会加剧混乱。
回到乌克兰定位问题:作为俄西方之间的缓冲地带,其存在本身并非贬义词。这种中立性应体现为国家不选边站队的状态。事实上,俄罗斯自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的领土主张具有特殊历史经纬——在俄方认知中,克里米亚回归是对历史不公的修正。至于乌东、乌南地区,俄方最初并无领土诉求,局势演变更多源于乌克兰当局的作为引发的连锁反应。当前形成的领土现状已成为地缘平衡的现实组成部分,但俄罗斯真正追求的是获得具有法律效力的安全保障,确保乌克兰永不成为反俄桥头堡。
俄乌冲突是文明主体的身份革命,宣告与苏联遗产的告别
观察者网:我记得普京曾提到,俄罗斯希望要恢复大国应有的地位。2023年年底,有媒体引用普京总统发言指出,俄罗斯已经重新获得并巩固了“作为世界大国的主权”。俄乌战争三年之后看,至少在经济领域,俄罗斯的成功应对制裁让中国人感到惊讶,或许俄罗斯也对自己的成功觉得惊讶,那么您如何评估这三年的痛苦和收益呢?
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这个问题非常关键,但恐怕难以给出确切答案。让我们先从经济说起——俄罗斯经济展现的抗压能力确实超出预期,甚至让本国国民都感到惊讶。我们原本并不相信自身经济体系能承受发达国家联盟的空前压力,这确实是个意外之喜。
但军事层面的初期表现则形成鲜明反差,特别在特别军事行动第一阶段,惨重伤亡与战术失误造成了双重打击:不仅是生命损失,更是对这支曾引以为傲的世界第二强军队的威望进行打击。
但随着战事推进,俄军开始掌握现代战争规律——这其实是军事冲突中的常态演变过程。要评估这场战争是否提升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目前下定论还为时尚早。我们已付出巨大代价,且后续成本仍在持续累积。但若最终能迫使欧美承认既成事实(即便无法实现全部诉求),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可能不降反升,毕竟这场压力测试证明了其生存能力和战斗意志。
这种战略韧性的展示,对后苏联空间国家具有特殊意义。在这个地缘板块,实力就是最有效的说服工具:当你展现出强大而可信的防御能力,邻国自然会调整姿态;若显露出丝毫软弱,它们就会转向其他势力范围。从这个角度看,俄罗斯或将获得长期的地缘政治红利。但代价同样触目惊心:年轻一代的巨大牺牲、虽未致命却持续侵蚀的经济制裁效应,都在重塑着国家的未来。
总结而言,俄罗斯证明了其“打不死”的生存特质,这在当今动荡世界本就是重要战略资产。当然,我们未能实现重建“苏联式主导地位”的宏伟目标——至少现在还看不到曙光。但究竟何谓真正的强大?这又是另一个需要展开的哲学命题了。
观察者网:您在2022年接受格里高利·萨尔基索夫采访时曾表示,未来十年俄罗斯的发展模式将从严重依赖西方的全球化参与者,转向类似苏联时期的独立自主大国。三年后的今天,您如何评价俄罗斯在经济、军事和政治层面去西方方面的转变成就?俄罗斯是否走在正确轨道上?目前距离目标还有多远?
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首先需要明确,俄罗斯不是苏联,也永远不会成为苏联。这不仅指领土规模,更关乎实力积累与投射能力——苏联是超级大国,而俄罗斯不可能重现这种地位。更进一步说,我认为“超级大国”这个概念本身正在消亡,即便是美国,未来15到20年内也将不再具备这种属性。俄罗斯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大国,它证明了自身有资格位列国际顶级博弈场。
这种定位并不轻松,因为俄罗斯清醒认知自身的优劣得失。但环顾当今世界,又有哪个国家敢宣称毫无隐忧?美国深陷内部撕裂,欧洲面临整合困境,中国经历转型阵痛,印度与土耳其同样各有挑战。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能否找准战略定位?观察当下局势发展,特别是三年前开启的特别军事行动,可以说这是后苏联时期发展的分水岭——我们终于彻底告别了苏联遗产的阴影。因为在2014年(克里米亚并入),甚至2022年之前,俄罗斯始终活在苏联解体的余震中。从心理层面,至少对我们这代在苏联出生成长的人而言,潜意识里仍将整个苏联版图视为祖国,认为形式上的主权分割无关宏旨,因为我们本就属于那个更宏大的文明共同体。
这场战争将重塑年轻一代的国家认知,正如历史进程总会改变代际记忆。对未亲历苏联的新生代而言,那个国家仅是教科书中的章节,而非我们这代生长于苏联末期之人刻入骨髓的生命体验——尽管我记忆中的苏联并非玫瑰色乌托邦,但那份对统一文明体的归属感始终萦绕。如今,俄罗斯的最终边界将由实际控制线划定,即俄军能够有效驻防的前沿。这种地缘现实意味着:我们通过这场战争完成了国家重构的重要步骤,但并不意味着将持续扩张版图。
这本质上是场关于文明主体的身份革命。俄罗斯究竟是谁?其文明疆域始于何处又终于何方?这些终极命题正通过铁与血得到解答。当然,这种表述略显简化,因为即便战事此刻终止(虽然我怀疑能否彻底终结),为这种身份重构付出的代价已然过于惨烈。可以预见,俄罗斯国内很难再有持续扩张的政治意愿——尽管其他地缘玩家或许仍怀揣不同盘算。但我希望最终结论是,俄罗斯应通过其他途径确保其在周边地区的战略利益。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2025-04-17 11:17 伊朗局势 -
我驻加使馆:坚决反对,绝不接受
2025-04-17 11:03 -
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声明
2025-04-17 10:46 中国外交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对DeepSeek下黑手
2025-04-17 10:36 人工智能 -
中国消费者:影响不大,没美国货,买国货
2025-04-17 10:2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旅游博主在境外被带到“小黑屋”,被胁迫接受间谍任务
2025-04-17 10:26 国家安全 -
专门朝中国泼脏水的部门,鲁比奥给关了
2025-04-17 10:19 美国一梦 -
“暴政!”哈佛前校长“对线”特朗普
2025-04-17 09:53 美国一梦 -
“245%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你们应该去问美方”
2025-04-17 09:31 中美关系 -
“被中国震惊15年了,美国还是没搞定...”
2025-04-17 09:18 中美关系 -
“西方能在巴西挖,最终不还得运到中国”
2025-04-17 09:06 中美关系 -
他放话“让中国得不到资源”,我使馆驳斥
2025-04-17 08:20 中美关系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2025-04-17 08:03 美国政治 -
我使馆:英政客言论,荒唐可笑
2025-04-17 07:41 不列颠 -
朝方谴责美国派遣战略轰炸机至朝鲜半岛
2025-04-17 07:23 朝鲜现状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2025-04-16 23:42 不列颠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2025-04-16 23:1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2025-04-16 22:47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2025-04-16 22:3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2025-04-16 21:24
相关推荐 -
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403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69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07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67“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6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