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盛发展再答深交所:不存在集中计提减值情形
(文/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作为房地产行业目前唯一一家通过跨界新能源成功保壳的企业,荣盛发展的转型路似乎并不通顺。
8月10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配套募集资金的关联交易尚未完成,荣盛发展又不得不对3个月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中,尚待确认和补充的“是否存在报告期内集中计提减值情形”“上百亿元现金往来款项”等问题进行回复。
计提减值系投资公司破产
根据荣盛发展年报数据,2022年企业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增加,2021年、2022年分别计提坏账损失8.1亿元、39.52亿元。其中,对应收账款计提减值1.29亿元,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减值30.46亿元,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8.42亿元。
对于前后两年减值损失差距过大的情况,尤其是突如其来的金融资产8.42亿元减值,深交所要求其说明原因,以及是否存在报告期内(2022年)集中减值的情形。
荣盛发展在回复表示,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对应的金融资产为对合伙企业的投资款,截至2022年年末账面余额8.42亿元。
根据会计政策,此类金融资产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动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由于被投资公司破产,荣盛发展在2022年当年对此部分金融资产全额计提信用减值损失8.42亿元。其中,主要是对项目公司G的投资,计提信用减值损失7.93亿元,占比94.18%。
2022年,荣盛发展根据法院裁定初步核查项目公司G资产3.59亿元,负债24.1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73%,根据破产法规定,荣盛发展作为普通债权人,清偿顺序靠后,结合被投资公司的资产状况,投资款收回的可能性极低,因此报告期对该项金融资产计提了减值7.93亿元。
基于上述情况,企业表示,不存在报告期内集中计提减值的情形。
此外,针对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比大幅减少的情况,荣盛发展表示主要是由于行业整体下行等原因,公司预售项目较同期减少,同时达到申请拨付监管资金的项目减少所致。
根据披露数据,报告期内荣盛发展现金流量表中“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减少79.72亿,主要为收到往来款减少64.60亿,下降49.55%;“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减少83.77亿,主要为支付往来款减少70.49亿,下降46.27%。
对比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情况,较上年下降56.79%。
此次回复中,荣盛发展罗列了报告期内往来款项情况,并表示其款项性质为监管资金、土地补偿款等款项,交易对方为地方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相关的政府部门或平台、地方住建局及财政局等,与该公司、公司董监高、控股股东不存在关联关系,不构成财务资助或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不涉及履行审议程序和披露义务事项。
跨界转型仍困难重重
值得一提的是,回复深交所问询的同一时间,荣盛发展还披露了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配套募集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进展公告,称该公司仍在积极推进收购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38%股权交易的相关各项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
要知道,在行业看来,能否顺利完成这笔关联交易,对于荣盛发展是否可以“保壳”至关重要。
6月9日,面对蓝光发展、泰禾集团、宋都股份、嘉凯城等多个A股上市房企接连触发股价低于1亿元退市机制的不利局面,荣盛发展终于祭出“大招”:控股股东注资转型新能源。
受此消息跌价政策端积极影响,刚刚经历了两个跌停板,股价仅剩1.17元的荣盛发展应声上涨,一路回升,2个月内共取得15个涨停板,至8月4日高点已达到3.13元/股,涨幅高达167%。
据观察者网了解,荣盛发展的新能源业务早在2018年就已布局,当时大股东荣盛控股通过收购、增资扩股的形式持有中信国安盟固利51.16%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随后中信国安盟固利更名荣盛盟固利。
如今,荣盛盟固利为专业锂离子电池电芯及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电芯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也就是说,在地产行业整体悲观的大环境下,荣盛发展大股东仍愿意增资注入自身筹备多年、原本打算用于另起炉灶的优质资产用以保壳,这也是资本市场反响强烈的主要因素。
荣盛发展在公告中也坦言,由于经济环境及行业形势的双重影响,主营业务面临业绩下滑的经营压力。面对危机,公司主动谋求新发展,注入优质资产实施战略转型升级。
不过即便如此,也并非意味着荣盛发展已经转危为安。
在行业人士看来,之所以众多上市房企面对退市机制甘愿“躺平”,正是由于地产企业资金密集和高杠杆特性,动辄上千亿元,一旦陷入现金流困局,等同于“无底洞”。
而根据财报,荣盛发展2023年一季度末有息负债规模达到421.55亿元,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81.4%,净负债率135.54%,现金短债比仅0.31,三项核心指标全部踩线,且均位于劣于行业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作为“救命稻草”的荣盛盟固利注册资本仅4.85亿元,且仍有部分股东尚未实缴。
根据交易预案披露,盟固利近两年毛利率分别为-25.90%、-14.83%,净利润分别为-5.01亿元、-4.94亿元,业绩持续为负。
截至2022年末,企业总资产37.86亿元,净资产14.75亿元,货币资金仅4292万元。
因此,亦有分析人士认为,荣盛此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债务困局,仅仅是为上市公司争取了些许辗转腾挪的机会,能否成功渡过难关并顺利完成转型,关键性因素仍在于接下来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快速好转。
标签 荣盛发展- 责任编辑: 张志峰
-
消费日报|传Coach与MK将合并、山西醋业品牌集体回应“勾兑食醋”
2023-08-10 17:41 观网财经-消费 -
滨江集团:做胡家坪村帮扶路上的同行者
2023-08-10 17:38 -
洪灏:政策陆续在出台,我们不应该太悲观
2023-08-09 17:27 观网财经-房产 -
金地郝一斌:地产行业萎缩背景下,代建出现逆市发展
2023-08-09 17:27 观网财经-房产 -
消费日报|张亮麻辣烫“假羊肉”甩锅加盟商、太平鸟资本回报率下滑
2023-08-09 17:27 观网财经-消费 -
朱荣斌:房地产会进入一个理性、正常的发展阶段
2023-08-09 14:54 观网财经-房产 -
丁险峰:暂时放弃成为“互联网”,物业要首先成为“蜘蛛网”
2023-08-09 14:54 观网财经-房产 -
招商蛇口罗锋:让产业运营商回归到产业本质
2023-08-08 18:10 观网财经-房产 -
保利陈刚:关于房地产行业未来机会的四点思考
2023-08-08 18:04 观网财经-房产 -
刘爱明:产业园运营赚的是小钱、慢钱
2023-08-08 18:03 观网财经-房产 -
消费日报|库迪咖啡海外首店于韩国首尔开业、Le Labo为上海定制专属味道
2023-08-08 17:38 观网财经-消费 -
陈淮:房地产行业任重道远且光辉灿烂
2023-08-08 17:38 观网财经-房产 -
万达刘海波被警方带走系涉及内部贪腐,且数额巨大
2023-08-08 17:37 观网财经-房产 -
陈启宗:地产必须回归理性,市场愈发趋向“薄利多销”
2023-08-08 16:32 观网财经-房产 -
樊纲:房地产市场结构或将继续两极分化
2023-08-08 16:30 观网财经-房产 -
碧桂园两笔共10亿美元债票息未付
2023-08-08 14:57 观网财经-房产 -
消费日报|盒马将推出约百款迪士尼授权商品、传开云集团收购珠宝品牌Vhernier
2023-08-07 16:14 观网财经-消费 -
政策驱动下,白酒行业或率先复苏
2023-08-04 19:50 观网财经-消费 -
四部门解读政策“组合拳”,或将加速房地产细则落地
2023-08-04 19:41 观网财经-房产 -
消费日报|开云集团称暂时没有计划收购Balmain、Versace开始在抖音卖货
2023-08-04 18:02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评论 60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评论 126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评论 260HDMI收税20年,移动“超高清时代”能否有中国标准? 评论 164美企急电:快取消越南、印尼订单,转回中国 评论 139最新闻 Hot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
美军高官急眼:中国在拉美居然整了10个,没人管…
-
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
-
湖南怀化舞水河近期出现大量死鱼,当地回应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白宫急了:这是政治决定
-
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
美国开始筹备阅兵了:预算3.24亿,6600名士兵参加
-
孙杨、潘展乐将同台竞技争冠
-
英伟达:下季度,给中国最新特供版
-
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
特朗普:想访问中国
-
中国减持189亿美元,英国成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
-
美国闻着“中国味”就来了,哥伦比亚“不以为意”
-
重庆一公安分局局长被查
-
南非新动作,台当局有点慌
-
拉夫罗夫:西方离间中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