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蓝 | 天龙三号事故复盘:监管需到位,因噎废食不可取
连接结构不是皇冠上的明珠,是牛顿力学就能搞定的简单机械。目前网上在传一个据称是天兵的连接结构专利,其外形和巩义试车台完全一致,而写明的承载力是600吨。有人猜测,实际试车台承载力就是600吨。可能是决定试车推力的人对试车台承载力不甚了解,或者推力计划节流到600吨,但因操作失误或发动机控制系统失效意外上到了820吨。
其实,不管什么情况,600吨设计承载力的试车台也应该能拉住820推力的一级火箭,因为工程设计中有个极为重要的系数,叫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指的是极限破坏应力和许用应力之比。机械或土木工程中安全系数最小也不会低于1.5。换句话,600吨承载力的试车台无论如何都能拉住推力900吨以下的火箭。820吨,应该很轻松。
所以,天兵官方公布的事故原因应该不用怀疑,就是试车台连接机构因设计、制造或安装导致的失效。也基本上可以肯定,这是一个低级错误。
再追根究底,出现此类低级问题的根源,往往都是管理和制度上的疏漏。而管理的问题,又往往和企业文化有关。再深究一步,那就和管理者的个人风格和思维方式有关了。
这几年中国商业航天呈现了突飞猛进的态势。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卷了起来。大家都明白,未来留下的头部公司不会太多。于是对标SpaceX就成了最简单、最有效,也是屡试不爽的策略。猎鹰九级别的可回收火箭目前是竞争焦点。未来三年,不算国家队,就会有7款可回收火箭首飞,其中三款运力达到或超过猎鹰九号。天龙三号是走在最前面的。
天兵科技巩义试车台 图源:天兵科技
可以理解很多公司寻求突破、急于求成的心情。在焦虑和浮躁的心理驱动下,出现违背科学精神、不尊重客观规律的事情恐怕难以避免。天兵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神速的进度引起了很多关注。笔者在去年盘点中国商业航天的文章中曾隐晦地表达过担忧。
不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也有很多苦衷。激进的创新恐怕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出了事情,让天兵科技独自承担所有的责任是不是过于苛刻?因为这样一次事故,遏制了中国商业航天大好的发展势头,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为了中国商业航天的更好的明天,我们需要反思。反思这个词近年有些变味,似乎和公知绑定在了一起。但我还是要说,我们永远都需要客观的、基于科学精神的、建设性的反思。
以下是笔者的管见和建议。
对于天兵,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到管理和制度上的问题,重新确定效率和安全、归零和试错的平衡,保证不重犯低级错误。对发展节奏,要按基于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欲速则不达。更重要的是,如果企业文化有问题,要毫不犹豫地去改变。但是,请保持大胆创新的基因!不要矫枉过正,因为安全问题而十年怕井绳,会失去活力和未来。
对于行业,可以继续卷,但必须避免恶性竞争。无底线的挖人、抄袭、营销炒作都是毒药。要吸取某些行业的深刻教训,尽早预防和引导,防患于未然。建议成立商业航天行业协会,各家公司共同制定并自愿加入商业航天行业公约,承诺遵守具体可行的行为准则。要鼓励互惠合作,共享最新技术成果,不要让“开源马”独领风骚。
对于主管部门,不能因噎废食,要继续鼓励创新,要在制度上着力,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尤其是本就不该出现的低级错误导致的事故。建议成立独立的航天活动监管机构,一视同仁地对国有和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的试验、发射、着陆等设施的选址设计和各种航天活动的开展进行专业评估和审批。这事,让规划、环保、发射、测控等部门分头审批难免疏漏。由地方政府做又不专业。专业的事情还得专业的人来做。
天龙三号 图源:新华社
如果以此为契机,将暴露出来的问题都找出原因,将发现的缺位都补上,改正错误的同时也不要将优点丢掉,那么坏事一定可以变成好事。
希望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说起24年巩义那枚试车变试飞的火箭时,都会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中国商业航天成熟的开端,是一个意外到来的成年礼。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史岱君 
-
聚焦金融科技前沿,交通银行再度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战略合作伙伴
2024-07-02 16:26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天兵科技就火箭坠落致歉,针对周边受损房屋勘查、鉴定与赔付
2024-07-02 15:45 航空航天 -
中国科协发布2024重大科学问题难题
2024-07-02 11:54 科技前沿 -
华为这些国内头部企业,对产业链贡献不够好?
2024-07-02 08:30 -
嫦娥六号总师:这点成为美中不足
2024-07-01 10:23 航空航天 -
天龙三号火箭试车发生事故:学费必须交得值
2024-06-30 22:35 航空航天 -
长七改火箭成功发射中星3A卫星
2024-06-29 20:55 航空航天 -
今天,中国的大模型底座能力到底怎么样?
2024-06-28 15:17 人工智能 -
专稿|任正非说的“盐碱地”,中国光伏的希望田野
2024-06-28 09:50 -
OpenAI终止对中国提供API服务,周鸿祎发声
2024-06-26 13:53 人工智能 -
首次!我国科学家实现猕猴全脑尺度神经活动监测
2024-06-25 18:20 科技前沿 -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
2024-06-25 14:50 航空航天 -
专稿|不顾一切的脱钩:美国国会为何瞄准这家中国企业
2024-06-25 09:54 -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
2024-06-24 17:46 -
“NASA和波音早就知道这个问题,但仍发射了火箭”
2024-06-24 16:23 -
李德仁、薛其坤获2023国家最高科技奖
2024-06-24 10:32 科技前沿 -
我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中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2024-06-24 09:19 嫦娥奔月 -
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成功
2024-06-23 14:58 航空航天 -
纯度达99.9%!中国团队实现海上风电驱动海水制氢
2024-06-23 08:07 观察者头条 -
全球首台!这一重要装备研制成功
2024-06-22 13:09 中国精造
相关推荐 -
“美国想‘打下’中国无人机?不可能” 评论 34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选,共和党人警告 评论 274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评论 285“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评论 90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评论 148最新闻 Hot
-
马斯克花了12年在得州赢了,这次“美国党”能吗?
-
“日本将首次向菲律宾出口二手护卫舰”
-
民主党人跳脚:虚伪!对乌援助并不影响美国自身库存
-
为何对特朗普“由爱转恨”?马斯克回应
-
“美国想‘打下’中国无人机?不可能”
-
塞尔维亚高速关键路段通车,武契奇盛赞中国建设者贡献
-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选,共和党人警告
-
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
以伊冲突后,哈梅内伊首次公开露面
-
俄共通过决议:认定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报告存在错误
-
梅德韦杰夫回怼吕特:有件事说对了,你该学习俄语
-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踪”,特朗普“震惊”,地方官却…
-
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
特朗普:这方面,普京很“专业”
-
特朗普玩爽了,美国人傻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