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蓝:中国民营航天即将翻开新篇章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蓝】
2022年9月26日中午12点,浙江省湖州市南郊的美女山腰突然传出巨大的轰鸣声。白色的烟雾升腾起来,大地微微震动。轰鸣维持了100秒,然后又恢复静寂。
这不是事故,也不是自然灾害,这是火箭发动机咆哮的声音。它来自年轻的民营航天公司蓝箭航天的发动机试车台。这是一次常规试车。试车的发动机将被装配到朱雀二号遥二火箭上(朱雀二号火箭的第二发产品)。
在数千里外的酒泉卫星发射场,朱雀二号遥一火箭正在耐心地等待她的处女秀。不久后的一天,它将直冲云霄,将无数人的梦想和荣光带到太空。作为中国民营航天公司的第一发中型液体火箭,它的首次发射意义重大。随着这枚火箭的蓄势待发,中国商业航天将翻开崭新的篇章。
2015年被很多人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因为上年11月出台的国务院第60号文第24条有一句话: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那时马斯克的货运龙飞船已经在执行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猎鹰九号即将迎来第一次成功的回收。马斯克在国内也已经家喻户晓,粉丝众多。当然也有很多受此激励、憋着一口气想要大干一番事业的有志之士。这份文件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门。
蓝箭航天、零壹空间等第一批民营火箭公司均在这一年成立。中国民营商业航天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后续的几年,中国的火箭公司便在资本助力下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星际荣耀、星河动力、九州云箭、深蓝航天、星途探索、灵动飞天……
2015年至今,中国民营火箭公司已经走过快八个年头。和从事卫星研发的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相比,火箭公司投入更大、周期更长、面临的市场更狭窄、试错迭代成本更高。这八年对火箭公司创业者来说,充满着荆棘和坎坷,也收获了鲜花和果实。现在,让我们来简单地复个盘。
2018年10月27日,朱雀一号成为民营航天轨道发射第一箭,但不幸因第三级故障未能入轨。蓝箭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民企之一,在申请发射许可、进驻发射中心、射前检测和发射测控、安保和保密等所有环节,都为后来者探了一遍路。这个过程需要和相关部门进行大量的沟通和磨合。但流程和标准一旦建立,后来者只要依样画葫芦就是了。所以,蓝箭首射虽然失利,但依然对中国商业航天做出了重要贡献。
零壹空间在2018年5月17日和9月7日进行两次成功的亚轨道飞行后,在2019年3月27日进行了首次轨道发射。但不幸的是,因为一二级分离后火箭失稳,国内航天民企的第二次入轨尝试宣告失败。这次失利对零壹空间打击巨大,资本信心严重受挫。目前它已经转型为火箭配套设施供应商。
星际荣耀也在2018年9月5日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亚轨道飞行。10个月后,2019年7月25日13时00分,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一号火箭在酒泉成功发射,将多颗卫星送入300公里圆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国民营火箭成功入轨零的突破。不过,遗憾的是,2021年2月1日、 2021年8月3日、2022年5月13日双曲线一号三次发射连续失败,给公司前景蒙上了巨大的阴影。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18年2月成立的星河动力,在公司成立仅仅2年9个月后,就完成了中国民营入轨第二发。2020年11月7日,谷神星一号固体火箭成功地将天启星座11星送入轨道。2021年12月7日、2022年8月9日,谷神星一号连续两次发射成功,创造了中国民企三连发无一失败的记录。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次发射携带的卫星中,大多是实际投入使用的商业卫星,而非新火箭试射通常携带的实验性卫星或配重。
与此同时,国家队也投入了商业航天大潮。航天科技的捷龙系列和航天科工的快舟系列固体火箭都在此期间投入使用,发射频率远超民企。2022年7月27日,中科宇航的力箭一号固体火箭一箭六星,将六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科宇航是中科院系统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算是半个国家队。力箭一号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固体火箭(起飞推力200吨),太阳同步轨道能力高达1.5吨,充分显示了中科院系统的实力。对同在固体火箭这个赛道的民企来说,压力不可谓不大。
回过头来看,这八年的成绩并不算亮丽。民营公司(不包括中科宇航)只进行了9次轨道发射,4次成功,5次失败。发射的都是近地轨道能力不超400公斤的固体小火箭。这和他们当初设定的宏伟目标距离颇远,更不用说成为中国的SpaceX了。
其实这些火箭公司和他们的投资方也心知肚明。固体小火箭只是一张入场券,是证明能力和赢得投资者信心的测验。现在很多商业小卫星的质量都超出了固体小火箭的载荷能力。大火箭一箭多星(如猎鹰九号发射星链卫星)成本优势更大。固体小火箭的优势在于快速发射能力,更适合国防需求。但这是国家队的职责,两大集团的长征、捷龙、快舟,以及中科院的力箭都在等着分这杯羹,轮不到民企。
所有火箭公司都清楚,要真正立足市场、体现价值,必须有大中型液体火箭,最终还必须是可回收的。SpaceX已经在前面做了很好的示范。无论NASA的空间站补给单子,还是国际发射市场的通信卫星,载荷能力至关重要。所以,中国的大部分民营火箭公司从一开始也都规划了液体火箭。只是与固体火箭相比,液体火箭(尤其是其核心液体燃料发动机)研发门槛很高,周期很长,需要资本市场的长期支持。
2018年7月5日晚,蓝箭航天在北京水立方举办发布会,宣布采用液氧甲烷推进剂的朱雀二号中型火箭已于六月完成全系统设计工作,计划于次年完成全部地面试验,2020年首飞(现在看,即使算上疫情影响,这个计划还是过于乐观了)。此时蓝箭的朱雀一号小型固体火箭还未首射,但它的两款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发已经启动,10吨级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试车已经完成,80吨级发动机的产品已初步齐套。
蓝箭选择甲烷有其理由,低价、环保、不易积碳有利于复用。SpaceX的星舰和蓝源的新格伦都选用了甲烷。但甲烷火箭在全球范围至今还没有进行过轨道发射,中国也没有一家发射场支持甲烷的存储和加注。作为走在最前面的领先者,蓝箭必须自建甲烷火箭发射台。再一次,蓝箭要为后来者探路。其实,这也是一种荣耀。
出于相同的理由,星际荣耀、宇航推进、九州云箭等公司也选用了液氧甲烷。而星河动力、深蓝航天、天兵科技、中科宇航等则选择了更为成熟的液氧煤油方案。
标签 火箭-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危机感笼罩韩国半导体业”
2022-09-28 00:31 -
一汽大众回应导航弹窗广告:已停止
2022-09-27 21:18 观网财经-汽车 -
每年1.2万元限额,个人养老金抵扣个税优惠来了
2022-09-27 20:56 养老与社保 -
俄气:上半年净利润超过前两年总和
2022-09-27 19:46 俄罗斯之声 -
亏麻的黄牛,赢麻的苹果
2022-09-27 15:45 观网财经-科创 -
发展数字化,我们该有自信吗?
2022-09-27 15:15 -
央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基础框架初步建立,已有一定资金积累
2022-09-26 19:41 中国经济 -
宣布减税后英镑跌至历史低点…英国经济要学土耳其?
2022-09-26 18:10 观网财经-海外 -
财政部等三部门: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2022-09-26 14:08 观网财经-消费 -
显卡价格,为什么还没暴跌?
2022-09-26 13:51 观网财经-科创 -
央行: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2022-09-26 09:33 观网财经-金融 -
公章和王传福签名遭伪造,比亚迪报警!
2022-09-25 19:26 观网财经-汽车 -
“GDP概念”大行其道,但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2022-09-25 08:18 这就是中国 -
“农产品换房”热度蔓延,杭州一楼盘出6倍高价收山核桃抵房款
2022-09-23 22:47 观网财经-房产 -
多个特大城市全面放开落户
2022-09-23 20:59 -
银保监会: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增量风险已基本控制
2022-09-23 20:41 地方债 -
3年豪赚30亿冲刺上市,蜜雪冰城还能继续上大分吗?
2022-09-23 17:50 观网财经-消费 -
小清新网易云音乐,傍上了榜一大哥
2022-09-23 17:36 -
王传福说中国锂资源够用了,但必须坚持磷酸铁锂
2022-09-23 16:33 汽车工业 -
银保监会:国开行已向沈阳市支付全国首笔“保交楼”专项借款
2022-09-23 16:29 观网财经-房产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