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贤亮:为什么施政严猛?雍正自己这样解释
康熙五十一年(1712)二月,朝廷宣布以明代万历十年(1582)的全国丁银额为征税准则,所谓“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康熙帝在给大学士和九卿等有关官员的谕旨中这样说道:“朕览各省督抚奏编审人丁数目,并未将加增之数尽行开报。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若按见在人丁加征钱粮,实有不可。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应令直省督抚,将见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编审时,止将增出实数察明,另造清册题报。”又说,“直隶、各省督抚及有司官编审人丁时,不将所生实数开明具报者,特恐加征钱粮,是以隐匿,不据实奏闻。岂知朕并不为加赋,止欲知其数耳!”
这项政策,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不过,这在根本上仍不能解决在丁额数字上的混乱和虚假作弊,所以,在康熙末年,四川、广东等省开始试行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的征收办法。
雍正元年(1723)六月,山东巡抚黄炳首先上奏提出,要按地摊丁,丁银摊入地亩征收,以苏民困。他认为,有地则纳丁银,无地则去丁银,可以使贫富负担趋向平均。雍正认为摊丁问题关系重大,并没有马上接受黄炳的建议,反而说他“冒昧渎陈”。但是一个月后,直隶巡抚李维钧(后任总督)上奏中同样的提议,却得到了雍正赏识。李维钧作了详细的汇报,准备将地亩分上、中、下三等,丁银按地亩等级摊入,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第二年,即批准先在山西实行,而后云南、河南、陕西、甘肃、安徽、江西等省相继实行“地丁合一”。这种“摊丁入地”的赋税改革,使中国历史上带有浓厚人身依附性质的人丁税基本被废除。
后来,人们常常将清代的“摊丁入地”和明代的一条鞭法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把一条鞭法看成是“摊丁入地”的前驱,而“摊丁入地”又是一条鞭法的继续和深化,这是很有道理的。
从年轻时代侍从康熙巡幸四方,到中年以后亲政天下,雍正一直十分勤勉,是个奋发有为的君主。除了在雍正元年奉送康熙和仁寿皇太后灵柩去河北遵化的东陵外,他在位十三年间,哪儿也没去,更不会去游山玩水了,都在京城里操持国家大事。唯一的奢侈消遣,是在京郊修建圆明园和名山宝刹。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局部 图自“故宫博物院”
一般认为,雍正在生活上用度是较为简单的,甚至连纸张的使用,也要求节俭。他经常说:“用不着的东西,再不必进。”江宁织造曹頫进了一百把锦扇,雍正虽然觉得墨色不错,但说“此种扇不必进”。这也是雍正为政的态度。
雍正有十个儿子,长到成年的,有弘时、弘历、弘昼、弘瞻四人。在雍正十一年时,弘历被封为宝亲王,可以参与一些政务大事,是雍正心中储君的重要人选。对他们的教育,雍正也抓得很紧。六岁以上,都要到上书房读书。雍正即位后,下令由朱轼、张廷玉、嵇曾筠、徐元梦等饱学硕儒,负责皇子们的教育工作,专门设立懋勤殿,举行拜师礼。
根据《清实录》的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在圆明园得病;次日照常工作;二十三日病情加剧,当天晚上,紧急召见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庄亲王允禄、礼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人,宣布传位给弘历后,于深夜辞世。
在清代历史上,终身勤奋的帝王唯雍正一人而已。惜乎太过操劳,以致运命不长。他留下的遗诏,是他作为帝王的人生写照,也是写给下一代的政治嘱托。
雍正认为,他的一生,“无日不兢兢业业”,时刻牢记先皇康熙的教诲,“惟仰体圣祖之心以为心,仰法圣祖之政以为政,勤求治理,抚育蒸黎。无一事不竭其周详,无一时不深其袛敬”。他对弘历的评价很高,认为是先皇康熙生前最喜欢的孙子:“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皇考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至于立弘历为储君,其实在雍正元年八月,他于乾清宫召见诸王、满汉大臣,亲拟密旨时,就已经确定了。他也解释了在位时期,为政以严,是因为:“国家刑罚禁令之设,所以诘奸除暴,惩贪黜邪,以端风俗,以肃官方者也……从前朕见人情浇薄,官吏营私,相习成风,罔知省改,势不得不惩治整理,以戒将来。今人心共知儆惕矣!”对另外几个儿子也有很好的评价:庄亲王心地淳良,和平谨慎;果亲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等等,都寄予了厚望。
对他信任的大臣,在遗诏中予以高度赞扬:“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大学士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安民察吏,绥靖边疆,洵为不世出之名臣。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著配享太庙,以昭恩礼。”在雍正的许多大臣中,能拥有这样崇高的礼遇,恐怕也只有张廷玉、鄂尔泰两人了。
本文摘自冯贤亮《从康乾盛世到惊天巨变》一书,标题为编者所加,感谢作者授权转载!
- 原标题: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对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优势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汉景帝不吃老鼠吗?我们如何看待过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国粉丝送礼物的韩国军队,曾被志愿军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历史的”眼光与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没有战争,西方怎能“脱胎换骨”?
2020-01-10 07:53 -
为什么我们总迷恋盛唐风华?
2020-01-01 08:44 -
古装剧里“刘海儿”泛滥,历史上到底什么样
2019-12-20 07:46 -
薛绍墓找到了,你还记得昆仑奴的梗吗?
2019-12-19 08:03 -
历朝历代都禁酒,想要畅快喝酒得等到…
2019-12-16 08:04 -
200余件七三一部队罪行新史料首次公开
2019-12-13 20:55 国家公祭日 -
在今天的台湾,“统左派”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019-12-11 07:16 台湾 -
日本二战航母“赤城”“加贺”号残骸被确认
2019-10-22 10:27 -
4K修复版《开国大典》10月18日全国上映
2019-10-12 22:41 中国电影 -
反击“中国人种西来说”,他找到了良渚
2019-10-06 15:13 文化 -
关于这支军队的史料甚少,但英雄与牺牲的故事动人心魄
2019-09-24 10:50 -
沈阳首次公布“日军制造平顶山惨案”历史档案
2019-09-19 07:42 国家公祭日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放预约参观,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19-07-19 21:12 文化 -
这位“老地下党”,94岁才恢复党员身份
2019-07-01 22:01 -
扒一扒炎黄传说背后的上古史实
2019-06-12 10:50 考古 -
余则成已经牺牲!
2019-06-11 22:49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34“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50“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101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41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我老婆觉得可爱
-
多地多层级启动“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集中在这5个方面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
就中俄关系,普京最新表态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
“经济好的归我,坏的全怪拜登”
-
罗马尼亚大选重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住家里”
-
大米、铁锅、足球……中国使馆为南苏丹2.2万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
-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东盟一致发声
-
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通报来了
-
野外烧烤遇卡式炉爆炸!7人受伤画面上热搜,回应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