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卫·弗鲁姆:特朗普唤起50年前的“滞胀”噩梦,但这次美国人想脱困会更难
【文/大卫·弗鲁姆,翻译/鲸生】
我还记得许多年前餐馆菜单上的小贴纸。
上世纪70年代,印刷菜单的成本远高于今天,所以餐馆很少更换菜单。当物价上涨时,店家会在原价的位置贴上手写的新价格贴纸。如果物价在短时间内飞涨,菜单上会形成一沓叠加的贴纸。一个百无聊赖的孩子会用指甲抠掉所有贴纸——然后,如同年轻的考古学家般,发现一个被遗忘的世界。
后来人们用“滞胀”一词形容那个年代:经济增长停滞加通货膨胀。直到最近以前,这个词还像是迪斯科时代的遗迹,但唐纳德·特朗普第二任期上演的经济混乱,让这个旧词重新浮现。美国股市正在发出衰退警告,债市则在预期通胀加剧。或许其中一个市场错了,或许两者都错了。更可能的是,它们预示着一个近乎被遗忘的噩梦时代的回归。
从1969年到1982年——短短13年间——美国经历了四次经济衰退。其中三次后果严重,有两次既严重又持久。经济复苏相对疲软,即使在衰退期间,物价仍在持续上涨。
那个年代的经济动荡令美国人心神不安,如《消失的伟大地球》等畅销书预言世界即将在《圣经》式的末日中终结。美国人从《增长的极限》等书籍中感受到世俗版的末日焦虑,该书宣称人类正在过度消耗几乎每一种自然资源,除了严格分配极少的剩余资源外别无选择。
在1979年著名的“萎靡演说”中,吉米·卡特总统警告:“对未来信心的侵蚀正威胁摧毁美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历史学家西奥多·怀特写道,当时人们的所有谈话都“浸透着关于金钱的讨论——比如维持生计的成本、享受生活的代价”。中下阶层的民众尤其痛苦不堪,“某种神秘力量正在掏空他们的希望与梦想,对于购买房产和供养子女大学教育的规划”。人们该怎么办?如何站稳脚跟?怀特写道:“在全国范围内,对实现个人规划的信心正在瓦解。根基正在动摇。”
1973年,在美国加州一处加油站外排队的汽车 资料图
这种不安搅乱了美国政治。卡特在1980年竞选连任失败;其前任杰拉德·福特同样在1976年落选。若非“水门事件”的调查发生在自大萧条以来美国经济最糟糕的时期,理查德·尼克松本可能挺过那段丑闻(正如特朗普从众多丑闻幸存)。国会选举中,总统所属的政党屡遭惨败:1974年共和党失去49席,1982年失去26席。
最终,滞胀期在1981年至1982年的第四次决定性衰退中被扼杀。1983年底至1984年,美国经济迎来强劲反弹——这一回,通胀没有卷土重来,滞胀成为了历史。尽管21世纪以来美国经济依然出现过动荡:2008年的经济大衰退、近年来的高通胀,但美国人已很久没有经历过衰退与通胀并存的年代。
2025年1月,特朗普总统接手了一个增长强劲的经济:失业率很低,通胀率控制在3%以下。若这届新政府维持现状,其第二任期本可以轻松取得经济成功。
然而,特朗普单枪匹马地将美国经济推向混乱。70年代的经济动荡源于主要产油国联合限产导致的油价飙升。这一回,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如同一百次自我强加的石油危机同时爆发。除非他立即改弦更张,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将很快上涨——食品杂货、汽车、工业磁铁、餐具、手机、童鞋,涨幅可能十分巨大。
特朗普及其代理人承诺,从暂时的混乱中将诞生美国工业的新时代:对外国产品加征的关税将促使投资者在美建厂。即便承诺成真,其结果仍是一笔不划算的交易。受关税保护的产业往往以更高的价格生产劣质商品,且缺乏改进动力——毕竟,若产品具有竞争力,则本不需要关税保护。
但特朗普的关税不会带来大量新建工厂。除非确保长期(甚至永久)排除外国竞争,否则谁会投资建设以美式高价生产“美国制造”商品的工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朝令夕改:今天实施,明天取消,后天可能恢复,也可能不会。他时而承诺永久保留关税,时而幻想用取消关税换取未来的协议。此举的弊端与不确定性会叠加:例如特朗普设想的、未来受到关税保护的美国汽车制造,将由钢铁、玻璃、塑料、织物和电子元件组装——所有这些材料都面临10%、20%、125%的关税,或者是特朗普当天在社交媒体上随意发布的某个数额。
没有美国企业——或者服务美国市场的企业——会在这种条件下承诺任何资本支出。若关税持续,结果将是美国出现大规模的资本撤离。最严重的痛苦可能不会立即显现:特朗普已经提前好几周预告了关税政策,让企业有机会囤积库存。但这些库存迟早会耗尽,消费者将面临涨价或全面缺货,企业遭遇需求萎缩,工人将被裁员。
美媒爆料亚马逊购物网站计划在销售商品旁展示关税价格后,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迅速回应称,这是“敌对政治行为” 视频截图
目前为止,唯一的希望是风暴中心的总统本人会惊慌失措并试图挽救局面,但他看起来更有可能会加剧损失。70年代的总统们孤注一掷地出台国家层面的极端管控措施:尼克松在1971年和1973年两度实施工资与物价冻结;卡特在1977年对整个能源行业提出复杂的管控、税收和补贴方案。这些措施有时会带来短期民调提升,但很快令决策者陷入两难:政府管控导致经济扭曲,进而需要更多的管控。决策者要么选择对经济施加更彻底的政治控制,要么被迫在失败与尴尬中仓促撤回。
特朗普不懂历史,身边人也不敢教他历史。因此伴随着经济衰退,这场贸易战很可能导致他采取更多干预措施:向总统青睐的企业提供补贴和关税豁免;向农民和其他选民群体发放补偿金;以及针对美联储的独立性发动政治攻势。
特朗普可能面临的最危险诱惑是实施某种形式的资本管制,以阻止投资者抛售美元资产。特朗普的贸易战已经引发美国国债抛售潮,推高了国内利率。走向保护主义的政权有时会试图阻止投资者集体撤离。美国比大多数国家更有能力尝试此类措施,但代价则包括了让投资者永远失去对美国的信任。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
伊朗港口爆炸事故致57人遇难,最新报告公布
2025-05-05 07:27 伊朗局势 -
特朗普称将永远谈论“第51个州”
2025-05-05 07:21 特朗普 -
谢锋:经贸关系不是零和游戏,美滥施关税损人害己
2025-05-05 07:13 中美关系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2025-05-04 23:21 人民币国际化 -
内塔尼亚胡回应机场遭袭:将予以回应,正与美方协调
2025-05-04 22:53 巴以恩仇录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2025-05-04 21:44 美国一梦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2025-05-04 18:1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2025-05-04 17:2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日防卫省称中方舰载直升机侵犯日“领空”,国防部驳斥
2025-05-04 16:27 中日关系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2025-05-04 16:22 -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向日方严正交涉
2025-05-04 15:21 中日关系 -
习近平将访俄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25-05-04 15:04 中俄关系 -
日本东京都发生4.1级地震
2025-05-04 14:24 地震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2025-05-04 14:2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莫迪缺席后,印防长也不去了”
2025-05-04 14:04 印巴冲突 -
普京:我总有想揍人的冲动
2025-05-04 12:16 普京 -
巴大使:从常规到核武,将以一切力量回应印度“入侵”
2025-05-04 11:50 印巴冲突 -
巴菲特的继任者是谁?
2025-05-04 10:42 -
金正恩视察重要坦克工厂
2025-05-04 10:19 朝鲜现状
相关推荐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62“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9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7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6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