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黛博拉·韦内齐亚尔:谎言背后美国抗疫失败的真实代价
最后更新: 2022-07-18 20:36:45美国统治阶级的虚伪与堕落
当科学事实无情地打破“与病毒共存”的幻想,死亡人数始终居高不下,证明群体免疫至少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美国的政客们就用赤裸裸的谎言来欺骗自己的国民,让工人们相信新冠其实并不危险、可以回到工作岗位(为资本家们赚钱)。
2020年3月,特朗普说温暖的天气和阳光将杀死病毒,4月美国迎来了第一个因疫情死亡的高峰,每日死亡人数超过2000,两个月内死亡近10万人。2020年10月,特朗普感染,经入院接受最顶级的治疗后康复,随即在推特发文号召“不要害怕新冠,不要让它支配你的生活”,12月美国迎来了第二个因疫情死亡的高峰,三个月内死亡超过24万人。2021年5月,拜登号召接种过疫苗的人不佩戴口罩,因为“接种疫苗可以保护你免受新冠的侵害”,随后在2022年1月的奥密克戎流行中,全国每天死亡人数达到2258人,突破自2021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2022年4月,拜登的首席医疗顾问安东尼·福奇博士称美国脱离了新冠大流行阶段,此时全美死亡人数已超过100万。
政府领导人(首先是特朗普,然后是拜登)关于新冠的堕落谎言,对美国反疫苗和反口罩运动推波助澜。而这些运动赖以生存的意识形态基础之一,是美国统治阶级自建国以来一直推崇的“粗犷的个人主义”理念。虚假的“美国梦”建立在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自强不息”神话之上。在这套叙事之下,罪恶的资本主义奴隶制度、以及“勇敢的拓荒者”对美洲原住民的种族灭绝,不再是贪婪和自私的卑鄙行为,而是这种“粗犷的个人主义”的缩影,是美国至上、美国特殊思想的支柱之一。因此,美国很大一部分人反感以戴口罩或接种疫苗的方式阻止致命病毒的传播,这一点也不奇怪。
如今,美国社会打着“自由”的旗号污染空气、在水中投毒、谋杀黑人、在学校中强制推行宗教同质化、焚烧书籍、对学童实施大规模谋杀、入侵并统治其他国家。
新冠大流行清楚地暴露了美国统治阶级的道德堕落,不幸的是,他们得到了美国数量不小的中下阶层和工人阶级的支持。得克萨斯州副州长丹·帕特里克曾说:“没人问我,作为一个老年公民,我是否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取为子孙后代保留美国人所热爱的美国?如果要我做选择,我的答案将是,我完全愿意。”当然,帕特里克并不是那个真的需要付出生命代价的普通劳工阶级老年公民。尽管帕特里克也感染了新冠,他只经历了一周轻症就痊愈了,毕竟手握2500万美元现金资产的副州长能获得最好的医疗待遇。什么样的社会愿意牺牲他们的老年公民来换取金钱和权力?这样的社会,早就应该消亡。
美国的政客和媒体总是拿“人权”为由攻击其他国家。然而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超过100万因新冠死亡的美国公民,是最鲜明的证据,表明美国政府并不尊重人权。他们只是在宣扬虚假的人权——例如拥有某种特定形式的政府、或是能访问脸书——而不是人类真正需要的基本权利,例如生存、温饱、医疗和教育。正如今年2月在卢旺达去世的公共卫生专家保罗·法默尔医生(Dr. Paul Farmer)曾说过的:“在这个病态且充斥不平等的世界里,医学应当被视为社会公正的工作”(Medicine should be viewed as social justice work in a world that is so sick and so riven by inequities.)。
新冠疫情在美国造成的残酷现实,恰好映照出这个国家极度的病态与不平等。
中国的社会主义仁政
与美国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行之有效的“动态清零”抗疫政策。在一种新出现的流行病面前,没有十全十美的应对措施,每种策略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评价一种抗疫策略,首先要看它是为谁服务的。新冠在中国造成的每百万人死亡人数仅为4人(美国则是3103人),这清楚地表明其政策将其公民、尤其是贫穷者的生命放在首位。
在与复杂的变异病毒的斗争中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需要对病毒传播规律有高度的科学认识,对预测模型的局限性有深刻的理解,需要有先进的统计学知识,了解各国的国情,拥有分析预防经验的高超技术,并实时调整计划。毛泽东曾精辟地阐述“大仁政”与“小仁政”的辩证关系:不可以因为照顾了小仁政妨碍了大仁政。鉴于非典类型病毒(新冠和中东呼吸综合征都在此谱系上)可能涉及大量的生命损失,动态清零政策可以说是大仁政。
动态清零政策的成功还需要人民理解和尊重科学,放弃个人主义思想,并愿意为自己和他人的长期利益做出个人的短期牺牲。它要求人民相信其领导人会通过深思熟虑的自我批评来学习并改进、最终赢得胜利。多家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90%以上中国人信任其政府。中国人民有更长远的眼光,能对别人的痛苦和困难感同身受,并无私地采取行动,这是先进文明的标志。
科学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美国向世界证明,在资本的统治下,科学被用来为利润最大化服务,被用来发展荒唐的进攻性核武器和军事武器,被用来监视世界上大多数人的通信和社交媒体——每个巴西人的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账户的数据都被储存在犹他州布拉夫代尔(Bluffdale)等地的大规模数据中心。但由于没有足够高的利润率,科学没有被用来解决贫困患者的医疗需求,也没有被用来帮助基层开发安全的抗疫措施。
大型垄断企业有意限制科学进步的扩展,作为保护其垄断地位的防御机制。当事实阻碍了利润,科学就会被妖魔化,人们就会被灌输谎言,比如“气候变暖是虚构的”。直到今天,30%的美国人仍然不相信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在社会主义中国,科学得到尊重和发展,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推动人民和社会需求的仆人——这一点在疫情中得到了多方面的体现。例如在全国实施动态的数字健康码平台联网,在主要城市都部署了可移动的小型核酸检测亭,其中配备了保护医疗工作者的设备,使检测更加便利快捷,这只是科学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小例子。
外国人常常无法理解中国如何解决这些困难任务的细节。西方媒体每天给他们灌输所谓“中国威权政府”的虚假信息。他们没有看到,在过去的十年里,随着中方领导人习近平对群众路线的重申,400万个基层党组织得到了重振。这些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的最底层——每一个居民社区——开展活动。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发展干部的思想和组织能力,加强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在数亿人的规模上有机地管理和组织食品供应、隔离并护送感染者去医院、定期探访老人的系统,这是人类最伟大的组织成就之一。
西方媒体大肆宣称:与美国的抗疫政策相比,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在经济上失败了。但根据全球经济指标(Trading Economics)网站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经济学家罗思义指出:从2019年10月到2022年3月的9个季度,中国的GDP增长了11.5%,而美国只增长了2.8%。在疫情期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的四倍多。这一时期的比较包括中国最糟糕的一个季度(2020年第一季度,GDP增长-10.5%),武汉和上海等地区受疫情的影响也包括在内。
影响GDP增长率的因素有很多。并非中国所有地区在第二季度都受到同样的影响。即便中国2022年第二季度整体增长率可能降低,其影响放在整个疫情期间来看并不显著。高盛的分析师预测,尽管第二季度受疫情影响,中国2022年的GDP增长将保持在4%以上,2023年将增加到5.3%。其他投资银行,如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2022年的GDP增长将超过4.2%。使用西方的逻辑,人们必须得出结论:美国对高死亡率的极端容忍政策才是真正的GDP增长破坏者。
就在本文截稿之前,2022年6月20日,中国大陆地区仅发现9例本土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这个数字再一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取得的非凡成就。
标签 抗疫-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红日 
-
6月加息50基点后,加拿大当月房价跌幅17年来最大
2022-07-18 18:26 -
美国芯片法案即将表决,佩洛西丈夫斥巨资买股被疑内幕交易
2022-07-18 17:47 观网财经-科创 -
6年来首次!欧洲成美国石油最大买家
2022-07-18 16:27 观网财经-海外 -
上海上半年GDP下降5.7%:冲击前所未有,6月快速反弹
2022-07-18 15:46 -
年内第3位,华为车BU又一大佬离职
2022-07-18 14:00 观网财经-汽车 -
医保最低缴费年限升至30年,专家:不是没钱了,是为了帮助欠发达地区
2022-07-18 13:50 观网财经-健康 -
复制撒切尔“金融大爆炸”?唐宁街本周PK英国央行
2022-07-18 11:40 观网财经-海外 -
人脸识别系统被攻破,交通银行一储户被偷走近43万元
2022-07-18 10:32 -
银保监会:下一步将陆续启动5万元以上客户垫付工作
2022-07-17 22:23 观网财经-金融 -
小米回应“被意大利机构罚款 2176 万元”
2022-07-17 19:1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北京:1亿元餐饮消费券明日起陆续发放
2022-07-17 18:16 观网财经-消费 -
“他准备与特朗普竞争总统”
2022-07-17 16:27 美国政治 -
PC需求骤降但成本压力飙升,英特尔决定全面涨价
2022-07-17 16:03 观网财经-科创 -
原银监会处置非法集资办公室巡视员宋占英被查,已退休近5年
2022-07-17 14:57 廉政风暴 -
朱光耀:发展中国家正爆发债务危机,发达国家也面临债务问题
2022-07-17 08:44 -
伊利回应“小布丁大布丁抽检不合格”:非公司产品
2022-07-17 08:36 观网财经-消费 -
央行原行长戴相龙:今年GDP增长可能超过4.5%
2022-07-17 08:36 中国经济 -
力拓发布二季度业绩:增产铁矿石,但担忧中国需求
2022-07-16 19:10 观网财经-海外 -
国家统计局10位司长撰文,解读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2022-07-16 13:55 观网财经-宏观 -
必和必拓首船港口人民币贸易铁矿石靠泊日照港
2022-07-16 11:55 观网财经-海外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2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15最新闻 Hot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