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蓝:王亚平重返太空,女性能顶的,未来可能不止半边天?
最后更新: 2021-10-17 08:36:57经过多年不懈的平权努力,性别歧视问题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较大改善。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商业航天的发展,女性参加太空飞行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1986年,克里斯塔·麦考利夫成为第一位平民宇航员(但不幸在挑战者事故中遇难)。1998年,艾琳·柯林斯成为首位航天飞机女机长。2006年,阿努什·安萨莉成为首位女性太空游客。2021年,海莉·阿西诺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残疾人,尤利娅‧佩列西利德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拍摄电影的演员。
海莉·阿西诺在太空,图片来源:Space X
截至目前(2021年10月15日),已经有来自9个国家(苏/俄、美、英、日、法、加、韩、中、意)的68位女性(149人次)进入过太空(亚轨道未计)。有四名女性在飞行事故中不幸遇难(挑战者号、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各两名),为人类航天事业献出了生命。
现在,科学界的普遍认识是,两性在太空中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并无明显差异。这是有大量飞行数据支持的科学结论。男女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也遵循了基本一致的标准。女性能顶半边天,这已经成为共识。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两性确实存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只有女性参与太空飞行,科学家才有机会去研究这种差异。这是女性参与太空飞行的一个重要理由。对于人类大规模进入太空、甚至未来的火星移民都具有重大意义。
当然,针对女性的航天医学研究眼下仍然很初步,还需要更多的女性飞行来支持这项研究。不过,有一件事情已经很清楚,那就是太空飞行对女性的周期性生理现象并无显著影响,过去人们对失重会阻碍血液流动的担忧是多余的。通过适当的措施,它不会对女性在太空工作生活产生实质性的负面影响。此外,多名女宇航员在飞行归来后都生下了健康的孩子,证明太空飞行不会影响生育。这些都为女性更多地参与太空飞行扫除了重大障碍。
王亚平的太空课堂
除了支持医学研究,女性参与太空飞行还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女性的很多生理心理特征能在太空中发挥优势,和男性航天员形成互补作用。比如女性的细心、对团队情绪和心理变化的敏感度,紧急情况时更持久的耐力等等。
·女性的亲和力和两性互相欣赏及互补,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际关系。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狭窄空间中长期生活,心理稳定非常重要,女性的参与能起到重要作用。
·女性太空飞行有更高的公众关注度。这对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吸引年轻一代投身航天事业、激励女性进入科技行业,都会产生正面的社会效应。
如果我们看得更远,着眼于让人类成为多星球文明,就必须考虑长达数年的行星际旅行。这时候,女性毫无疑问更是不可或缺的。2019年7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提出了很有意思的观点,该作者认为在人类向其他星球扩展时,女性比男性更有优势,未来火星移民的飞船甚至可能是全女性的。他的依据是:
·女性体型更小。不仅自身重量少,消耗也更少,排放的废弃物也少。研究表明,女性平均每日所需卡路里比男性少15-25%,而同样活动消耗的卡路里有时只需要男性的一半。对于火星移民这样的长途旅程来说,全女性机组的飞船可以少带可观的氧气、水、食物、衣物等各种资源,而用于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能量消耗也更少。
·女性受太空环境影响更少。太空辐射和失重环境会对人体造成各种损害,对此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对策。但近年的研究发现,最严重的问题可能是长期太空飞行对男性造成的视力损害。然而很幸运的是,女性受此影响不大,于是具备了相比男性的优势。
·女性天生具备适合长期太空飞行的性格特征。科学家对地球上长时间任务(如沙漠、极地等探险)成败的研究显示,男性通常在短期、目标导向的场合中胜出,而女性则在长期的居住环境中的表现更佳。这是因为居住环境更需要人际交流,女性的人际沟通能力一般而言强于男性,所以后者更适合长期太空飞行。
·人类繁衍的效率。如果人类要到另一颗星球上繁衍生息,但这艘飞船只有六个座位,是发射三男三女,还是六女加上一些人类活性基因物质更好?从效率来说,后者是前者的一倍。明显后者更好。这当然只是一个假设性问题,离开现实尚远。但人类要向地球外发展,可能也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毫无疑问,在未来的太空中,女性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她们所能顶的,真有可能不止半边天。今天王亚平的飞行只是中国女性走向星辰大海的开端。未来第一个全女性机组、第一位登上月球和火星的女性会是中国人吗?值得期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中国空间站-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
航天员太空过春节,三种饺子馅儿揭晓
2021-10-16 20:03 航空航天 -
杨利伟:目前正在进行载人登月的前期方案论证
2021-10-16 19:06 航空航天 -
女航天员在太空来例假咋办?外国航天员何时加入?专家解读
2021-10-16 17:18 航空航天 -
-
-
“男航天员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2021-10-16 09:38 航空航天 -
神舟十三号成功对接空间站,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
2021-10-16 07:19 航空航天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2021-10-15 21:40 航空航天 -
叶光富训练任务繁重:练到手抖拿不住筷子
2021-10-15 09:05 航空航天 -
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成功发射
2021-10-14 19:19 航空航天 -
深蓝航天完成百米级垂直起降回收试验
2021-10-14 19:14 航空航天 -
巡天空间望远镜将择机发射,与空间站共轨长期独立飞行
2021-10-14 15:53 航空航天 -
王亚平将成为中国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2021-10-14 15:39 航空航天 -
刚经历全球宕机,脸书一周内第二次崩溃
2021-10-09 09:09 大公司 -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2021-10-06 17:57 -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3人获奖
2021-10-05 17:59 -
-
“长八”总指挥:2030年前我国将发射4000颗卫星
2021-09-29 14:50 航空航天 -
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达51台
2021-09-29 10:51 能源战略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