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台囤什么?
关键字: 茅台酒产能消费
近二十年来,茅台酒扩产能从未停止。不仅为产能更多的产品,也为了把能圈占的地盘都占了。正宗茅台酒的生产非常“挑地主”,只有美酒河谷的一小段。茅台镇为了给酒厂腾地方大搞外迁,目前镇上只剩1万多居民。茅台酒厂扩大的不仅是产能,更是在“宇宙中心”囤地。
2017年末,笔者到茅台酒厂考察,眼见这段河谷已被“填满”,“友商”想在山坡上找块儿可以“眺望”河谷的地方都不容易。
人才固然宝贵,但还是可以培养的,遵义茅台镇赤水河谷这段宝地却是天赐。即便不出遵义,即便由茅台厂长亲率团队,即便花费十年攻关,即便总理、副总理亲自关怀……离开这块宝地就酿不出真正的茅台。圈占了这块核心资源,茅台基本上没有竞争对手。
“十二五”期间,茅台酒及系列酒基酒产量从2011年的4万吨,增至2016年的6万吨(其中茅台酒基酒为3.93万吨),差不多每年递增4000吨。目前在建的“十三五技改工程”计划投资35.6亿。
当前茅台酒加班加点超负荷生产,系列酒却在“去库存”,说明前些年的规划出现偏差:低估了国人对高端酒的消费能力,认为公款消费被抑制后廉价的“茅台系列酒”会成为主流。
尽管如此,宝贵的地盘占住了,时机成熟时把系列酒产能“移植”到茅台酒应该不是难事。
“大众奢侈品”
计划经济年代,茅台酒的身份是“国酒”,平头百姓很难拿到。那时茅台价格不算太高,但却是“含权”的。
2008年以来,茅台酒逐步市场化,售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品牌价值,公司毛利润率跃升到95%一线。
2018年,茅台酒销售收入为655亿元,销售成本仅41亿,毛利润614亿元,毛利润率93.7%。
茅台酒毛利润率稳定在95%一线,而茅台系列酒则大起大落。2015年毛利润率“只有”53%(不知有多少工厂梦寐以求),2018年一路飙升至71%,全年毛利润达57亿。还是那句话:茅台火则茅台系列酒旺,两者不是“跷跷板”关系。
茅台酒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及动力四个部分。2012~2018年,直接材料占比在58%~66%之间波动,直接人工占比则由22%增至29%。
2017年末,笔者赴遵义调研茅台时了解到,酒厂向地方政府承诺不裁人、不降薪,换言之就是不用机器替代人力。当然,尽可能采用人工酿造对酒的口味也有一定保障作用。
手工制造是奢侈品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用机器大规模生产的,很难成为奢侈品。
毛利润率高于90%是奢侈品的第二个指标。普通商品的价格随供求关系围绕成本上下浮动。成本10元的商品零售价20元,生产厂商趋之若鹜、市场价格必然回落,甚至跌破成本价。
而成本不到100元的茅台酒(53度飞天),出厂价近1000元,市场上按1499元“厂家指导价”一瓶难求。
“让工薪族喝得起”是茅台管理层多次高调宣扬的“政治正确”的口号,副作用是茅台酒每次涨价都要冒“政治风险”。
回过头来看,工薪族喝得起让茅台成为全球群众基础最广泛的奢侈品。工薪族攒一辈子钱也不够买法拉利,但每年喝几瓶茅台还是可以的。
决定奢侈品公司市值的根本因素是“群众基础”。
奢侈品厂商梦寐以求的境界是被许多人喜爱,拥趸们一旦具备财力会重复购买。一些大牌奢侈品花费无数心血和金钱取得的效果或许不及茅台。劳力士比茅台贵得多,但茅台一年的净利润356亿,劳力士一年销售额折人民币不到60亿。
2012年“八项规定”实施后,茅台等名酒的销量一度暴跌,短视者认为“茅台完蛋了”。长远看打击公款消费,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品尝,反而夯实了茅台的“群众基础”。
还有一点应当强调:茅台是用来喝的,但茅台不仅仅可以喝,还是绝佳的投资品。
茅台也有力不从心之事
有个笑话,说大熊猫有两个愿:把黑眼圈治好、照一张彩色照片。茅台也有两个心愿:“提直降代”、系列酒成气候。
“提直降代”是从民用航空公司借来的说法。就是提高直销比例,降低通过批发代理商的销售比例。传统的酒类批发代理模式不仅低效落后,而且厂家对经销商囤货、串货及假冒伪劣花很大力气,治理效果却不甚理想。
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崛起,为茅台通过互联网直接把酒卖给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但实际情况却是直销渠道销售额占比起起伏伏就是上不去,2017年Q1为13.4%、Q4冲到14.2%,2018年Q4仅剩下一个零头——2.4%。
酒只有那么多,直销的多了批发商拿到的就会少,岂不是虎口夺食?传统渠道的势力以及他们与茅台及地方政府盘根错节的关系,令“提直降代”异常艰难。
茅台系列酒填补了每瓶(一斤装)一两百元到六七百元这个重要的“空档”,不仅是增加市场份额的进攻,也是对“侧翼”的防御,可谓攻守兼备。
前面讲到,茅台酒保持一瓶难求为伺机提价创造了条件,必要时把系列酒形成的产能转移到茅台酒。可以说,系列酒是茅台囤积的“潜伏产能”。
但系列酒的情况和直销一样,抓一抓就有点起色,比如与紧俏的飞天茅台捆绑销售、给各级干部下达推销系列酒的KPI。但费了这么大力气,系列酒销售额占比仍然在10%一线“晃荡”。
茅台是A股少见的优秀投资标的,茅台厂囤酒、囤地、囤产能,投资人可以囤股票。
- 原标题:茅台囤什么?
- 责任编辑:程北墨
- 最后更新: 2019-05-07 10:25:00
-
传音控股回复问询:华为小米进入非洲和印度影响较小
2019-05-06 21:55 -
家庭教育培训市场猫腻多,淘宝600即可买假证
2019-05-06 17:13 -
三星电子营业利润锐减60% 市值却增加2700亿
2019-05-06 15:30 -
中国科协回应提名李彦宏增选院士:贡献在搜索引擎
2019-05-06 14:36 -
淘宝直播造富的对面:34岁失业程序员走进困局
2019-05-06 11:50 产业万象 -
当云集讲起会员电商新故事 社交电商还是条好出路吗
2019-05-06 11:10 TMT观察 -
巴基斯坦首次利用国产煤发电
2019-05-06 09:26 -
联想:“海外召回中国不召回”的信息都是假的
2019-05-05 22:39 大公司 -
4000万送女入斯坦福背后:年销50亿的丹红注射液
2019-05-05 15:49 -
十张排行榜!2018中国上市房企运营真相解密
2019-05-05 15:41 中国房市 -
亚马逊败走中国的血泪与教训:放不下面子与对手交锋的美国巨头
2019-05-05 13:13 TMT观察 -
特稿 | 跨界拥抱新零售,“英雄”如何不再末路?
2019-05-05 11:28 商业 -
任正非:如果我同时被抓,孟晚舟就不会那么孤独了!
2019-05-04 17:43 -
魅族承认珠海国资入股:创始人黄章仍是大股东,阿里也没退出
2019-05-04 15:02 -
IDC回应小米手机出货量乌龙:将更新数据,承认2750万台
2019-05-04 11:35 大公司 -
李彦宏参选院士,为啥撩拨社会公众的敏感神经?
2019-05-03 15:37 BAT -
LG电子Q1财报:智能手机部门仍在苦苦挣扎
2019-05-02 07:42 手机 -
合资成立一年后,浪潮商用机器交出首份成绩单
2019-05-02 07:12 商业 -
三大运营商都发了这条短信,网友却开始吐槽
2019-05-01 11:13 -
中年美团:赚钱!赚钱!
2019-04-30 19:43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87“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81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5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1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