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鸿斌:日本已婚妇女保留原姓咋就这么难?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鸿斌】
长久以来,根据日本民法相关规定,男女双方都是日本人的情况下,结婚之后必须使用同样的姓氏。这就导致绝大多数日本妇女在婚后从夫姓而无法保留娘家姓氏,这给她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带来了诸多麻烦和不便,显然不利于广大妇女在职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今年6月10日,日本经团联举行记者会,呼吁政府尽快通过修改法律,允许妇女在婚后可以保留娘家姓氏,这是首次由经团联提出这一要求。
日本不像中国,既没有类似妇联这样为广大妇女维权的社会团体,也没有主管该事务的民政部门。考虑到这一现状对日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所以经团联认为责无旁贷,出面发出了这一呼吁。
根据经团联对其会员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表明:即便允许妇女在婚后可以使用娘家姓氏,但仍有88%的妇女感到诸多不便,由此使其个人利益受到影响。例如在银行即便出示证明,仍无法用娘家姓开设账户。
在受灾之际,如女灾民在此前采用娘家姓投保,保险公司就无法确认与婚后的夫姓是同一个人。此外在换工作之际,以前用娘家姓氏取得的成果,也都不会获得认可。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当然,全职主妇在家庭生活中也会面临很多这样的麻烦,例如办理医保卡、信用卡和驾照,开设银行账户、申办护照,坐飞机和下榻酒店等。日本没有身份证,而是在几年前实施了“个人番号卡”(My number)制度。已婚妇女在办理和使用该卡时也面临诸多麻烦。
日本政府从2015年10月开始强制性地给了每个人12位数字的个人编号,并于2016年1月开始推广实行“个人番号卡”(My number)制度,类似中国的身份证。
由于日本包括新干线在内的所有火车,都采用纸质车票,而且车票也不实行实名制,所以坐火车无需出示任何身份证明。但除此以外,已婚妇女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时常受到姓氏的困扰。
职场妇女因此而产生的困扰无疑更多,包括在就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建档,财务部门建工资卡,上下班打卡,出差等众多环节,都一再面临此类困扰。这一状况对广大职场妇女全身心投入工作产生了很大困扰。
由于这些年来日本的老龄少子化进展迅猛,出现了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局面,这就需要动员广大家庭主妇重返职场。另外,由于近年来日本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在持续下降,生活的巨大压力也迫使诸多家庭主妇重新回归社会,即便是非全日制工作,这样也多少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减轻经济压力。
截至2022年,日本的家庭主妇仅为539万,20年来持续减少了350万之多,婚后重返工作岗位的妇女比全职主妇多出1倍以上。但即便如此,500多万家庭妇女仍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后备劳动力大军,必须想方设法动员她们走出家庭。
2015年时任首相安倍晋三推出“让妇女也能人生出彩”的施政目标,也正是出于这一考虑。为使更多家庭主妇重返就业岗位,就必须尽可能消除她们的后顾之忧,这是由经团联出面发出这一呼吁的根本原因。
日本现行民法第750条规定,男女双方结婚后,必须采用统一的姓氏。当然有少数案例是男方采用女方的姓氏,例如前首相田中角荣的女儿田中真纪子,婚后就保留田中这一姓氏,其丈夫则改姓田中。但这毕竟是特例,这是由当首相的父亲罩着,是难以复制的,是不可能推而广之的,正如中国的上门女婿也是少数一样。
2023年7月5日,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右二)拜会日本前外相田中真纪子及其丈夫、前防卫大臣田中直纪(左一)。使馆公参张漪波(右一)在座。
目前大约95%的日本已婚妇女都采用丈夫的姓氏。虽然很多已婚妇女在相关身份证明上都是丈夫的姓氏,但大多在姓氏后面加上注释,说明娘家姓氏,也就是在姓氏问题上采用变通的“双轨制”,这在日本被称为“选择不同姓氏”。但这一做法在护照问题上则行不通,因为护照中的芯片是没有娘家姓氏记录的,这就对大量已婚妇女申请签证出国旅游或公务产生了很大的困扰。
早在1991年,日本法务省就在法制审议会民法片会上,就“重新审视婚姻制度”问题开展了审议,同意对民法部分内容予以修改,建议采用“选择不同姓氏”。但由于在全国范围内遭遇巨大阻力,最后这一建议未能提交国会审议。
2010年日本政府再度提出了民法修正案,但依然未能提交国会审议。2011年日本首次出现集体诉讼,要求实施夫妻双姓。今年3月,5对未登记夫妇和1对办理过婚姻登记的夫妇集体向国家申请赔偿,但无一得以胜诉。
日本最高法院为此专门组成的大法庭在2015年和2021年做出的裁决居然都是:夫妇同姓制度并不违宪!并将皮球踢给国会,要求国会做出最终裁决。
根据1991年《有关家庭法制的民意调查》结果,27%的人认为应维持同姓制度,42.2%的人认为应在这一做法的基础上通过修法,允许已婚妇女保留娘家姓氏,而28.9%的人则认为双姓制度更合理。
支持夫妇双姓制度的人认为,改姓会对已婚妇女产生实际上的利益损失;而姓氏是个人认同之一,改姓有认同丧失之虞;强制改姓会导致婚姻障碍。而反对这一制度的人则认为:婚后改姓早已根植于日本社会;妇女婚后的姓氏并非个人自由层面的问题,此事涉及到社会框架层面;夫妇同姓有助于增强家庭的一体感,对孩子也有利。
日本实施夫妇同姓制度,始于明治31年即1898年通过的民法,而在此前日本普通老百姓是不允许有姓氏的。1947年施行的民法则规定:夫妻双方在结婚之际,根据双方的商定采用男方或女方的姓氏。根据厚生劳动省的“人口动态统计”,夫妻双方采用男方姓氏的比率分别为:1995年97.4%,2000年97.0%,2005年和2010年96.3%,2015年96.0%,2019年95.5%。
根据现行民法,男女双方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必须采用同一姓氏。采用不同姓氏是无法办理婚姻登记的。于是有些不同意改姓的妇女就索性不去办理婚姻登记,成为事实夫妻。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岳冠东 
-
谢锋:中美关系正处于止跌企稳的关键阶段
2024-07-24 08:02 中美关系 -
拜登露面了,“他所有精力都用在走路上”
2024-07-24 07:48 -
中方敦促美国摒弃、立即停止
2024-07-24 06:38 -
他将开启第四任期,“西方人不理解,但当地人说…”
2024-07-23 23:07 非洲之窗 -
“中国是一道光,所作努力在国际舞台上是罕见的”
2024-07-23 21:49 中国外交 -
王文涛部长会见美中贸委会董事会代表团
2024-07-23 21:23 中美关系 -
日本车企在华连续失势,新日铁顶不住了
2024-07-23 20:30 日本 -
“日官员开始担忧:若拜登走了,中俄恐将对付日本”
2024-07-23 19:45 日本 -
马朝旭会见日本外相上川阳子并举行中日战略对话
2024-07-23 17:50 中国外交 -
“最重要共识:巴勒斯坦14个派别大和解大团结”
2024-07-23 17:45 巴以恩仇录 -
李强致电祝贺冯德莱恩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
2024-07-23 17:40 中国外交 -
不只是冲绳,“35年来,驻日美军人员涉性侵案达166起”
2024-07-23 17:07 日本 -
俄副外长:俄伊将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24-07-23 16:11 俄罗斯之声 -
“怕他回归,德国已自觉上调军费、收紧对华政策”
2024-07-23 15:58 德意志 -
国情咨文谈南海,他搬出了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2024-07-23 15:54 南海局势 -
外交部:希望菲方不要试图倒退,不要节外生枝
2024-07-23 15:54 南海局势 -
“《北京宣言》为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宝贵希望”
2024-07-23 15:53 巴以恩仇录 -
王毅将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并访问老挝
2024-07-23 15:16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尹锡悦,终于抓到了 评论 287“中俄关系是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 评论 56“形势十分严峻”,洛杉矶奥运会危? 评论 155TikTok案,能指望特朗普吗? 评论 110脑机接口竞赛:又一场典型的中美模式较量 评论 2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