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无人网约车来了,AI山洞人该迈出这一步了
最后更新: 2024-07-15 08:35:08也许有人会说少量精英“发明”了AI,他们当然能驾驭AI。问题在于大多数人是否也能驾驭AI?
我会说:能!而且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史就是很好的比照。
1946年,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被精英们发明了出来,在之后几十年的发展中,它成为了信息化、数字化最重要的载体。现在手机等移动终端正在取代传统计算机成为数据和信息的最重要平台。
1946年2月14日: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视觉中国
可以看到,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商业模式的成熟,原本在几十年前只有最尖端的精英才能够使用的计算机、手机,成为了大众最重要的生产力工具和娱乐工具之一。而且由于升级迭代,很多没有太多受教育经历的小孩反而成为了这类最新兴产品极好的使用者。这也导致了业界有数字山洞人(digital cavemen)、数字移民(digital migrants)和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的说法:
第一代使用计算机的精英们是数字山洞人。他们的技能、思维方式和使用习惯完全来自前数字时代,数字化、信息化在人生很晚时从天而降。这使得他们就像刚从山洞里走出来的原始人,一切都需要重新适应起来,一切都笨手笨脚。
那些50后的老教授、老高工可能才高八斗,见识渊博,但手机玩起来磕磕巴巴,甚至新买一个挂上数字机顶盒的大屏电视,头一次打开都有点不知所措。他们的智力和见识肯定不成问题,但他们对于超越传统认知之外的世界总是感到陌生、不自在。
第二代就是数字移民。他们较早“迁徙”到数字时代,职业技能、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在成型阶段已经受到数字时代的影响,但还是留有前数字时代的深刻烙印,也可能眷恋某种混合模式。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转型,好比移民,远道而来,最终定居下来,适应了新的环境,但他们原生文化的影响还是很深刻。
80后和部分90后可能就是数字移民一代了。在他们成长的年代并没有数字化、信息化的元素,但他们接受了数字化、信息化,拥抱了数字化、信息化,如今用得风生水起。但这是一种适应,使得他们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中依旧保留着前数字时代的“遗迹”。他们就像适应了新大陆的生活,但依然蜷缩在移民社区的移民们。
第三代是数字原住民。他们出生在数字时代,职业技能、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植根于数字时代,一切前数字时代的事物反而很陌生,甚至匪夷所思。他们不需要适应数字时代,他们唯一认知的环境就是数字时代,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溶于血液之中。
现在00后的小年轻就是数字原住民。他们生来就处在数字时代,数字化、信息化是他们认知中唯一的生态。在他们眼中,没有手机?开车没有导航?不能上网?这世界还是世界吗?
他们中有些人或许拥抱胶卷照相,拥抱黑胶唱片,甚至拥抱“火腿无线电”(ham radio,实际上是业余无线电的意思,HAM来自1908年哈佛业余无线电台的呼号,这是第一个业余无线电台),但那是怀着考古和猎奇的心态,而不是作为“正常”东西对待的。
小孩玩手机视觉中国
今天,00后的民工很可能会比50后的老教授更加娴熟地使用手机;中年大叔、大妈逮着刚上小学的小孙子帮忙搞定手机app更是常事。这就是数字山洞人和数字原住民之间的差别。
这也是原生心态、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差别,毕竟精通程序语言、数据结构和冯诺伊曼结构并不意味着自动成为数字原住民,语法和词汇大师不等于母语人士。
自然,在AI时代,一样有AI山洞人、AI移民和AI原住民的差别。我们这一代是AI山洞人,现在还在山洞口困惑地看着外面的世界,很不确定这一脚跨出去是光明大道还是无底深渊。山洞里好歹还有吃喝,外面是会被狼吃掉,被水淹死,还是迷路饿死?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外面不光有危险,更有水草丰美的应许之地,只有人们逐水而居,才能在广阔天地繁衍栖息,而那将是比山洞美好得多也广阔得多的世界。要不了多久,AI原住民会困惑地看着我们:那些没有AI的日子,你们都是怎么过来的?
AI不是祸水,但就像所有水一样,既能载舟,也能覆舟。从科技与人类互动的历史来告诉我们,科技进步之水载的舟比覆的舟更多。我们需要做的是确保自己在正确的舟上,掌握必要的操舟本事。最重要的是看清暗礁,拥抱蓝海。
AI肯定会有危害性,就像数字化、信息化也有危害性一样。网络诈骗的亏人们吃了不少,但并没有阻挡社会拥抱数字化、信息化。人们对数字化、信息化的恐惧也在减少,正是因为人们感觉这是可以驾驭的。AI也一样。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华中科技大学:研发国内首套超精密主动减振器
2024-07-13 15:43 -
复旦团队成功研发功能型光刻胶
2024-07-13 13:17 科技前沿 -
获取纳木错湖泊岩芯,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大湖钻探中突破400米
2024-07-12 19:46 -
萝卜快跑是怎么“生不逢时”的?
2024-07-12 14:41 -
中国科学家发现银河系比想象中更大!
2024-07-12 08:25 天文 -
中国成功搭建!“6G关键技术迎来新突破”
2024-07-12 07:18 科技前沿 -
我国成功搭建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试验网
2024-07-11 16:07 科技前沿 -
我国科学家实现以RNA为媒介的基因精准写入
2024-07-11 14:58 科技前沿 -
发现新物种:拟幽灵蛸!
2024-07-11 07:44 科技前沿 -
我国首次成功构建超越经典计算机的量子模拟器
2024-07-11 06:36 科技前沿 -
李菂获马塞尔·格罗斯曼奖:首位凭借中国国内学术成果获奖的科学家
2024-07-09 16:05 -
我国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海试,水深首次突破4000米
2024-07-09 12:12 -
《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伦理指引》发布
2024-07-08 17:01 -
-
从“盖房子”到“顶竹笋”:我国科学家首创晶体制备新方法
2024-07-06 22:13 -
太空归来后,正式亮相
2024-07-05 14:54 航空航天 -
李彦宏:“百模大战”是资源浪费,商业化的闭源模型才是最能打的
2024-07-04 18:27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AI发展有哪些挑战?第一条是25亿人“脱线”
2024-07-04 16:47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黄恺、郑永年等 | 万字圆桌实录:中国不能错过人工智能时代
2024-07-04 15:38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世界99%的算力用于模型训练,只有不到1%用于安全优先”
2024-07-04 12:15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33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8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5“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1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