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中国的“蛋糕”还能做大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分蛋糕还是做蛋糕的争论,每过几一段时间必然再来一次,眼下又是时候了。当前经济遇冷、就业艰难、消费降级,所有人都很焦虑,也有各种各样的建议,但似乎潜意识里又有某种共识:中国的蛋糕已经够大了,也做不大了。
在中国出口已近全球到处碾压的现在,继续依赖出口来拉动经济,确实很困难了。
在基础设施已经出现“过度建设”的现在,加上地方债务压力和房地产市场寒风,投资也有点拉不动了。
在消费降级成为关键词的现在,消费也拉不动了,以至于不断有人呼吁全民撒钱刺激消费。
但中国蛋糕还是能够做大的,也必须做大,因为这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小富即安。
单靠再分配是不可能把人均12000美元的生活水平,做到人均24000甚至36000美元生活水平的,而这只是高收入的门槛水平。公有制也不是万灵药,不管什么所有制,在市场经济和竞争环境里,都要讲效益。华为、比亚迪不是公有制,不久前被取消国家老字号资格的商家里倒是有不少公有制的国企。
当然,做大中国蛋糕不能靠赌咒发誓,需要有具体的基础和可实现的路径。
中国经济向双循环的转型是历史性的。这个双循环包含两重含义,一方面是国内和国际的双循环,另一方面是外贸对象中发达国家和全球南方的双循环。中国广泛的外贸关系是后者的基础,“一带一路”倡议是大力发展后者的可实现途径,有关论述已经很多,这里不多展开。
这里的重点是讲讲国内-国际双循环,尤其是国内部分。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唯一超级大国,这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物质基础;中国也赚到第一桶金,这是金融基础。需要的是可实现的路径,关键在于极大提高全体人民的富裕程度和消费水平。
中国的人口第一大国地位或许被印度取代了,但在很长时间,中国依然是人口最多国家之一。中国人口大大超过美欧日澳,只要中国人均GDP和生活水平达到美欧日澳的一半,就能拉动消费的巨大爆发。
问题是:这是画饼,还是愿景?
画饼是不可实现的,愿景则是可实现的。中国需要愿景,可实现性就在眼皮底下。
即使在今天,北上广深的人均GDP和生活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肯定还有上升空间。但要是全国能达到北上广深现在的水平,就需要对上升通道和贫富差距进行本质性改观。
贫富差距有很多层次和方面,但简单化地说,主要来自于城乡差别。
中国有“6亿人平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说法,尽管对于这6亿人的构成说法不一,但无可回避的事实是,中国还有很多穷人,不久前刚脱离国家标准贫困线的近1亿人应该构成这6亿人的底层,而且这些人不成比例地集中在偏远的农村。
就人力资源层面而言,40多年的改革开放最大的特点就是“农民进城”。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人口一直在增长,但农村人口在1990年前后达到顶峰,以后逐步下降,城市人口则一直快速上升,在2008-10年前后交错,从此城市人口更多。
中国城乡人口走势,农村人口为蓝色,城市人口为绿色
中国城市人口占比走势,注意,数据比国家统计局低以点,但走势还是正确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底,中国城市常住人口占比达到65%,长期趋势是城市人口占比进一步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基尼系数与城乡人口占比高度相关,也在2008-2010年期间触顶,此后持续下降。
中国基尼系数走势
中国基尼系数的走势(左)与城乡收入差别的走势是一致的,说明缩小城乡差别对分配公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按照五等分方法,城乡差别也是中国贫富差距的主要来源,农村所有组别的平均收入全线低于城市对应组——这是农民进城和中国进一步城市化的最大动力。
但城乡差别在缩小。2013-2019年农村最高收入组还低于城市中等收入组,2020年开始,农村最高收入组高于城市中等收入组了。这里一部分因素是离开家乡的农民给留下的农民创造了更大的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的空间,机械化、信息化、集约化提高了农业效率,提高了农民收入。
只是进一步的共同富裕,还是需要来自进一步的城市化。
作为比照,美国的城市人口占比(也称为城市化程度)约80%,加拿大约82%,澳大利亚约86.4%,德国约77%,日本约92%,韩国约82%,俄罗斯约75%。
美国人口城市化走势
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城市化程度很高,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地广人稀的国家。俄罗斯如今是否还算发达国家是打问号的,但俄罗斯的城市化程度也大大高于中国。
城市化对提高尽可能多的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有直接的作用。很多人都感受到,近十几年来,尽管有对上升通道和内卷的各种抱怨,实际生活和消费水平提高却很快。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夜大约为48%,如今大约65%,相当于有大约2.4亿农民进城。其结果是中国居民消费增长204%,遥遥领先于世界上所有主要经济体。
中国城市化水平与日本、韩国、欧盟、印度的比较
65%城市化相当于日本1962年、欧盟1973年、韩国1985年的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把中国的城市化程度提高到75-80%,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又是2亿人进城,将带来一系列的刚需和消费,本身就是巨大的蛋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人大代表刘庆峰:正视差距,建议国家制定《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024-03-05 21:59 观网财经-科创 -
华为与vivo、亚马逊达成专利交叉许可
2024-03-05 19:34 观网财经-科创 -
被问询4天后,这家公司“闪退”IPO
2024-03-04 18:01 观网财经-金融 -
关于芯片、AI大模型、高清显示等,两会代表委员提了哪些建议?
2024-03-04 17:04 观网财经-科创 -
微信也能加入钉钉会议了?腾讯阿里再“拆墙”
2024-03-04 16:2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上海电影发布iNEW战略,AI时代影视行业新一轮巨变开始了
2024-03-01 18:39 -
AI PC将催生“超级换机周期”?
2024-03-01 17:18 观网财经-科创 -
传言“蚂蚁集团收购方正证券” 求证:不实消息
2024-03-01 16:44 -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3日破万亿
2024-03-01 16:36 观网财经-金融 -
央行: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将提高到5000美元
2024-03-01 15:39 人民币国际化 -
俞永福即将卸任,80后年轻化团队将接棒饿了么
2024-03-01 15:2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财政部:1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575.64亿元,同比增长73.3%
2024-03-01 15:20 -
三大股指小幅上涨,沪指近一个月反弹15%
2024-03-01 12:34 观网财经-金融 -
2月制造业PMI为49.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2024-03-01 09:59 -
“靠大搞基建带动,印度上季度GDP同比增长8.4%”
2024-03-01 09:32 印度惊奇 -
今起2023年度个税汇算正式开始,需要注意什么?
2024-03-01 08:52 -
阿里云在打一场关于社会效率的价格战
2024-02-29 22:28 -
沪指重返3000点,个股涨回来了吗?
2024-02-29 22:22 观网财经-金融 -
8连板后再度澄清暂未涉及Sora,这两家公司大跌
2024-02-29 18:08 观网财经-金融 -
阿里云宣布史上最大力度降价,引发云计算价格战?
2024-02-29 17:50 观网财经-金融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政府出大糗,欧洲笑不出来” 评论 19“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评论 78“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评论 91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评论 185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评论 23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政府出大糗,欧洲笑不出来”
-
“俄罗斯是敌是友?美情报高官集体面临‘送命题’”
-
丹麦也怒了,“不可接受”
-
这幅“发福丑画”,将被换成“符合当代形象”的
-
“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
“担心特朗普不可靠,欧洲呼吁建立自己的核保护伞”
-
受特朗普重创的欧洲密集展开“对华外交攻势”,效果几何?
-
“印度打算与中国和解,向美国发出信号”
-
“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
全美哗然!绝密战争计划居然这样泄漏,特朗普都懵了
-
“美国律师党投降了”
-
欧洲三国:USAID关门前先还钱!欠1500万呢,听见吱声啊…
-
“再也不买了!要给美国人上一课”
-
土耳其“乱了”,埃尔多安喊话:像个男人一样站出来
-
“不打算去美国建厂,政策多变没优势”
-
“美国完全低估中国,以后可能只有追赶的份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