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蓝:星链险撞中国空间站后续——疑问、措施和机会
最后更新: 2022-03-08 08:10:39“比萨盒”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认确实发生过两次遭遇。中国空间站在这两次事件中都进行了规避操作。但是,在规避前后,它们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近?中美官方都没有提供细节。SpaceX也没有。而从美国的声明来看,距离似乎不符合其标准。
这就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美国照会中提到的“既定紧急碰撞标准”到底是多少?我为此做了一些研究。根据国际空间站流星体/碎片风险管理委员会撰写的《保护空间站免受流星体和轨道碎片的影响》(1997年)一书中指出(第46页):
“SSN(作者注:SSN即空间监视网络)通常会在一个‘警告盒’内对预计将接近轨道器的物体进行筛选。该‘警告盒’沿轨道方向(前导或尾随)大约25公里,横跨轨道方向5公里,出轨道平面方向5公里。对每天大概10到30个进入警告盒的物体使用更精确的算法进行重新评估,以确定是否有任何物体进入沿轨道方向5公里、横跨轨道方向2公里、沿轨道径向2公里的‘机动盒’内。如果有这样的物体,国际空间站将会启动机动以避免碰撞。”
此外,同一作者在同一年出版的一本关于航天飞机流星体和轨道碎片保护的类似书籍中,对这两个“盒子”做了完全相同的定义。有一张图片显示它们的大小分别为50x10x10公里及10x4x4公里。
然而,NASA现在对国际空间站使用了一个新的单级标准。以下文字摘自NASA官网:
“这些指导原则基本上是在航天器周围画一个虚构的盒子,称为‘披萨盒’,因为它是扁平的长方形。这个盒子大约有2.5英里深,30英里宽,30英里长(4x50x50公里),中心是国际空间站。当预测表明任何被跟踪的物体将从足够近的距离上经过,并且跟踪数据的质量被认为足够准确时,休斯顿和莫斯科的任务控制中心将共同制定谨慎的行动方案。”
网页上没有“披萨盒”的插图。幸运的是,我的Go Taikonauts!同事Jacaqueline Myrrhe给了我一张清晰展示盒子的图片。这张图出自2017年出版的《国际空间站 — 新边疆前哨站的运营》(NASA-SP-2017-634,第145页)一书。然而,这个盒子的高度只有1公里,远低于官方网页文字描述的高度。考虑到这本书出版于大约5年前,我只能假设4公里是目前使用的最新标准。
NASA出版物中“比萨盒”插图 图片来源:NASA
如果乔纳森·麦克道尔的计算是正确的,那么他预测的10月事件1公里以内的位置(中国空间站避让动作前)就肯定在以往使用的“警告盒”、“机动盒”或现在使用的“披萨盒”内,却没有触发紧急通知。所以,要么是麦克道尔的计算出了问题(确实,这仍然是未经其他来源证实的唯一数据),要么就是在幕后发生了些什么。
更多疑问
还有更多问题需要回答。SpaceX是否如Bill Gerstenmaier在11月含糊其辞地说的那样,在7月和10月向美国国务院提供了具体的中国空间站接近信息?SpaceX自己对潜在碰撞的标准是什么?它和NASA定义的“披萨盒”一样吗?星链的自动规避系统是否承担了机动责任并在7月和10月的相遇中按预期工作?为什么在10月的接近中没有进行任何机动?
另一方面,自7月事件发生以来,中国有5个月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直到它向联合国提交了照会。之后他们继续保持沉默,直到媒体在12月下旬发现了这个照会的存在。中国是否在等待SpaceX的主动通知?
最大的困惑出现在双方的沟通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事件发生后,中国有关部门多次试图通过电子邮件与美方取得联系,但没有得到回复。”美国在照会中表示:“美国并不知道中国与美方任何其他实体进行过或尝试进行过任何联系。”谁没说实话?
我们将来可能会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我们已经知道一个事实:中美之间在载人航天计划中避免碰撞的沟通是完全失败的。这很不幸。造成如此糟糕的沟通、误解甚至敌意的原因之一是缺乏透明度。我们从这个案例中看得很清楚。
措施和机会
好的方面是,中美双方都表示愿意改善沟通并建立一个正式的碰撞规避机制,这是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
美国倾向于通过双边渠道进行直接沟通,以有效和及时地分享信息和协调可能的紧急反应。在给联合国的照会中,它敦促所有航天国家开展建设性工作,减少空间物体之间和载人航天活动的碰撞风险。
中国更愿意通过联合国讨论和协调和太空有关的事务,就如此次事件所展示的那样。但中国也愿意与美国就太空安全问题进行正式沟通。“中方愿与美方建立长期沟通机制。”赵立坚说。
透明度是避免太空碰撞国际合作的基础。中国经常被指责其太空计划缺乏透明度。而在此次事件中,中国发布的信息比美方更多。马斯克和美国政府机构需要提供去年7月和10月事件的更多细节,以澄清我在前面提出的问题。
2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开始每天公布中国空间站轨道的TLE数据(两行轨道参数),供全世界各方进行轨道规避分析。这可能是去年两次事件发生后采取的预防措施。无论如何,这是向建立正式的太空碰撞规避国际合作机制迈出的令人鼓舞的一步。
要建立这样一个机制,各航天国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必须就机动责任和工作程序以及警告盒(“披萨盒”或任何盒子)的大小达成共识。也许还需要一个加大的二级警告盒,用于更重、更大、因而更具能量和更危险的航天器。由于像星链这样的电推航天器在升轨和降轨过程中轨道一直在变,它们的轨道很难使用传统参数来预测。为了便于分享它们的轨道状态,还必须考虑一种描述这种轨道的新方法。
近年来,轨道碰撞的风险在不断增加,现在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敏感的国际政治话题。但星链和中国空间站险撞的事件也引起了公众关注,增加了人们对降低太空碰撞风险重要性的认知。所以,如果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它也可以变成一个机会。我相信人类有足够的智慧抓住这个机会。我们必须保持乐观。
标签 太空探索- 原标题:星链险撞中国空间站后续:疑问、措施和机会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里嘉 
-
中国探月工程总师:未来的月球科研站或有WIFI
2022-03-07 19:45 2022两会 -
蔚来换电站,电动车的“加油站”
2022-03-07 10:13 科技前沿 -
杨利伟:十年内或将实现普通人进入空间站
2022-03-07 07:57 航空航天 -
一箭七星!银河航天02批批产卫星成功发射,做什么用?
2022-03-05 15:57 航空航天 -
直击MWC2022:IPv6+已经在全球实现了100+的商用
2022-03-03 13:46 大公司 -
王贻芳:江门中微子实验明年运行,较日本和美国提前4-6年
2022-03-02 18:25 科技前沿 -
华为发布全栈数据中心、新一代智慧园区两大方案
2022-03-02 17:34 -
巴塞罗那MWC2022,“中国军团”再秀肌肉
2022-03-02 17:03 大公司 -
致敬经典重新定义主摄 努比亚发布Z40 Pro影像旗舰
2022-02-25 16:43 大公司 -
中国民航持续安全飞行时间超1亿小时
2022-02-25 15:52 航空安全 -
OPPO Find X5系列发布,搭载自研马里亚纳芯片
2022-02-25 12:23 大公司 -
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高强韧钼合金研制成功
2022-02-25 09:27 科技前沿 -
冰墩墩下班了!“冰墩墩”要上班了
2022-02-21 19:53 航空航天 -
我国首枚固液捆绑运载火箭“长六甲”亮相
2022-02-18 14:29 航空航天 -
玉兔二号发现厘米级透明玻璃球:未来理想采样目标
2022-02-18 08:30 航空航天 -
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实施
2022-02-17 20:46 -
OPPO宣布与影像传奇哈苏达成影像战略合作
2022-02-15 12:03 大公司 -
光刻机巨头称中企或侵权,公司回应
2022-02-12 18:50 -
印度禁止进口无人机,又因为中国?
2022-02-10 20:12 -
美否认星链卫星两次危及中国空间站安全,外交部回应
2022-02-10 16:08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77“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66“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40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301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