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中国知识产权问题”,并不是问题
关键字: 中美知识产权交锋“盗窃知识产权”那么容易吗?
美国对中国利用网络入侵盗窃知识产权大加指责,但除非有非法入侵、恶意盗窃数据的证据,这些指责没有意义。在网上能通过公开搜索得到的任何非版权、专利信息都属于公开知识(public domain),谈不上盗窃。否则谷歌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盗窃教唆犯和同谋的平方了。
事实上,即使有新技术的说明和数据放在面前,解读和实施也是要有点本事的,通常只有起点相当至少接近的对手才能做到,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读过别人写的程序的人对此都有体会了,常会有“还不如我从头开始”的愤慨。所谓点破一层纸,那是因为已经站在窗前了,否则这层纸想点都点不到,勉强点破了也看不见窗外。
这样的问题在美国公司或者与其他西方国家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但大体上是对称的“公平往来”,但语言壁垒的存在和技术的单向流动使得中国的情况不一样。
美国经常指责中国恶意利用美国的开放度和透明度,刺探美国的知识产权。这是既不公正又有道理的,因为中国人英文流利的远远美国人中文流利的。大量有用的经济和技术信息以英文存在,中国人把英文作为谋生工具之一,不仅获取英文信息,还试图理解英文中代表的思维方式,日常的友情交流反而是次要目的。美国人对经济和技术信息以英文存在看作天经地义,学中文则以日常的友情交流为主,离深入理解技术经济信息和思维方式还差得远。这形成了单向透明。
不管是爱侣还是怨偶,单向透明都是令人恼火的。在恋爱中,还可以盲目信赖;但到了怨愤时,这时连发泄都不知道往哪里下手。好像一个好唠叨的人碰上一个只会手语的人,自以为是地说了半天,发现对方步步紧逼,怒而指责对方心存阴险,殊不知对方也是心里苦啊,打了半天手语,你不看啊。
毋庸讳言,美国和西方在整体技术水平上依然高于中国,技术流动大体是单向流向中国的。中国各行各业口无遮拦的人和事其实很多,泄密程度令人乍舌,但体制化、规范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足。这些都加剧了西方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指责。这些还是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合法或者不违法层面。
所谓中国在军方组织下进行大规模工业间谍的说法是不靠谱的。各国军方都有情报任务,不试图刺探潜在对手的军事实力和意义,那才叫失职。但军方刺探一般工业机密,用于工业发展,那是把苏联时代刺探西方军事工业机密的做法安到中国的一般工业头上了。
军方有大规模、有组织的情报收集能力,但军人不懂一般工业技术,想刺探都不知道从何下手,真的打开资料库大门都不知道如何选择,有过时的,有夹生饭放弃的,更有巨量官样文章屁用没有的,一锅端统统打包弄回来是不可能的,选择的话,没有相关的工业经验是不可能识别的。
大公司的文件信息浩如烟海,除非直接经手人,自己人找点有用的东西还一筹莫展,竟然外人有本事摸进来专挑精华,而且完整地打包提取,这些外人绝对应该高价请进来,发动一场公司文档管理的革命。
美国动辄指责中国留学生是“工业间谍”,其实他们也不过就是数学学得好点,远没有那么神通广大
军事间谍刺探军事秘密的情况不一样,他们大多是军官出身,本来就是专家,有能力识别信息的价值和时效。
至于公司之间的工业间谍活动,这是各国所有有点追求的公司都在做的事情。绝大多数是根据公开情报(专利、学术交流、会议论文、专业媒体、业界八卦等)和半公开情报(产品和技术的展销、跳槽、业界人士的私下接触),一般不涉及任何非法行为。这是“公平的游戏”(Fair Game),属于合理、不非法、正常的范围,只是这不如指控军方刺激,连指责都说不响。
公司对于公开信息的审查特别严格,所以工业界的科研论文经常语焉不详,流程用最概略的一般描述,数据则隐瞒绝对数值,用百分比或者标称值代替。但半公开场合就较难控制。
跳槽人员与前雇主有保密协议。直接带走公司机密文件和数据是犯法的,但留在头脑里的知识和技能是灰色领域。一般界限为“可以从公开知识合理推断”的,就属于个人所有的经验与知识,可以带到任意新岗位;只可能从前公司的工作经历中获得的,就属于公司机密,被发现泄露是可以治罪的。当然,这里面的灰色空间很大,碰到具体问题的时候,界定很不容易。所以有些公司的雇佣协议里规定,跳槽在若干年内不得直接进入竞争对手公司的相关职位,否则属于违反雇佣协议,可以法律追责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observersnews.com/ChenFeng3/2018_05_31_458482_4.shtml
- 责任编辑:于宝辰
- 最后更新: 2018-05-31 11:44:30
-
“整个产业是中间强两端弱,核心技术被日企垄断”
2018-05-31 10:43 科技前沿 -
袁隆平团队迪拜沙漠种“海水稻” 最高亩产超500公斤
2018-05-30 22:57 -
京东8月要推无人餐厅,盒马高层称其抄袭概念
2018-05-30 19:45 -
银隆为何载不动“董小姐”造车梦?媒体称多地园区现反常
2018-05-30 13:20 科技前沿 -
美媒:中国学生赴美学高科技,怕要一年一签了
2018-05-30 09:00 留学潮 -
曾遭美国封杀,如今中国空间站广邀各国参与
2018-05-29 14:03 航空航天 -
小米时尚低价手机征服中印 在欧洲能成功吗?
2018-05-29 13:15 IT新浪潮 -
受深圳刺激,默克尔一回国即召开AI峰会
2018-05-29 11:32 人工智能 -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2018-05-28 19:49 观察者头条 -
中科院院士:60万元“土豪保鲜针”扎出无知和愚昧
2018-05-28 09:42 科技前沿 -
液压工业的“心脏” 中国只能“神似”不能“形似”
2018-05-28 08:20 -
北斗导航增强卫星投入商业化运行 可以实现厘米级定位
2018-05-26 19:36 科技前沿 -
这家深圳公司福利让默克尔连问:真的?
2018-05-26 08:57 -
又一架ARJ21完成首次生产试飞,已有5架交付使用
2018-05-25 09:24 中国大飞机 -
“没有好钢,永远造不出高端轴承”
2018-05-25 07:37 科技前沿 -
联想研发费用持续三年走低:不足华为十分之一
2018-05-24 19:52 富豪榜 -
为高铁钢轨“整容”,国产铣刀难堪重任
2018-05-24 07:24 科技前沿 -
我国新型磁浮列车试验成功 时速超160公里
2018-05-23 21:26 超级工程 -
核电站“神经中枢”实现中国造,不再受制于人
2018-05-23 09:23 中国精造 -
起落架卡住国产大飞机的脖子?
2018-05-23 08:22 中国大飞机
相关推荐 -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评论 51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评论 128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 评论 155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评论 1361印度老想着分裂巴基斯坦,就不怕自己分裂成7个国家吗?评论 164 赞 592南航机长行凶自杀,庆幸的我们该如何评价他?评论 155 赞 123刚火没两天,小米YU7就因为“偷工减料”被锤了?评论 146 赞 84印籍生来华学的是医学,一些什么也不知道的人搁这胡编乱造呢评论 134 赞 65俄乌战争落幕前对中国未来的思考评论 82 赞 826突发!巴基斯坦官方否认“即将引进歼-35隐形战斗机”评论 70 赞 57问个事,30层的28层住宅可以考虑不?评论 65 赞 28精神小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评论 52 赞 79凭什么每次都让香港群众先看航母?香港:世界各国的航母我都见过!评论 50 赞 11最新闻 Hot
-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踪”,特朗普“震惊”,地方官却…
-
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
特朗普:这方面,普京很“专业”
-
特朗普玩爽了,美国人傻眼了…
-
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体爆料:马斯克吸毒”
-
哈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苏: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
“家庭主义者”卢特尼克,把欧盟鸽了
-
通话通了个寂寞?特朗普不满,克宫回应
-
“盯上”西非矿产,特朗普将会晤非洲五国
-
英前防相挑衅:台湾问题上,西方对中国简直怂包…
-
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
-
“特朗普要想访华,先把台湾问题说清楚”
-
“对以色列感到愤怒和警惕,沙特将与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