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蓝 | 天龙三号事故复盘:监管需到位,因噎废食不可取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蓝】
6月30日天龙三号可回收火箭的重大事故想必大家都已经知晓。天兵科技在出事三个多小时后发表的情况说明是这样描述这次事件的:
2024年6月30日下午3点43分,天兵科技自主研制的天龙三号液体运载火箭在河南巩义市综合试验中心开展了一子级九机并联动力系统热试车。试车过程中,一子级火箭正常点火,发动机推力达到820吨,因箭体与试验台连接处结构失效,一子级火箭脱离发射台,在升空后,箭上计算机主动关机,火箭跌落在距离试车台西南1.5公里的深山中,箭体跌落山中后解体。本次试验地点远离巩义市区,试验前与当地政府联合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并提前组织周边人员撤离,经排查,无人员伤亡。
天兵科技官微致歉信
天兵科技的反应可谓迅速,第一时间提供了事故的具体信息和明确的结论,最大程度地杜绝了谣言的扩散和可能出现更大的负面影响。7月2日,天兵科技再次发文,为事故给巩义市民带来的惊吓和对商业航天行业造成的不良影响道歉。
天兵的危机公关可圈可点。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带来的结果是,媒体和公众的反应总体而言比较理性。虽然,网上仍然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大部分人在表示震惊和遗憾的同时,都希望中国商业航天的步伐不会因此而停滞。公众普遍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航天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失败和挫折是正常的。马斯克的猎鹰九号和星舰不也是炸出来的吗?
SpaceX 猎鹰9号火箭
不过,这次事故确实不同寻常。试车变试飞,在航天史上可以说是闻所未闻。如果运气差一点,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天兵公布的原因,竟是一个匪夷所思的低级错误。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天龙三号是一款对标SpaceX猎鹰9号的大型可回收液体火箭,直径3.8米,起飞质量590吨,近地轨道运力17吨,太阳同步轨道运力14吨。这是天兵科技为我国巨型互联网星座建设量身定做的主力火箭,在国内可回收火箭中研制进度最快。大家对它寄予厚望。如果这次试验顺利,那么9月份就要进行轨道首飞。
天兵科技张家港厂房中的天龙三号实物
关注SpaceX的人都知道,猎鹰九号和星舰经常进行一级全系统静态试车。这是最接近发射状态的试验,能同时验证所有子系统的工作,因而可以高效地发现问题,尤其适合可重复使用的可回收火箭。它非常吻合追求效率的商业思维,因而受到SpaceX和中国商业火箭公司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航天传统上更依赖子系统试验。但国家队在新的形势下也在与时俱进。他们也在试图用商业思维来提高效率。稍早6月14日进行的长征十号三机并联试验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动力系统地面试车,总推力达382吨。
6月14日,长征十号完成一子级火箭动力系统试车 图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马斯克的商业思维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已经颠覆了航天界多年形成的很多惯例,比如发动机多机并联、火箭垂直回收、甲烷推进剂和不锈钢箭身等。采用得到SpaceX和中国国家队认可的多机并联动力试车路线,天兵科技的决策是没有问题的。
天兵的步子的确很大。首次静态试车就一下子上了全部9台发动机,而且不节流。820吨的总推力超过长十两倍以上。不过,推力大也不是问题。星舰去年2月和8月进行过三次静态点火,在发动机节流一半且少量发动机未能点火情况下推力达到了约3600吨。问题是,针对这个量级的推力,天兵准备好了吗?
显然没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史岱君 
-
聚焦金融科技前沿,交通银行再度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战略合作伙伴
2024-07-02 16:26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天兵科技就火箭坠落致歉,针对周边受损房屋勘查、鉴定与赔付
2024-07-02 15:45 航空航天 -
中国科协发布2024重大科学问题难题
2024-07-02 11:54 科技前沿 -
华为这些国内头部企业,对产业链贡献不够好?
2024-07-02 08:30 -
嫦娥六号总师:这点成为美中不足
2024-07-01 10:23 航空航天 -
天龙三号火箭试车发生事故:学费必须交得值
2024-06-30 22:35 航空航天 -
长七改火箭成功发射中星3A卫星
2024-06-29 20:55 航空航天 -
今天,中国的大模型底座能力到底怎么样?
2024-06-28 15:17 人工智能 -
专稿|任正非说的“盐碱地”,中国光伏的希望田野
2024-06-28 09:50 -
OpenAI终止对中国提供API服务,周鸿祎发声
2024-06-26 13:53 人工智能 -
首次!我国科学家实现猕猴全脑尺度神经活动监测
2024-06-25 18:20 科技前沿 -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
2024-06-25 14:50 航空航天 -
专稿|不顾一切的脱钩:美国国会为何瞄准这家中国企业
2024-06-25 09:54 -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
2024-06-24 17:46 -
“NASA和波音早就知道这个问题,但仍发射了火箭”
2024-06-24 16:23 -
李德仁、薛其坤获2023国家最高科技奖
2024-06-24 10:32 科技前沿 -
我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中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2024-06-24 09:19 嫦娥奔月 -
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成功
2024-06-23 14:58 航空航天 -
纯度达99.9%!中国团队实现海上风电驱动海水制氢
2024-06-23 08:07 观察者头条 -
全球首台!这一重要装备研制成功
2024-06-22 13:09 中国精造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86“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64“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104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4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我老婆觉得可爱
-
多地多层级启动“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集中在这5个方面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
就中俄关系,普京最新表态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
“经济好的归我,坏的全怪拜登”
-
罗马尼亚大选重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住家里”
-
大米、铁锅、足球……中国使馆为南苏丹2.2万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
-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东盟一致发声
-
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通报来了
-
野外烧烤遇卡式炉爆炸!7人受伤画面上热搜,回应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