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蓝:千帆星座迈出历史一步,中国商业航天有机会超越SpaceX吗?
最后更新: 2024-08-09 14:30:35此外,航天科技一院“孔雀”验证飞行器、中科宇航垂直回收验证飞行器、星河动力“智神星一号”大型可回收液体火箭的缩比验证平台“火鸟一号”分别在2020年9月、2023年1月和2023年7月进行了低空试飞。但它们都使用了航空发动机,严格说并不是火箭。
航天科技一院“孔雀”验证飞行器航天科技
中科宇航垂直回收验证飞行器海上回收飞行试验中科宇航
星河动力火鸟一号验证平台试验飞行轨迹图星河动力
总结一下,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一家公司实现了十公里级火箭发射和回收,四家实现了低空回收,四家实现了系绳或航发驱动飞行及回收。这九家公司中,只有3.5家是国企(中科宇航为混合制公司)。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出现民企引领的局面。
事实上,规划有可回收火箭的公司不止以上九家,还有天兵科技、东方空间、空天引擎、箭元科技等也在摩拳擦掌,不久也会加入回收试验俱乐部。从年底起,我们将会陆续看到星云一号、智神星一号、天龙三号、朱雀三号、双曲线三号、力箭二号、引力二号、元行者一号、长征六号X、长征十号等一系列轨道级可回收火箭的问世。猎鹰九号和星舰孤独求败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
再来比较一下美国的情况。
美国是可回收火箭的真正先驱。1993年8月18日,麦道DC-X试验火箭便实现了垂直起飞和着陆。经过升级的型号DC-XA达到的最大高度是3.14公里。1996年7月31日,DC-XA在着陆时倾倒坠毁。这个项目从此画上了句号。以DC-XA为基础放大的型号参加了NASA X-33单级入轨航天运输系统的竞标,但未能中标。
麦道DC-X试飞NASA
十多年后,NASA开始扶植商业航天。2006到2009年,NASA举办了一个登月舱挑战赛。前后有八个团队(公司)参加了竞赛,但只有4个团队的6个小火箭进行了竞赛飞行。犰狳航天和马斯滕空间两个公司最后得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NASA登月舱挑战赛部分火箭NASA
马斯克是真正实现火箭回收复用的第一人。猎鹰九号一级、重型猎鹰助推器回收已经非常成熟。复用最多的助推器已经实现了22手复飞。虽然星舰至今仍未能实现一二级回收,但二级十公里级试飞回收三年前就已经获得成功。星舰实现全箭回收复用应该只是时间问题。可以预见,星舰回收一旦成功,发射费用将再次大幅下降,从而加快人类走向星辰大海的步伐。SpaceX在火箭回收复用方面的领先地位一时无法撼动。
SpaceX重型猎鹰双助推器着陆SpaceX
SpaceX星舰测试飞行SpaceX
亚马逊老板贝佐斯的蓝源公司拥有世界上第一款实用化的垂直起降火箭 - 新谢泼德号,因为它在2015年11月就实现了垂直着陆,比猎鹰九号还早了一个月。它也是唯一的单级全复用亚轨道载人火箭。在近9年时间里,它发射了26次。2022年9月22日,新谢泼德2号火箭创下第9飞的记录,但不幸失事坠毁,至今未恢复元气。自去年年底复飞以来,它只进行了两次飞行。发射次数少导致成本高居不下,亚轨道太空旅游市场和这款火箭的前景不容乐观。
新谢泼德号着陆Blue Origin
美国火箭实验室的电子号是一款成功的小型火箭。它也一直在尝试回收和复用。从2020年底开始,它已经多次用伞降海上溅落方式成功回收了第一级。但空中回收,即用直升机空中钩住降落伞的方式,始终没有取得完全成功。由于溅落冲击和海水腐蚀,电子号复飞所需的检修和维护比垂直动力着陆麻烦得多。到目前为止,火箭实验室只实现了一台发动机的复飞。回收成功近四年后,第一级整级复飞依然没有时间表。
电子火箭空中回收尝试火箭实验室
美国可回收火箭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最终结成正果的只有SpaceX一家。蓝源和火箭实验室虽然实现了复用和部分复用,但每年回收次数寥寥无几,对行业发展几无影响,完全不是SpaceX的对手。而传统航天巨头如波音、洛马几十年来乏善可陈,几乎放弃了可回收火箭的研制。美国可回收火箭目前就是SpaceX一家独大的局面。
比较中美两国可回收火箭发展状况,我们发现在技术方案和实施路径上,中美差异不大,中国基本上就是摸着猎鹰九号在过河。但在产业格局和市场环境上,两国则差异很大。
我们必须承认,SpaceX十多年前在可回收火箭上的突破改变了世界航天发展的进程,影响极为深远。人类探索火箭复用技术半个多世纪,除了航天飞机这个不算成功的尝试,其他数十个项目无一结成正果。马斯克的激进创新一开始也并不为人看好。火箭垂直着陆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难度最大的着陆方式,几乎无人敢于尝试。但猎鹰九号成功了。实事求是地说,在航天技术重大创新方面,SpaceX依然遥遥领先。
因此,我们在目前阶段采用跟随战略是完全正确的,它可以让我们避开许多别人踩过的坑,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没有必要重复发明轮子。
另一方面,中国的航天产业格局是,两大国有航天集团非常强大,而民商航天企业数量众多,多家头部公司实力相当,没有出现美国SpaceX一家独大的“准垄断”局面。所以,这个市场必然更卷,竞争更激烈,淘汰率更高。与很多西方经济学家的断言相反,强大的国企和众多民企同场竞争的结果是,中国在可回收火箭的发展上更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上,这样的市场将会产生资源配置最合理、生产效率最高、最能满足需求、社会效益也最大的产品。
事实上,由于中国强大的产业链优势,专业分工更细、市场更开放、生态也更强大,中国火箭研制已经形成了不同于SpaceX垂直整合的模式。举例说,航天科技八院的十公里试验箭破天荒地使用了民商航天九州云箭的龙云液氧甲烷发动机。而天兵科技的天龙二号第一级则使用了国家队航天科技六院的YF-102煤油发动机。航天驭星等商业测控公司承担了几乎所有民营火箭的发射测控。来自全球最高效供应链的高性价比商用器件更是被大量使用。这是美国不具备的条件。通过这样的优化配置,做到比SpaceX更低的发射成本不是梦想。
当然,无论是中国国内可回收火箭的竞争,还是中美的竞争,目前才刚刚开始。SpaceX等了十多年,现在终于等来了真正的对手。今后四五年将精彩纷呈,中国的三大巨型星座后期巨大的发射量必然要依靠可回收火箭来完成。我们将看到新的实力玩家脱颖而出,也会看到不少公司被残酷淘汰。
中国进入可回收火箭领域,将是继猎鹰九号实现火箭复用后世界航天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也许会成为大规模太空开发的重要开端。这样的例子发生过,那就是智能电动汽车。马斯克的激进创新造就了特斯拉,但有望打败燃油车的不是特斯拉,而是中国。中国虽然是跟随者,但强大的产业链基础和卷到极致的完全竞争市场,使得中国电动车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一骑绝尘、遥遥领先,在很多技术领域也已经超越特斯拉。
历史会重演吗?中国商业航天有机会超越SpaceX吗?我们将拭目以待。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星辰大海竞自由。中华民族已经错过了太多的东西,不能再错过太空。所以,我们来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史岱君 
-
我国科学家实现材料突破,可用于开发低功耗芯片
2024-08-09 11:09 科技前沿 -
潘展乐“人类做不到”的秘密武器,是科技吗?
2024-08-08 08:19 心智观察所 -
我国成功发射千帆极轨01组卫星
2024-08-06 16:43 航空航天 -
脑机接口“国家队”来了,“为中美技术竞争注入新动力”
2024-08-06 15:17 科技前沿 -
警惕!美国对华信息战之下的拆机江湖
2024-08-04 08:52 心智观察所 -
如何应对AI内生安全风险,避免沦为“硅基文明”的奴隶
2024-08-02 13:59 心智观察所 -
这个新机构领导班子都是高规格,有何深意?
2024-08-01 07:46 改革进行时 -
我国科学家取得全固态锂电池研究新突破
2024-07-31 22:16 车市快讯 -
又迈出一步!中方“地球巨眼”中频天线结构出厂发运
2024-07-31 11:14 天文 -
世界首位且唯一被授予冯·卡门奖的女航天科技专家吴美蓉逝世
2024-07-31 10:28 航空航天 -
鸿海将首次在印度生产iPhone 16 Pro与Pro Max
2024-07-30 11:12 -
“无疆生成,有界行者”——心智观察所首届线下沙龙探讨AI下一个爆点
2024-07-30 08:27 心智观察所 -
CrowdStrike绝非“弱鸡”,它在美国反华背景下成长壮大
2024-07-29 14:57 心智观察所 -
专稿|比比看,大洋两岸谁能先摘取能源“圣杯”
2024-07-28 08:53 心智观察所 -
我国科研团队提出实时监测鼻咽癌治疗疗效新方法
2024-07-27 07:32 -
千亿规模!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发布
2024-07-26 20:54 -
欧盟港停满中国车?“产能过剩”不背锅
2024-07-26 14:51 心智观察所视频 -
统一生态:鸿蒙如何踩着诺基亚和三星的“尸体”前进
2024-07-26 14:22 心智观察所视频 -
专稿|“蓝屏网灾”暴露三大悖论,“纯血鸿蒙”另辟蹊径
2024-07-25 15:01 心智观察所 -
打破认知局限!我国科学家研发出这一新型材料
2024-07-25 09:39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1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3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8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