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很多世界性议题,美欧善于画饼,中国埋头揉面
使用天然气的燃气轮机发电加废热锅炉发电,不仅热效率高,还启动快,很适合作为调峰电力。中国正在从俄罗斯、中亚大量进口天然气,还从卡塔尔、澳大利亚甚至美国大量进口液化天然气,同时正在大力开发页岩气技术。但页岩气在裂解中有甲烷泄露到大气的危险,所以要有相应措施。2008年以来,大气层中甲烷含量迅速提高,主要是美国页岩气压裂大发展导致的。
天然气里还自然带有少量凝析液,主要成份是乙烷。天然气在开采出来后,先将凝析液分离出来,供石油化工使用,然后才作为燃料气使用。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乙烷裂解制乙烯工艺的能耗极大地低于石脑油裂解,这也是有利于降低碳排的。
同时,中国在无碳电力上大力作为。中国已经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发电量,3倍于加拿大和巴西,4倍于美国。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光电制造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光电装机容量,都超过欧盟加美国的总和,每年新增装机容量也至少3倍于任何其他国家。利用率方面也大有改善。中国还在大力发展核电,核电发电量已经与法国相当,但还只有美国的一半。未来还要发展海上风电、海上光电、波浪发电、潮汐发电、低水头水电等。
中国的光电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图源:BBC)
中国风电弃风率在近年迅速下降(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风速高且相对稳定的海上风电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美国则不同,天然气发电已经是大头,占40.3%,煤电只有19.3%。从发电这里,减碳的空间已经很小,而从天然气转向无碳则是很长的路。
美国发电的能源来源:灰色:天然气;橙色:核电;黑色:煤电;绿色:风电;浅蓝:水电;黄色:光电;绛红:生物质;红色:石油;紫色:地热;白色:其他(图源:维基)
美国能源(包括发电、交通、农业等)来源(图源:BBC)
更大的问题在于,美国的碳排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汽车,这是从石油占能源结构的比重反映出来的。中国也有很大的汽车碳排,但中国是世界上推动汽车全电化最有力的,中国汽车的全电化肯定比美国更早实现,在更大范围实现。美国则大概率成为世界上最迟实现汽车全电化的主要国家,因为美国的汽车工业、汽车服务业(包括修理店、加油站)已经高度完备,石油资源丰富(阿拉斯加、页岩和加拿大油砂的等效石油储藏量比中东还大),内燃机汽车文化至少与枪文化一样深入人心,难以割舍。另一方面,电网高度老化,无碳电力任重道远。一进一出,美国汽车全电化的路途要艰难得多,减碳的路也要艰难得多。
总的来说,直接事关眼前生死的新冠疫苗尚且在美国受到广泛抵触,更难看得见摸得着但可能极大改变就业和生活方式的气候变化议题,推动起来更要困难得多。
美国要达到减碳目标,需要:
1. 克服党派恶斗
2. 全面改善电网
3. 全面改造汽车服务业
这里面哪一项都不大可能是2030年前能解决的。克林顿在1998年签署京都协议,小布什在2001年退出;奥巴马在2016年签署巴黎协议,特朗普在2020年退出。拜登一上台,美国就回到巴黎协议,下一任共和党总统(不管是2024年还是2028年)是否会再次退出,只能说可能性至少有50%。这将进一步推迟美国碳中和的实现。
美国在2007年前后已经碳达峰了,但近年来减碳放慢了(图源:气候与能源研究中心Center for Climate and Energy Solutions)
美国实际上在2007年前后已经碳达峰了,但很可能到2030年并不能达到碳减半,2050年更是达不到碳中和,因为容易做的已经做完了,剩下的都是艰难的。过去几十年里,除了军备竞赛,美国就没有做成过多少艰难的事。
拜登的支持率(黄线)不断下降,反对率(红线)不断上升(图源:BBC)
拜登上台后,支持者的期望很高,但拜登再现了一把为什么两党建制派都被美国选民抛弃:党争内行,实干外行。在民主党拥有众院多数和参院“技术多数”的现在,拜登依然一事无成,2022年中期选举共和党翻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拜登还没有站起来就跛足的可能性见长。
欧洲好一点,但欧洲汽车的全电化起步比美国还晚。欧洲在进一步减碳方面也有一样的问题:容易做的已经做完了,剩下的都是艰难的。德国也是煤电大户,正在大力增加天然气发电的比重,但需要首先补上去核电化后的漏洞。欧洲在环保方面更激进,但政治上更加散装,执行力比美国还弱。欧洲是否能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也是有疑问的。
格拉斯哥COP26还要在2030年前停止砍伐森林,但美国人用木头造房子就像中国人吃米饭一样天经地义,神圣不可侵犯。下到贫民区,上到比华利山,罕有例外。这是比汽车全电化还要艰难的转型。
(未完待续)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美联储副主席:如通胀持续将意味着政策错误
2021-11-09 07:37 美国经济 -
韩外交部:已与中方签署车用尿素进口合同
2021-11-09 07:16 三八线之南 -
日本男子新干线上纵火未遂,称要模仿“小丑案”
2021-11-08 22:16 日本 -
不满中国进口新规太严,美英等7国被曝曾企图联合施压
2021-11-08 22:09 中国经济 -
新加坡将处决海洛因走私犯,人权组织求情:他是“智障”
2021-11-08 21:38 禁毒战争 -
伊拉克总理遇袭,中方:关键时刻,望伊各派加强团结
2021-11-08 21:37 伊拉克局势 -
日本新“人权事务特别顾问”曾妄议新疆政策,外交部回应
2021-11-08 21:00 中日关系 -
“提人阵”步步逼近,埃塞民众告诫美国:别把我们当阿富汗
2021-11-08 20:57 非洲之窗 -
外交部回应“旱地行舟”模拟航母靶标
2021-11-08 20:50 -
日媒反思:我们的“智慧大脑”,为何流向中国?
2021-11-08 20:45 日本 -
立陶宛媒体猜想:他来没,莫非…?
2021-11-08 18:58 台湾 -
普京与美中情局局长通电话
2021-11-08 18:45 凉战 -
美国想重开驻耶路撒冷领事馆,以总理:没门
2021-11-08 18:08 巴以恩仇录 -
26州起诉疫苗强制令,白宫:对法院有信心
2021-11-08 17:52 美国政治 -
全球确诊破2.5亿例:55国感染率仍在上升,欧洲新增最多
2021-11-08 17: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日本这一针对中国的新官职,由前防相中谷元出任
2021-11-08 17:22 日本 -
为了他俩,21名科学家和巴西总统杠上了...
2021-11-08 16:52 -
新西兰安乐死正式合法化,几家欢喜几家愁
2021-11-08 16:12 -
美SpaceX龙飞船厕所漏水,4名宇航员穿“尿布”返航
2021-11-08 16:09 -
日本:朝鲜战争终战宣言“为时尚早”
2021-11-08 16:03
相关推荐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198“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59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19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4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38最新闻 Hot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
18名议员跑票,默茨意外未能当选德国总理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