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绍雷:当前的国际秩序调整期将持续多久?2024或是重要节点
最后更新: 2021-03-02 17:48:14【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冯绍雷】
拜登与俄罗斯续签《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英欧协议终结“脱欧”;中国签署RCEP,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结束,并宣布争取加入CPTPP——这一系列重大事件表明:当代大国关系在一度“脱轨”之后,已开始进入一个重要的调整时期。
全球转型进入调整期
伴随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包孕宏阔的全球转型随之降临。其内容有:一,各国内部体制转型;二,国际秩序的改革与重组;三,作为内外制度变迁连接物的对外政策与战略的变化。当代的全球转型,即指这宏大壮阔而又极其复杂的“三位一体”的过程。
全球转型可分为几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到世纪之交,全球转型以欧美为导向。从世纪之交到2020年,全球转型逐渐变成一个多元、多样、多极的新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分别用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共约四十年。经过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及上述一系列重大事件,全球转型又进入调整阶段。与此前相比,这一阶段可能具有以下演进趋势:
第一,解决内部危机先于对外竞争。
进入国际危机多发期后,冲突频率加快、烈度提升、且像病毒一样,从东方向西方蔓延。先是科索沃危机、“9.11”事件、伊拉克战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是第一波。而后是“阿拉伯之春”、叙利亚与乌克兰危机,这是第二波。到了第三波的地区危机,已向欧美延伸:欧洲难民危机、英国脱欧,再到美国大选后的国会山暴乱。这表明世界霸主本身已成为危机和动荡中心。
在此局面下,美国将花巨大精力应付国内对峙的“特朗普后遗症”。犹如拜登政府新任国安顾问沙利文所言,对外政策首先为美国中产阶级服务。欧盟 急需处理英国脱欧后的内部问题,而欧盟支柱德国亦面临“后默克尔时期”的内部挑战。俄罗斯将面对经济下降与实施“2024议程”的严峻考验。
当然,内部事务优先,并不意味放弃对外抗争。相反,美国依然将中俄作为主要对手;只不过今非昔比,掣肘过多,言不由衷,力不从心。
拜登首场外交政策演讲
第二,调整期不排除擦枪走火的风险,但坚守和平依然是大概率的选项。
当代冲突与战争风险来源于:一,结盟对抗;二,以意识形态偏见划分世界;三,妖魔化和羞辱竞争对手;四,挑拨离间破坏稳定与侵犯主权;五,强权霸凌等等。基辛格预言,中美若无合作基础,将爆发类似于一次大战的风险。但事实表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制基础、大国关系(特别是大国三边关系的活跃)、中国签署RCEP、中欧投资协定等区域合作的最新推进、以及普遍不愿意选边和奉行中立……这些基本因素与趋势都有力地制约着战争冒险。当今全球转型依然可能在和平条件下进行,当下仍处于国际机遇期。
第三,新兴力量赶超欧美节奏加快,对华需求与制约并存。
虽然全球化受阻、世界经济下行,但文明、地理、气候、人口等长时段因素凸显,助推东西方力量对比变化。世界重心加快向亚洲转移。新兴国家与欧美在世界事务中的权重,已经从犬牙交错、日益接近,发展到经济总量赶超可期。疫情下各国对华需求激增,证明对华合作大势不可阻挡,同时也表明既合作、又制约的复杂局面势必长期呈现。
第四,拜登执政预示着国际社会进入一个各大国之间重新探索国际转型模式的新发展阶段。一,无论东西,新兴经济体、欧美同时面临着十分紧迫而艰难的国内治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二,与此相应,反思大国关系的模式也势在必行。三,在此基础上,世界秩序的构建正在一步一步地呈现出轮廓。与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国际秩序更替相比较,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预示“欧洲内部多元化”的诞生,1814年维也纳体系是英、俄、奥、普等“多文明、诸帝国共治”的确立,二战以后的雅尔塔体制则证明了超越意识形态的“美苏中英法”大国共处时代的来临。总之,日益走向多元化、多极化、多样化,而非霸权横行,是世界秩序每一次更替的选择方向。因此,新世纪世界秩序的转换,也会走上这一历史轨迹。
第五,关注危机处理的战略战术运用,成为调整期的大国较量的重要方面。
总结全球转型中的危机处理案例,可以发现:美国的衰落,很大程度上起自于9·11时的错误危机处理。当时,新保守主义思潮推动下的小布什政府,急于借恐怖主义攻击之机,大规模全球扩张,这才有了从北约东扩到颜色革命,从“阿拉伯之春”到乌克兰危机,乃至最后欧美自己国内爆发大规模危机这样的“现世报”活剧。相比之下,面对凶险疫情和极限施压的巨大压力,中国在坚定不移的危机处理之后,下决心签署RCEP、中欧投资协定、宣布中方愿意加入CPTPP,借势发力,实现重要战略调整。2020年年终之前,中国外交的一系列漂亮转身,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
俄罗斯修宪公投,普京现身投票站投票。图自法新社
当前的调整期将会持续多久,尚难言定,但2024年前后将会是一个重要节点。一,鉴于拜登以78岁高龄胜选,2024年新一轮美国大选才可能是一场真正决定美国未来一个较长时段走向的决战。二,俄罗斯将以2024年为界,完成12项国家项目建设;普京总统的第四任期也于2024年到期,按宪法修正案的规定,普京可以依法连任,但2024前后也可能另有部署。三,2024年台湾地区的选举,将会是衡量中美竞争与合作态势的一个标尺。历史证明,关键性边缘地区的政治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走向的重要诱因。
相对短暂的调整阶段,是相互调适各大国战略的一个极其重要而宝贵的机会。其一,内政入手、解救危机,此乃大国的历史经验。上世纪30年代,美国从罗斯福新政入手,改革内政,才得以克服危机,振兴国力,并取得二战胜利。上世纪70年代末大危机中,英美以“私有化”改革内政,才走出危机,并掀动了全球化进程,取得引领世界潮流的先机。所以,面向内政、放缓对外挑战,这是国际稳定的一个窗口期。
其二,能否从内政优先,走向大国协调,虽不确定,像2008年危机期间G7走向G20的重大结构变化难以出现,但大国的宏观政策趋于协调,从共同抗疫、协调下行期的经济、乃至相互借鉴处理政府和垄断性企业之间的关系,各大国有众多可寻觅的契机。
以2024为目标的俄式应对
2020年非常形势之下,俄罗斯并未局限于抗疫,而是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以2024年为度,规划12个国家重大项目;以超越2024年普京第四任总统期限的宪政改革,推动构建“长久国家”的实验;瞄准2024年美国下一轮大选可能的政治变局,开始排兵布阵。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我能吻你吗?”第三个控诉者来了
2021-03-02 17:29 美国一梦 -
美军基地遭导弹袭击画面首曝光
2021-03-02 17:07 伊朗局势 -
纽约发现变异病毒,美疾控主任:可能让防疫成果全白费
2021-03-02 16: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委员会交756页报告建议对中国芯片技术“卡脖子”
2021-03-02 16:07 中美关系 -
“若不维系好对华关系,对我国绝对是个损失”
2021-03-02 15:51 -
中国船只东海倾覆,日本前往救援
2021-03-02 15:35 日本 -
CCG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留学目的地国已更加多元化
2021-03-02 15:16 留学潮 -
和邻居分享疫苗吗?白宫:不给!
2021-03-02 15: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冷库故障,日本超1000剂疫苗报废
2021-03-02 14:01 日本 -
澳大利亚又搞事:十年来首次向香港人发庇护签证
2021-03-02 13:46 -
拜登犯难:保护花花草草,还是“摆脱中国依赖”?
2021-03-02 11:35 美国经济 -
美媒脑补“中国用停电威胁印度老实点”,遭打脸
2021-03-02 11:29 印度惊奇 -
我驻澳公使:现在在澳大利亚做中国的朋友真难
2021-03-02 11:23 中国外交 -
“这等于把中国市场送给美国盟友啊,他们又不听话”
2021-03-02 10:39 中美关系 -
英美“声援”47名被起诉乱港分子,中方驳斥
2021-03-02 09:03 香港 -
美国得州最大电力合作公司申请破产
2021-03-02 08:48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确诊5.5万例、死亡1188例
2021-03-02 07: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请中方不要对日本人检测肛拭子”
2021-03-01 22: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莫迪接种第一剂疫苗,系本土研发
2021-03-01 22:22 印度惊奇 -
萨科齐成首位入狱服刑的法国前总统
2021-03-01 21:30 法国见闻
相关推荐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74“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52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95“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8“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