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对马斯克,特朗普是真急了
马斯克在政治上是素人,但足够狡猾。他没有明确针对MAGA党,而是把民主党、共和党一锅端,甚至用上很触美国人神经的“一党制”的说辞。在大量共和党支持者只是因为嫌恶民主党、大量民主党支持者只是因为嫌恶共和党的今天,马斯克这样做是聪明的,也避免MAGA党把“美国党”简单地斥之为“换皮民主党”。
真正的第三党也是符合美国政治需要的。美国的现实是相对衰落,两党的传统药方都无力把美国拉出这个现状,只有施加越来越猛的药方,当然药性和药效是相反的。民主党的药方不切实际、盲目面向未来,共和党的药方则是回到过去。
两党也都试图重塑美国的社会和文化,通过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促成经济转型。民主党主张传统自由主义的绝对权利和绝对自由,共和党主张后自由主义的政府主导、以传统为基础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同样,药性和药方是相反的,导致社会和文化政策的武器化,以及社会的进一步分裂、戾气的进一步上升。
美国需要经济回归经济、科技回归科技、文化回归文化,避开太多的将思想和政策武器化。
“美国党”可能瞄准政治光谱是“科技和知识精英-民粹中间派”的人,也就是在经济上偏中右,在社会议题上持中间或自由主义立场,在数字权利与创新方面主张突破传统思维的人。在政治理念上,可能建立两大支柱:“财政保守主义”和“激进的产业投资”,主张削减财政赤字、精简官僚体系并推行增长导向政策,同时重点投资于前沿科技领域,如电动汽车、人工智能和航天科技。
“美国党”有足够的议题可以激发公众对两党的不满。过去几十年的大选充分证明了现有政治选项让美国人很失望,不满早就普遍存在;但自下而上的草根力量缺乏组织,缺乏影响,缺乏可持续性,最终成为历史碎片。马斯克的财富、能量、个人奋斗成功历史,有可能将民间的不满凝聚成基本盘。钱不是万能的,但钱加上志同道合的野心家、活动家就不一样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也使得今日结党与历史上完全不同。
很多分析认为建制派会扼杀任何第三党的壮大。建制派肯定想,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马斯克是靠创业和创新打天下的,天生就是反建制派。他要吸引的科技创新者和知识精英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天生反建制派。创新必然反建制,精英要领导舆论和社会,也需要走在主流建制派的前面。这些人在人数上可能是少数,但是能量大,可能拉动“沉默的中间派”。
民主党极左派和共和党极右派也反建制,但他们是通过绑架建制派、在原有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极端来反建制,在中间反而留下大片空白。这正是“美国党”的生存空间。
马斯克要通过组建新党拉拢“沉默的中间派”,对两党都是很大的威胁,对特朗普和MAGA党的威胁尤其大。考虑到马斯克在2024年大选期间的擦边球,如果马斯克承诺“入党就发xx美元”,没准能拉进不少“炮灰级创始党员”,与有思想、有能量的野心家、活动家组合到一起,可以形成有效的政治力量。一旦获得一定的党员人数,注册成党,就可以参加大选。在民主党、共和党都靠数最后几票决定胜负的时候,“美国党”的搅局票数可能成为胜负关键。
特朗普和马斯克所代表的利益和立场,始终有着根本性分歧
但眼下马斯克的大刀还是砍向共和党。2025年国会中期大选前的共和党内初选是马斯克“改组”共和党的最后机会。马斯克并非完全没有机会,“美国党”可能在改组共和党失败后才会真正启动。
在上次大选中以支持削减开支当选,但转过头来就投票支持“大而美法案”的共和党议员,在政治信用上本来就软档,这是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来自民主党的攻击可以用“无聊党争”来搪塞过去,来自马斯克的攻击就不容易对付了,因为小政府、削减开支依然是共和党的主流信念。
一些共和党议员是出于政治理念而支持“大而美法案”,出尔反尔本来就是他们政治游戏规则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则是屈从于特朗普的淫威而支持,否则有可能被特朗普搅局而下次不能当选。这对议员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终结,也意味着“政治生意”的终结。
但马斯克的搅局使得共和党议员本来已经复杂的政治算盘进一步复杂化,也使得共和党党内政治进一步复杂化了。特朗普的MAGA党与共和党建制派的争斗并未结束,特朗普对共和党的控制最不需要的就是马斯克从旁挑战。
特朗普的君王瘾很大,2024年横扫共和党内反对派并赢得大选胜利极大滋长了他的赢欲和自以为是。他享受万众拥戴的感觉,更迷恋一言九鼎的权威,对他的手下乃至整个共和党,奉行“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马斯克在挑战的,恰恰是忠诚的绝对性。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为了制止马斯克,特朗普只有迫使马斯克出局。
查账没用,那顶多因为偷税逃税把马斯克关进监狱,而且大概率办不到。特朗普只有把马斯克的美国籍剥夺,那时马斯克再想干预美国政治,就是妥妥的海外黑手,剁无赦。
但马斯克富可敌国,可以把官司打到地老天荒,何况司法部本来就没有理由剥夺马斯克的美国籍。美国司法部是可以剥夺归化美国人的国籍的,但只有在战争罪、法外杀人罪、人道罪、对美国构成现实威胁并且定罪、恐怖分子的情况下才可以。马斯克明显不符合条件。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归化10年内拒绝到国会作证“涉及颠覆的活动”。马斯克在2002年就归化了,这一条也用不上。
特朗普威胁要通过DOGE整马斯克,这是嘴炮而已。DOGE只管政府部门,马斯克和他的公司在政府之外。要通过DOGE停掉马斯克旗下公司的政府合同,那不经过DOGE都能办到。但他威胁要中止对SpaceX、特斯拉的补贴,前者说到做不到,后者已经通过“大而美法案”实现了。
SpaceX不仅为NASA提供关键空间发射业务,也为美军提供关键卫星发射业务。NASA和美军根本离不开SpaceX,难怪特朗普与马斯克第一次开撕的时候,马斯克威胁要停止“龙飞船”,把NASA和美国空军惊吓得不轻。
星链也有重要的军事应用,是美国军用通信卫星不可或缺的补充,且不说乌军作战根本离不开星链。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依然是军用通信卫星的主流,但数据率和通信容量受到天然限制,上行和下行链路的本质延迟也妨碍实时应用,某种军用或者军用化的星链是美军野战通信的刚需,在可预见的将来,除了SpaceX没人能提供。
特朗普的“金穹”同样依赖于低轨道预警卫星星座,这一系统还将构成美国空军准凝视式全球预警和监视体系的核心。暂且不论SpaceX的低成本星座技术,马斯克的可回收火箭发射技术更是军用星座技术可行性的关键基础。
至于特斯拉,即使没有特朗普的神助攻,特斯拉已经遇到强劲逆风。在欧洲,对马斯克个人的嫌恶和欧洲电车选择增加是主要原因;在中国,国产电车使得特斯拉越来越有智商税的嫌疑。在美国,电车的进一步发展走入深水区,充电桩普及化放慢、燃油价格低廉、对油车的深度路径依赖都是问题,补贴撤销只是又一层压力。
特斯拉的问题在于跟不上电车技术的创新步伐。本来特斯拉是遥遥领先的,但中国电车彻底推翻了原有棋局,特斯拉突然发现自己不再领先,而且差距在拉大。规模x技术=实力,现状x更新速度=潜力。中国科技一旦发力,由赶变超,加上在激烈竞争中快速迭代,很少有对手能再次反超,在电车这里尤其如此。
马斯克不是对特斯拉的前路困难没有察觉,已经在着手向AI(包括智驾)和机器人转型。当然,这两条也是中国正在发力的赛道。
特朗普要使马斯克赔钱未必做不到,但达不到迫使马斯克闭嘴的目的。特朗普掌握国家机器,马斯克掌握富可敌国的财富和舆论机器。但特朗普滥用国家机器不仅引起反对群体的公愤,也在支持群体内引起不安。美国社会高度强调个人权利和个人财产保护,特朗普仗势欺人越甚,对他的权力基础损坏就越大,进一步强力打压也反而成了“美国党”的免费宣传,反而促使“美国党”成为两党之外的可信选择。
但他又不能坐视马斯克威胁他对共和党的绝对控制,更不能坐视“美国党”成为决定美国政治走向的胜负手。特朗普是个自负贪婪的人,他有自己的政治遗产要保护。
怎么办?没办法。他真急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美方撤销对华乙烷出口限制
2025-07-03 07:47 中美关系 -
冯德莱恩涉华最新表态
2025-07-03 07:39 -
默克尔:欧盟不应怕美国
2025-07-03 06:5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协议成了,越南加税20%
2025-07-03 06:5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2025-07-02 22:38 美国一梦 -
特朗普威胁:敢碍事,就逮捕你
2025-07-02 21:44 特朗普 -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会见王毅
2025-07-02 20:31 -
“7年前就发现问题了,一直没修”
2025-07-02 20:25 不列颠 -
要跟中国对着干?“刚果(金),别断送发展机遇”
2025-07-02 20:10 能源战略 -
“不如申请成中国一省” ,德国锂企竟如此激将欧盟
2025-07-02 19:32 能源战略 -
白宫找补:美国很强,不信去问伊朗
2025-07-02 17:53 乌克兰之殇 -
终于换了,特朗普:我很满意
2025-07-02 17:41 特朗普 -
赛博钓鱼?俄军发明新方法击落乌军无人机
2025-07-02 17:29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参观“鳄鱼恶魔岛”:拜登就想把我关在这儿,这XX养的
2025-07-02 17:1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自毁长城,中企凭高性价比一路高歌猛进”
2025-07-02 16:34 -
中方询问韩总统李在明能否出席?外交部回应
2025-07-02 16:10 抗战胜利80周年 -
美两员“大将”施压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难啃的骨头”
2025-07-02 16:0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俄罗斯向朝鲜转让攻击型无人机技术?外交部回应
2025-07-02 16:02 -
两位中国公民涉间谍罪在美被捕,外交部回应
2025-07-02 16:02 -
以驻沪总领事呼吁中方敦促伊朗收敛核计划,外交部回应
2025-07-02 15:59
相关推荐 -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评论 185“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评论 271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评论 216“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
约翰逊急着表决,民主党领袖连续讲了6小时,还没停…
-
“六代机机密会议,扎克伯格突然闯入”,白宫回应
-
8年后,默克尔吐槽特朗普:真装!
-
美军评估又变了,“不是几个月是两年”
-
“即使特朗普下台,美国政策也不会变,中日韩要合作”
-
“船到桥头自然直”,印外长回应美议员
-
俄海军副总司令阵亡
-
“在越南的中国制造商松了一口气”
-
他倒戈后就躲起来了,电话都不接,同僚评价:聪明
-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
“印军将全面排查中国产零部件”
-
美国和盟友闹掰?“本质没变,中国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声,英财相当场落泪,“哭崩”市场
-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
莫迪表态:金砖是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