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饭统戴老板:激荡40年——一种高考,四次创新
02.沸腾
1992年——高考恢复的15年后,总设计师又定义了一个新的时代,那是一个被“南巡讲话“、”春天的故事“和”下海“定义的风云浪潮。
不过,这些故事的发端却是在1991年春天。那年春天,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了三篇与众不同的评论,作者都是一个化名为“皇甫平“的人。他在文章中警告人们“不要陷入某种新的思想僵化”,并且在末尾高呼,”抚今忆昔,历史雄辩的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唯一道路!”
这些话如今听来或许有些空洞,但在当时,全国媒体都在猛烈抨击“右的错误”。只是皇甫平在接下来的文章里说,“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果然,文章发出来,北京的《当代思潮》立刻撰文回击:“改革开放就可以不问姓资姓社吗?”
这场争论随即变成了舆论场的隔空交锋,先是《求是》发了篇《问一问“姓资还是姓社”》,《光明日报》一字不少全文转载,宣传部门也不甘落伍,来了篇《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但没过多久,另一方后来居上——《解放日报》的党委书记周瑞金去了北京,成了《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当时,刚刚经历过价格闯关的中国走向了十字路口,加之前苏联解体带来的冲击,社会舆论充斥着“和平演变”的论调和姓资姓社的争论,各项经济数据停滞不前,彷徨中的中国应该走向何处,急需决策层拍板定调。
之后的事情人们再熟悉不过,1992年春天,88岁的总设计师来到深圳,用四川乡音发表了一番讲话。擅长搞大新闻的香港记者显然不会错过对岸的风吹草动,《大公报》一针见血划出了重点:“邓小平鼓励大胆改革,称谁不改革谁下台”。
南巡讲话结束后,两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出台,紧接着十四大召开,“市场经济”被写进党章,直接引爆了下海经商的热潮。
深圳成为了改革开放的桥头堡
后来,泰康人寿创始人陈东升把体制内官员的下海总结为,“用计划经济的余威,抢占市场经济的滩头”。不过,挽起袖子跑步杀向市场经济的还有大批知识分子:复旦教授郭广昌、北大青年教师俞敏洪、河南舞阳钢铁厂车间主任许家印,都在那年投入商海大潮。后来,这一批人有了一个集体头衔——九二派。
同一时间,高考也迎来了一系列改革,比如高校招生并轨、“3+X”试点以及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尽管在整个90年代,人们依然将高考视为出人头地的唯一路径,但伴随着经济的繁荣与更大层面的改革开放,高考身上“改变命运”的成色慢慢消退,获得成功的渠道逐渐多元。
清华大学教授李强曾将建国后中产阶级的形成渠道分成三类:教育渠道、专业技术渠道和市场渠道,如果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考大学、学技术、做生意。
彼时,西方世界将中国视作下一个苏联,但中国却迎来了新的繁荣。一句“广东二十年赶上四小龙”,一批砸烂铁饭碗的下海官员,是经历阵痛的中国焕发的勃勃生机。
1992年,从停滞到前进,提出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观念,高考改变命运的成色慢慢消退,这是思想的创新。
03.危机
2003年,令考生们焦头烂额的不光有SARS,还有震惊全国的“数学惨案”。
四川南充市高三学生杨某,由于之前摸底考试成绩不理想,高考两天前,潜入县教育局办公大楼,切断报警电源,从保密室偷走了语文卷、英语卷、文科数学卷、理科数学卷、文科综合卷、理科综合卷各一份。
随后,采用全国卷的省份全部紧急替换成了难度飙升的备用B卷。后来网友戏称,杨某就是那年“数学惨案”的罪魁祸首。
残酷、措手不及,很多人在长达两个小时的煎熬之后,走出数学考场就哭了。一位差点通过奥数被保送到大学的考生说:“这是仅次于奥数难度的试卷。”在数学全国平均得分50分的映衬之下,那年的高考也被称之为“史上第二难的高考”。
在2003年之前,高考时间一直被定格在7月7日,那时,很多偏远地区的学校甚至还没装上风扇,高考期间酷热难耐。舆论交锋之下,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开始,将高考日期固定安排在每年的6月7日至9日。
第一批面对高考提前的学生,内心的忐忑可想而知,更不用提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高三学生的计划。《北京晚报》曾联合搜狐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希望高考推迟的人占到56%。
当时,学生们获取外部信息的渠道远不如现在发达,主要是靠班主任传达,以及同学之间聊天,有关高考日期的传言一时甚嚣尘上。
但到了5月5日,教育部正式宣布,高考会在6月7日正常开始。对613万考生来说,当如期高考的消息传来,既是当头棒喝,又是一种解脱。而对决策层和全国各个城市的管理者来说,疫情中的高考,也是一场对危机应对能力的考验。
在北京,为了减少人员聚集与交叉感染,填报志愿被史无前例的调整到了考试成绩公布之后进行,由原来的5月15日、16日两天调整到6月27日、28日两天。考场也由原计划的3200个猛增到4800个,每个考场的考生人数由30人下调到20人。所有考点还设置了3个备用考场,用来接收有异常症状的考生。
2003年高考,北京一处考点
而早在5月底,各个省市就轮番开展了高考防SARS演练,从全副武装的防治疫情专用车、到烈日下被防护服裹得严严实实的防疫人员、再到遍布大街小巷的排查室,整个国家在不到两个月里,完成了一次为高考准备的紧急动员。
6月7日,613万学生带着健康证进入考场,与这场考试背后的千万名医生、警察和教师一起度过了屏息凝神的48个小时。医生跟着老师一起监考的景象,也成了足以载入高考史册的一幕。
当这场紧急动员伴随疫情一起结束,更大层面的改革也随之起步:政府拉开轰轰烈烈的医改大幕,全面健全和完善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尤其是农村地区公共卫生体系。事实上,多数行业的改革路线,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塑造出来的。
随后几年里,承袭“三明模式”的药品费用改革迅速在全国铺开;医保领域的改革更是势如破竹,95%的国民被纳入医保,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比例不断下降,成为SARS之后新医改实打实的成绩。医改中最难啃的公立医院体系,也在今年的新冠肺炎防控战中得到了检验。
今年,在各省支援湖北的大调兵中,全国各地的公立医院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甚至出现了“东齐鲁、西华西,北协和、南湘雅”四大公立医院会师的景象。几百只医疗队和4万多名医护人员中,大部分都来自军方和公立医院。如今疫情防控的稳定局面,有无数医护人员的付出,也有用难以量化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和教训。
出征湖北的宁夏医疗队
SARS那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最终没有对中国的高考形成冲击,却推动中国建立了全世界独有公共医疗卫生体系。
2003年,从无措到从容,最终迎来了体系的创新。
- 原标题:激荡40年:一种高考,四次创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安徽歙县高考恢复正常
2020-07-08 08:01 高考 -
中央驻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揭牌
2020-07-08 07:46 香港 -
安徽歙县公安:7日发生2名村民溺亡事件
2020-07-08 07:12 极端天气 -
内蒙古发现3个鼠疫疫点,15名密切接触者已隔离
2020-07-08 06:59 -
贵州坠湖公交5名学生遇难 驾驶员身亡
2020-07-07 23:27 安全生产 -
公安部副部长率工作组赴安顺
2020-07-07 22:51 安全生产 -
交通运输部:密切关注公交驾驶员身体心理健康状况
2020-07-07 22:51 安全生产 -
中国首架国产高速互联网飞机成功首航
2020-07-07 22:38 -
安徽歙县高考语文、数学9日补考
2020-07-07 22:07 高考 -
李强龚正今天与青岛市党政考察团一行座谈
2020-07-07 21:59 上海观察 -
努力以改革“一子落”推动发展“满盘活”!今天的市委深改委会议审议了这些重要事项
2020-07-07 21:58 上海观察 -
耿爽履新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
2020-07-07 21:56 中国外交 -
蓬佩奥称香港下架书籍是奥威尔式威权做法,赵立坚怼了一句话
2020-07-07 21:34 中美关系 -
英国裁定CGTN播放韩飞龙认罪视频违反规定 外交部回应
2020-07-07 21:07 不列颠 -
山洪灾害预警:安徽南部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很大
2020-07-07 20:54 极端天气 -
贵州公安厅已成立专案组
2020-07-07 20:26 -
民进党当局妄加指责香港国安法 国台办:做贼心虚
2020-07-07 20:03 台湾 -
安徽歙县紧急布置高考备用考点,已准备30艘冲锋艇
2020-07-07 19:42 高考 -
台湾电脑配件大厂微星总经理坠楼身亡
2020-07-07 19:34 台湾 -
第一报道 | 两周两封贺信,习主席亲自推动中阿合作
2020-07-07 18:52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52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72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17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6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