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政策:这11人或影响特朗普的外交决策
编者按:
2024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唐纳德·特朗普以大胜局面拿下第二个总统任期。靴子终于落地,然而,美国之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能心开始悬起……
早在11月5日大选投开票之前,《外交政策》杂志(Foreign Policy)就曾撰文列出11位可能对特朗普外交政策决定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本文由公众号“尚道战略”编译,观察者网转载,供各位读者参考。
【文/《外交政策》】
如果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再次赢得总统选举,那么他的外交政策可能会是什么样子呢?
这位共和党候选人往往直言不讳——例如,他曾夸下海口说自己能够在一天内结束俄乌冲突。特朗普也迅速与那些在政治上变得不方便的政策文件保持距离,比如传统基金会的“2025项目”(Project 2025)。
然而,在竞选活动的喧嚣之外,评估特朗普第二任期可能的外交政策议程的一种方式是分析他周围的国家安全思想家:他倾听哪些顾问的意见?哪些观点和思想塑造了这位前总统当前的世界观?
以下名单可以作为参考,尤其是在11月5日之前的日子里。但在列出名单之前,需要先说明几点。
首先,以下列出的人物并非按重要性排序,而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
名单中的人选并没有被特别标记为某个具体职位,比如国家安全顾问或国务卿;本文只是描述了那些可能对特朗普外交政策决定产生重要影响的人。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列出这些人选的目的,是为当前华盛顿常见的“猜测游戏”增添一些背景色彩——当然,没有人能够确切预言特朗普究竟会做什么。
以下是名单:
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
弗雷德·弗莱茨(Fred Fleitz)
里克·格雷内尔(Ric Grenell)
基思·凯洛格(Keith Kellogg)
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
约翰尼·麦肯蒂(Johnny McEntee)
克里斯托弗·米勒(Christopher Miller)
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
罗伯特·奥布莱恩(Robert O’Brien)
卡什·帕特尔(Kash Patel)
迈克·蓬佩奥(Mike Pompeo)
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
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是华盛顿最为响亮、或许也是最具逻辑的声音之一,主张美国彻底接受“中国威胁论”,而不是继续关注欧洲、北约和俄罗斯。
在特朗普政府期间,科尔比曾担任国防部副助理部长超过一年,期间他推动了美国迟来的“亚太再平衡”(Pivot to Asia)战略。此后,他与其他特朗普政府的老将联合创办了“马拉松倡议”(Marathon Initiative),一个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智库,专注于大国竞争。如果他在未来的特朗普政府中再次获得任命——他的名字已经被提及可能担任另一个国防职位,甚至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位——他将进一步强调他的核心观点:美国最大的威胁来自中国,而非俄罗斯。
多年来,科尔比通过一系列文章、书籍和演讲,主张美国应利用其有限的国防资源,阻止对手在亚太地区的崛起。
科尔比的思想可以看作是对美国大战略最初蓝图的一次及时重申,尽管他颠倒了尼古拉斯·斯派克曼(Nicholas Spykman)在二战中期提出的理论:现在,亚洲而非欧洲,才是全球经济和政治的中心,而北京的主导地位将严重限制美国的未来前景和行动自由。
然而,科尔比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他潜在的未来上司(特朗普)虽然有时对中国态度强硬,但同时也极具交易性。像科尔比这样的现实主义鹰派与没有明确方向的外交政策并不完全契合。
另一个问题是,科尔比反复强调要将美国有限的资源专门用于未来可能的大国战争,即使这意味着美国在战争中放弃对乌克兰的支持,这一立场为克里姆林宫的支持者所利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对科尔比的外交政策优先事项表示欢迎。
无论是在未来的特朗普政府,还是在未来的卡玛拉·哈里斯政府,国会议员们可能都不会接受一个仅关注亚洲的国防战略。一个由国会授权的国防评估小组在7月表示,美国应准备好捍卫其在欧洲和亚洲的核心利益。
弗雷德·弗莱茨(Fred Fleitz)
弗雷德·弗莱茨(Fred Fleitz)尽管长期在美国国家安全界工作,但他坚定支持特朗普主导的反建制“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在华盛顿掀起了长达四年的风波。弗莱茨是特朗普政府的资深成员之一,如今是前总统在竞选活动中少数几位国家安全顾问之一。
弗莱茨与基思·凯洛格(Keith Kellogg)共同起草了一份计划,供特朗普在连任后审议,该计划旨在结束乌克兰冲突。计划内容包括推动乌克兰和俄罗斯坐上谈判桌,并在当前战线停火,维持停火状态直至和平谈判结束。特朗普政府将通过威胁切断对乌克兰的美国援助来施压乌克兰,同时通过威胁在没有和平谈判的情况下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援助来对俄罗斯施压。这一提议是目前为止对未来特朗普白宫乌克兰政策的最详细预测,如果弗莱茨和其他人加入新政府,这可能成为现实。
弗莱茨现任“美国优先政策研究所”(America First Policy Institute)下属“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Security)的副主席,该智库成立于2021年,旨在当拜登团队执政时保持MAGA势力在华盛顿的存在。他也是右翼新闻频道NewsMax的常客评论员,并撰写了《奥巴马核弹:一个危险且日益严重的国家安全骗局》(Obamabomb: A Dangerous and Growing National Security Fraud)和《朝鲜核噩梦:特朗普必须采取的行动,以扭转奥巴马的“战略忍耐”政策》(The Coming North Korea Nuclear Nightmare: What Trump Must Do to Reverse Obama’s ‘Strategic Patience’)。
弗莱茨因其过去的一些言论和与极右翼、反移民组织的关系而引发争议,这些组织被对手称为边缘化和伊斯兰恐惧主义者。(他后来与这些过往关系保持了距离。)
弗莱茨在美国政府工作了二十多年,曾在中情局、国防情报局、国务院以及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共和党一方担任过多个职务。在其职业生涯中,他多次与强硬的保守派鹰派约翰·博尔顿(John Bolton)密切合作,曾在乔治·W·布什政府期间担任博尔顿的办公室主任,当时博尔顿是负责军控事务的副国务卿。后来,当博尔顿担任特朗普的国家安全顾问时,弗莱茨再次成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办公室主任。
尽管博尔顿后来与特朗普公开决裂,弗莱茨仍然留在MAGA阵营。尽管特朗普尚未透露如果赢得选举将由谁组成他的政府,但许多共和党内部人士表示,弗莱茨可能是候选名单的前列人物。
里克·格雷内尔(Ric Grenell)
2018年,里克·格雷内尔(Ric Grenell)在向时任德国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递交外交证书后的数小时内,就在推特上公开要求与伊朗有业务往来的德国公司“立即停止运营”。从那时起,美德之间的外交关系就急转直下。
格雷内尔与德国政府的分歧在公共场合被公开化,他威胁要因德国国防支出不足而撤回驻德美军,并因“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而对德国实施制裁,该项目将增加德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沃尔夫冈·库比基(Wolfgang Kubicki)甚至指责格雷内尔的行为像是美国“仍然是占领国”一样。
尽管格雷内尔的强硬作风让柏林的温和政治阶层感到震惊,但如果以是否能够传达其上司的信息来衡量大使的表现,格雷内尔无疑是一名有效的执行者。后来,他被任命为巴尔干地区的特别使节,期间因被指导致科索沃政府的垮台而备受争议,并被任命为代理国家情报总监,成为首位公开同性恋身份的内阁级别官员。
格雷内尔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曾担任多位知名共和党人的发言人,随后加入了前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2000年的总统竞选团队——麦凯恩后来成为特朗普最激烈的批评者之一。
2001年至2008年期间,格雷内尔担任美国驻联合国使团的通讯主任,期间与四位大使共事,其中包括后来担任特朗普国家安全顾问的约翰·博尔顿(John Bolton)。
早在特朗普总统任期之前,格雷内尔就因其好斗的推文而闻名,这些推文经常抨击记者并嘲讽知名女性民主党人的外貌,这与他未来的老板特朗普的推特风格类似。
尽管特朗普政府中的多位高级官员在特朗普任期末期选择与其决裂,格雷内尔却始终保持忠诚。据《纽约时报》最近的一篇人物特写报道,在2020年总统选举后,格雷内尔被派往内华达州协助质疑选举结果,尽管他知道这些指控没有依据。
自离开政府后,格雷内尔一直作为特朗普的特使,遍访世界,与极右翼领导人会面,并在包括危地马拉在内的多个场合削弱了美国国务院的影响力。正是这种忠诚使他有望在未来的特朗普政府中担任高级外交政策职务。
在2023年3月的一次播客采访中,格雷内尔表示,国务卿需要“强硬”和“无情”。
- 原标题:特朗普当选后,这11个人将成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团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马斯克立了大功,特朗普会怎么安排他?
2024-11-07 10:36 美国大选 -
特朗普赢了,拜登打算向乌克兰快速发放援助
2024-11-07 10:16 乌克兰之殇 -
马斯克:美国政府的激进改革要来了
2024-11-07 10:08 美国大选 -
民主党到处抓“败选战犯”,“内讧和猜忌已经开始”
2024-11-07 09:35 美国大选 -
“对美出口可能首先受到冲击”,中国如何应对?
2024-11-07 09:26 美国大选 -
商人出身的政客,特朗普在外交上可能如何“交易”?
2024-11-07 09:21 美国大选 -
特朗普为什么能赢?哈里斯又败在哪里?
2024-11-07 09:06 美国大选 -
分歧不可调和,德国“红绿灯联盟”解体
2024-11-07 08:53 德意志 -
-
“特朗普认可哈里斯的实力和专业精神”
2024-11-07 08:27 美国大选 -
彭斯祝贺,但没表示支持
2024-11-07 08:00 美国大选 -
扎波罗热官员:乌无人机袭击核电站附近
2024-11-07 07:16 乌克兰之殇 -
美媒预测特朗普暂获295张选举人票,哈里斯暂获226张
2024-11-07 07:12 美国大选 -
当进博会遇上美国大选…
2024-11-07 07:10 进博会 -
拜登与特朗普通话,祝贺其胜选
2024-11-07 06:41 美国政治 -
中国外交部祝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2024-11-07 00:03 中美关系 -
“戴罪当选”的他击中痛点,“中国要提前做好准备”
2024-11-06 23:42 美国大选 -
哈马斯:希望特朗普吸取拜登的教训
2024-11-06 23:41 巴以恩仇录 -
他祝贺特朗普:总统之位,囊中之物
2024-11-06 23:18 美国大选 -
俄外交部召见摩尔多瓦驻俄大使,抗议摩方相关不友好行动
2024-11-06 23:01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54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47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08“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70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