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巴西什·乔杜里:莫迪破坏了印度民主,新议会大厦成了民主衰退的纪念碑
最后更新: 2022-09-22 09:20:55【文/德巴西什·乔杜里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上月,站在即将竣工的新议会大楼顶上(该楼是为纪念印度独立75周年而建),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拉动了一根拉杆。之后,巨大的红色帷幕向后脱落,露出了这座建筑的顶层雕像。全国各地的印度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座21英尺高的青铜四狮背靠背坐像是印度国家尊严的象征。这种野兽通常会被刻画成庄严内敛的样子,而这座雕像却看起来完全不同:它们龇牙咧嘴,看起来愤怒好斗。
对莫迪的批评者来说,重制的楼顶塑像——一个未经辩论或公众咨询就强行建造的项目——反映出莫迪正在打造一个咆哮的“新印度”。
印度新议会大楼楼顶塑像
在他掌权的八年里,莫迪先生的印度人民党政府亵渎了印度的民主,支持不宽容的印度教至上主义多数派,践踏了印度自1947年8月15日独立后创立的世俗主义、多元主义、宗教宽容和公民平等理念。
和德国纳粹政权类似,该政权利用受其拉拢的政府机构、虚假信息和党派暴徒来恐吓压制批评者,同时非人化规模庞大的穆斯林少数派群体,煽动社会分裂和暴力。公民自由遭到系统性侵犯。
印度是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然而民主对抗暴政的“世界之战”却在印度失败了。可即便如此,美国等西方民主国家依然拒绝向莫迪施加压力,反而向他献媚以进入印度这个巨大的市场并利用印度来做它们的反华桥头堡。
去年,瑞典的“民主多样性”研究所将印度降级为“选举型专制”政体,总部位于华盛顿的“自由之家”组织将印度贬低为“部分自由”国家。自由之家称,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被降级,目前全世界只剩下不到20%的人口生活在“自由”国家。
尽管在莫迪的领导下,印度加速滑向了专制,但将所有责任都归咎于他却是不公平的。软弱无力的政府机构再加上社会不平等——这些问题自印度独立以来就一直在恶化——削弱了印度的民主,并为印度教至上主义在政治领域生根发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尽管普遍存在贫困、识字率低以及极端的种族、宗教和社会多样性,但印度自独立以来已开辟了一条不凡的民主道路。它通过了一部进步主义的宪法,但也保留了英国殖民主义时期高度集权的行政架构。这种架构使得当选的国家领导人和各邦首长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控制警察和其它执法机构。结合严格的安全法和治安法,这些领导人就能无法无天地压制反对意见。
莫迪的党已大大强化了这些镇压工具,它们已不是第一次被武器化了。
我在西孟加拉邦长大。刚独立时,该邦由国大党统治,国大党当时就随意布置暴徒和警察压制反对派。现在,统治西孟加拉邦的政党领导人把自己的形象打造成了替代莫迪威权统治的国家领袖,可外界指责她和莫迪一样依靠暴力、亲信和个人崇拜来维持统治。在印度各邦,这种专制趋势一直普遍存在。莫迪本人以铁腕手段统治西部的古吉拉特邦近13年,外界还指控他在2002年鼓动反穆斯林骚乱。
权力不受约束来源于现实——印度大多数政党都是围绕着个人以王朝形式构建的。印度民主体制极不寻常,在这个体制中的政党不进行内部选举,这些政党本身就不民主。
金钱(通常还是黑钱)已经能够决定政治。立法者被反复收买。许多立法者还不具备立法素质,只会给最高行政长官的政策盖图章。而行政长官往往受制于脱离人民的特殊利益集团,他们制定的法律,如农业法,就曾经激起农民的抗议,最终导致该法案在去年被废除。
印度农民抗议游行
但是,阻碍一个民主体制健康持续发展的顽固障碍却是印度在历史上从未能保障其最贫困人口的福利。尽管印度亿万富翁在全球财富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但印度每年有数十万儿童死于饥饿,超过三分之一的儿童发育迟缓。
新自由主义政策加剧了不平等,因为政府担负了更少的卫生教育等基本责任。这导致数百万人生活在屈辱和无力中,只能依附于某个群体,被某些许诺保护他们对抗其他群体的强势领导人所吸引。他们还会轻易盲从宗教仇恨运动,这种大众毒品已改变了印度世俗国家的性质,使其变成了一个印度教国家。
这种印度教多数派主义已经反映在了印度议会的构成中。印度穆斯林人口数量达到2亿,占印度总人口的15%,这一人口规模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位居世界第三。(印度教徒约占印度总人口数的80%。)但穆斯林只占议会席位的5%。在印度独立75年的历史中,只有在印度人民党执政时期,政府中没有任何穆斯林国会议员参与。
法律和权利的适用性也是不公平的。穆斯林现在会因在公共场合祈祷而被捕,而印度教朝圣者却可以受到政府官员的祝贺。国家在颂扬印度教的同时组织抗议活动反对戴头巾和祈祷等穆斯林习俗。印度教民间“义警”组织还攻击穆斯林和他们的店铺。
人民党一名高层领导人称,来自孟加拉国的穆斯林难民是“白蚁”,正在蚕食这个国家的资源。政府会逮捕那些宣扬仇恨行为的记者,但印度教极端分子却受到了国家的鼓动,现已公开威胁要对穆斯林进行种族灭绝和强奸。在8月15日印度独立日,政府释放了11名被判终身监禁的罪犯,他们的罪名是在2002年的古吉拉特邦大屠杀中轮奸了一名穆斯林妇女并杀害了她的14名家庭成员。那场大屠杀正发生在莫迪执政时期。
软弱的机构几乎毫无作为。低效的法院系统——积压了约4000万件陈年旧案——导致大众藐视法治。曾经以积极主动和独立自主著称的高等司法机构现在大多对政府亦步亦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还对莫迪阿谀逢迎。印度媒体曾经在保护民主方面发挥过关键作用,但现在却被迫为莫迪政权服务。
经过数十年的破坏,已有75年历史的印度民主机制已经脆弱不堪,再也承受不住一个强人重击其脆弱的根基。莫迪先生称印度议会是“民主的圣殿”。但在新德里的该机构新馆却是莫迪亲手打造的民主衰退纪念碑——一处合法化威权统治的残垣断壁。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美国《纽约时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NYT - Debasish Roy Chowdhury: Modi's India Is Where Global Democracy Dies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由冠群 
-
美媒炒作俄军计划采购朝鲜武器弹药,朝鲜驳斥
2022-09-22 08:47 -
涉嫌财务欺诈,特朗普及其子女遭纽约州总检察长起诉
2022-09-22 08:18 特朗普 -
时隔近3年,日韩领导人再次举行双边会谈
2022-09-22 08:12 -
美国新增感染90418例、死亡805例
2022-09-22 07:27 抗疫进行时 -
拜登会见特拉斯:“当务之急”是维护北爱的和平与稳定
2022-09-22 07:04 不列颠 -
美众院通过总统选举改革法案,重申副总统在证明选举中的作用是仪式性
2022-09-22 06:52 美国政治 -
人权理事会上,中国大使点名批评美澳
2022-09-21 23:39 观察者头条 -
哈萨克斯坦将于11月20日提前大选
2022-09-21 22:41 -
“白俄罗斯暂不考虑”
2022-09-21 22:35 乌克兰之殇 -
“奴隶制赔款该由非洲支付”,英专家诡辩把美主播带坑里了
2022-09-21 21:58 -
朔尔茨、马克龙将访华?外交部回应
2022-09-21 21:50 中国外交 -
美方称中国没有进行有意义的减债,中方驳斥:不要甩锅
2022-09-21 21:45 -
应对美法案不力,韩总理致歉
2022-09-21 21:30 三八线之南 -
美英澳新等国联合军演针对中方?我外交部回应
2022-09-21 21:26 -
抗议安倍国葬日本一男子自焚,“政府得警惕恐怖活动”
2022-09-21 21:05 日本 -
丹麦女王阳性,刚参加完英女王葬礼
2022-09-21 20:45 -
侵华日军526毒气部队名单首度公开
2022-09-21 20:41 -
俄美宇航员将共同前往国际空间站
2022-09-21 20:40 航空航天 -
他两都不出席安倍国葬
2022-09-21 19:29 日本首相 -
中方36个集体及个人获老挝人民军英勇勋章和友谊勋章
2022-09-21 18:51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28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33“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