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台董事长:茅台酒供不应求会是常态,赤水河不可复制
最后更新: 2019-10-27 22:33:36澎湃新闻10月27日消息,10月25日,在茅台集团举办的一场媒体活动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回应了外界对于茅台酒市场供应、“千亿之后,茅台的方向是什么”等关切。
李保芳直言,茅台酒产能没办法满足市场需求,“以市场供不应求的这个问题,日后会是一个常态。”
关于千亿之后,茅台往哪里去的问题,李保芳表示,今年即使实现了1000亿,茅台也不会按部就班地干,“我们会避免出现大的风险和决策失误,会认真地、理性地去考虑这些问题。”
“茅台酒基酒将在2025年实现满负荷的生产产能全释放”
“茅台酒产能是不是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答案是不能,没办法满足。”在谈到茅台酒市场供给时,李保芳如是直言。
他解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允许茅台无限地扩张。根据茅台的大气环境,赤水河的水质、流量和厂区现在的面积,核心区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约15平方公里,原则上不会超过这个范围。所以茅台现在产能扩展到5.6万吨,是经过了科学论证,多种因素综合评分之后,得出的结论。”
据茅台集团官网披露,李保芳在10月25日的媒体活动上说,茅台酒基酒将在2025年实现满负荷的生产产能全释放,茅台酒基酒达到56000吨,其中能达到茅台酒的基酒理化指标,能够投放市场的大概有45000吨。
“45000吨是什么概念?就是9000万瓶酒。我多次讲过这个观点:中国现在是14亿人口,明年基本实现小康,能喝得起茅台酒的人会越发增多。我就在想,9000万瓶和14亿人的关系。实际上,中国人就大年三十那一顿饭,就那么一瓶酒摆在那儿,要喝不是一夜之间就喝完了吗?”
“茅台酒的产能是一个不变的数,而消费却以几何级数地在增长,所以市场供不应求的这个问题,日后会是一个常态。”李保芳认为,既然供不应求形成常态化,茅台更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做好品质,坚守工艺,坚守品质,确保茅台酒的质量不变味;二是做好服务,今后的服务随着物流的畅通会越来越好。
同时,李保芳也表示,未来会尽量在现有基础上,把酱香系列酒的规模再扩大一些,让更多的人都能喝上更好的酱香酒。“但是酱香系列酒的产能也不是可以无限制地扩大的。”
李保芳说,茅台现在是一个百年老店,我们希望把他做成中国的一个千年老店,让人们世世代代都能喝到好的茅台酒。
“如果五粮液真的实现了1000亿,茅台一定率先给他们发个祝贺信”
市值过10000亿元、股价超1000元、收入上1000亿元,这是茅台年初提出的三个“小目标”。如今,三个“小目标”,前面两个已经实现,“千亿”茅台也近在咫尺。
“对茅台而言,这意味着我们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李保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国的白酒企业目前还没有一个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所以不管是谁,中国的白酒产业有企业能实现1000亿,对整个白酒产业来说都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茅台和五粮液有一个“千亿之约”——今年年初,李保芳率队到五粮液,和五粮液董事长李曙光约定,携手在2019年共同破千亿、共创中国白酒新时代。
“到元旦的时候,如果五粮液真的实现了1000亿,茅台一定率先给他们发个祝贺信。”李保芳说,如果茅台和五粮液都能实现1000亿,那就说明中国白酒行业最近几年的发展是健康有序的,这不仅是行业和企业努力的结果,更得益于国家的政策和宏观环境的拉动,带来了企业的飞速发展,所以茅台也在受益。
关于所谓茅台业绩放缓的问题,李保芳回应称:茅台增速并不慢,千亿茅台一点都不悬,一定会实现。
“我认为第一到第三季度,茅台的整个数据和报表是正常的,是健康有序发展的,实现了我们的预期。一个企业每个季度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千亿目标实现之后,茅台怎么走?李保芳用“健康、稳定、可持续”作答。他表示,茅台在发展战略问题上,不会过多的考虑其他的航道,还是会突出茅台的主业,立足于在酒这个领域做得更好。“做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一定能做得很好。”
“总的来讲,今年即使实现了1000亿,茅台也不会按部就班地干,我们还是要加快发展茅台,但是加快发展不等于盲目发展,我们会避免出现大的风险和决策失误,会认真地、理性地去考虑这些问题。”
贵州提“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茅台怎么看
至于贵州提出的“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的概念,李保芳认为是客观存在的,茅台也赞同这种提法,“赤水河流域的酱香白酒,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并且还会继续扩大,而且贵州大的酱酒企业,都在距离茅台50公里到100公里的范围。”
“我大概算了一下,这个区域已经具备超过20万吨的酱香酒的生产能力,两年之后将会超过30万吨。”在李保芳看来,一个产业在区域内形成了聚集效应,成为支柱产业,并且在中国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就应该去研究产区的带动性,关注它如何健康、持续、有序发展。
如何把赤水河流域打造成为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将其打造成为贵州白酒的标志性品牌?李保芳在会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不能偷工减料。“在茅台酒的生产里面,用的高粱是不是当地的,都是严格要求的,任何外地高粱都不能生产茅台酒。”李保芳以茅台酒的生产为例,告诫贵州酒企要想酿出好的酱香白酒,一定要用真正的当地红高粱,并且坚守传统工艺,坚持规范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的酱酒,才能成为代表贵州的标志性品牌。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的虚伪。”
其次,要打好生态牌。良好的生态,对白酒产业尤为重要,酒企必须重视环保问题,要综合施策、综合规划。
第三,要抱团发展。中国的白酒产业,大中小企业并存,在这种情况下,贵州白酒要抱团,大的帮小的,好的帮差的,实现共同发展。
第四,政府要加强指导和协调。“茅台只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更多还得靠政府指导、协调。比方说生态立法,对赤水河流域实施最严厉的保护,以及建立匹配酱香酒产能规模的原料集群等。”
第五,发展规模要适度。“因为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不是一个无限的空间,所以现在提出的核心区的发展规模上面,还需要我们理性的去认识。”
在李保芳看来,酱酒的核心产区也好,生产区域也罢,地域特征非常明显,不可以复制,离开了赤水河,就酿造不出正宗的酱香酒。
标签 茅台- 原标题:茅台集团董事长:茅台酒供不应求会是常态,赤水河不可复制
- 责任编辑: 吕栋 
-
红杉教父与世长辞:慧眼相中思科 差点错过苹果
2019-10-27 14:57 产业万象 -
给政治局讲解的陈纯院士:掌舵区块链公司,有两家上市股东
2019-10-26 18:37 -
新疆首个京东农场落户兵团
2019-10-25 22:07 大公司 -
中船工业集团与中船重工集团实施联合重组
2019-10-25 18:29 -
魅族向德国莱茵TÜV致歉:未特别说明该认证为屏幕认证
2019-10-25 17:08 手机 -
微博或将于四季度推出绿洲正式版本
2019-10-25 16:34 TMT观察 -
三大运营商10月31日发布5G套餐,11月1日正式启用
2019-10-25 16:04 -
CFO余正钧11月离职?百度坚决否认
2019-10-25 14:21 大公司 -
“程序员节”这天,Keep裁程序员了
2019-10-25 12:37 大公司 -
绿地前三季净利润超去年全年,资产负债率88%
2019-10-25 11:46 产业万象 -
茅台董事长:今年将实现千亿目标,明年干好三件大事
2019-10-25 10:37 消费 -
中国平安高层“大换血”,新领导班子集体亮相
2019-10-25 09:45 TMT观察 -
京沪高铁IPO获证监会受理 曾年赚百亿
2019-10-25 09:41 高铁世纪 -
任正非:感谢特朗普,他一吓唬大家,都努力工作了
2019-10-25 09:03 华为 -
万科前三季营收超2200亿,净利逾180亿增三成
2019-10-25 08:22 中国房市 -
科大讯飞胡郁:3季度利润提高,美实体清单近期内无太大影响
2019-10-24 19:09 商业 -
喝了杯水,手机密码就被破解?
2019-10-24 18:32 -
科大讯飞: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1%
2019-10-24 17:21 大公司 -
诺基亚三季度净利润8700万欧实现扭亏,但股价大跌……
2019-10-24 16:43 大公司 -
集成电路业务持续增长,紫光国微Q3扣非净利增长225%
2019-10-24 15:28 TMT观察
相关推荐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评论 114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评论 111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评论 403“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