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以色列这样做,阿拉伯国家是不会接受的
不管以色列强占加沙、驱赶居民是作为一种提议还是成为现实,埃及都不会为此开展谈判。约旦首相也说了同样的话,如果将巴勒斯坦人强行驱赶至约旦,这就意味着两国间爆发战争。[全文]
-
“人类向何处去?”这是杭州亚运会带给我们的思考
亚运会让中国人和亚洲人记住了自己独特的身份和灿烂文明,并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全文]
-
阿拉伯受外国勒令行事的时代早已结束了
本次阿拉伯联盟首脑会议取得的成就,是含蓄地宣布外国的“自由议程”与虚妄的“新中东计划”在该地区已基本宣告破产。雄心勃勃、富有远见的新一代阿拉伯领导人正充满自信地打造阿拉伯世界的新道路。[全文]
-
阿拉伯自视为独立一极,不愿担当任何大国的“陪衬”
有人认为阿拉伯人会为正在坍塌的“单极”秩序兜底,他们现在被狠狠地打脸。在新兴的多级世界格局中,阿拉伯人自视为独立的一极,不愿意担当任何大国的“陪衬”。[全文]
-
阿拉伯是精明的贸易民族,能从全球权力板块迁移中获益
越来越明显的是,多极格局必然发生——且已经成为实地的事实。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将已发生的变革制度化,同时修补全球治理体系,以准确反映当前全球力量的分配。[全文]
-
大国竞争日益激烈,海湾国家已经表明了立场
阿拉伯国家正重拾自信。过去10到15年来,特别是自“阿拉伯之春”运动以来,海湾地区国家的团结意识越来越强。本地许多民众与领导人都认识到,不应该受制于单一的安全伙伴或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具备众多关键优势,与中国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全文]
-
世界东升西降,海湾国家“石油换安全”的日子结束了
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外部势力利用双边贸易和海上航线的脆弱性搞“敲诈”。在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中,海湾地区不应受制于单一安全伙伴或伙伴集团,而应实现安全伙伴多样化,同那些有能力维护和平、与海湾地区享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发展伙伴关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