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电”车主画像:一线城市追求实用,二线城市追求新奇
关键字: 电动车纯电动补贴一线城市本文来自微信公号“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文|左岸,编辑|秦言。
“我们常说一个笑话,中国买电动汽车的人里面,绝大部分的人都是不想买的,很大程度上其实都是被逼的!”这是近日某造车新势力的老总,在博鳌论坛上的一段发言。这或许也是很多电动车制造商想说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实话,这番感慨和自省,也充分体现出现阶段纯电动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尴尬处境。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用户的接受程度还是市场发展趋势乃至相关政策的引导,汽车的电气化和智能化已经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但在市场真正的成熟期到来之前,面对电动汽车,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心里依然是抗拒的。
但是各种因素作用下,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选择纯电动汽车,而在一二三线不同城市之间,电动汽车市场的表现以及用户的心态又有哪些不同?这里面的故事又折射出什么样的现状?
无奈和过渡
如果单从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来看,北京绝对是一个神奇的城市。在北京的街道上你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一些冷僻的车型,包括宝马i8(插电混动版)、捷豹I-PACE和本田纯电动VE-1,也可以看到满大街的特斯拉系列,以及比亚迪、奇瑞、北汽等旗下的纯电动系列,当然,蔚来、威马、小鹏、领跑等造车新势力也在迅速增长。
在电动汽车的普及率以及用户接受程度方面,相较于其他城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明显高于其他二三线城市。根据今年1月份公安部公布的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6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9%,与2017年相比新增加107万辆,增长70.00%。
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1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06%。分析显示,近五年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年均增加50万辆,增速加快。
如果粗略计算一下,2018年新增加的107万新能源车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新增总量应该占据了绝大部分。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新车注册登记73724辆,同比增长20.2%。另外,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39784辆,总量排在全国首位。
而根据深圳市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8月,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8.71万辆,预计2018年底有望突破25万辆。另外,根据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中旬,北京新能源保有量已经超过17.5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占比极高。
不过,一线城市的新能源车销量迅速增长的背后,有用户的主动选择和尝试,也有不少源自无奈和盲从。
以北京市为例:由于限购政策,北京用户想要购买一辆燃油车的难度绝对是首屈一指。根据近期北京小客车指标办公布最新基数序号总数测算,目前在北京大约是2367人在抢一个指标,创下历史新高。
在微乎及微的中标几率下,很多车主早就退而求其次开始选择新能源汽车。不过,随着近几年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用户迅速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牌照也开始变得“一牌难求”。从2016年开始,北京新能源汽车牌照已经从摇号改为轮候制度,截至2018年底,新能源指标的排队人数已高达42.2万人。
在这样的趋势下,如果每年的指标数量不变,2018年底加入排队的车主,最快要等到8年后,也就是到2027年才能拿到购车指标。这还是在目前北京新能源指标的高门槛——不能购买混动只能购买纯电动车型的前提下。
北京之外,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对于传统燃油车的购车指标(车牌),同样有着摇号和竞拍等一系列的限制。所以,有刚需的一线城市车主对于纯电动车型的需求越来越大。
“我当时压根儿就没去摇燃油车的号,因为买车之前我看我同事已经连续摇了3年都没有中签,我又不想挂外地牌,所以就直接放弃了。”家住朝阳区的吉利纯电动车主梁先生对懂懂笔记表示。
和一些已经结婚的两口之家(一人摇燃油指标、一人排新能源指标)不同,另一位在市区上班的单身贵族张先生,面对那微乎及微的摇号几率,也在两年前直接选着了新能源指标,幸运的是,2017年初购买北汽EX纯电动汽车时,他没有赶上新能源指标的排队高峰。谈到现在新能源指标已经排到8年后的话题,梁先生笑到:“如果现在买车,我可能会去摇燃油号。毕竟新能源车要8年以后才能排上,我感觉8年怎么着也能摇到号了。”
当谈起身边的电动车友选购电动车的理由,梁先生表示:“绝大部分是着急买车又摇不到号,另外因为电动车补贴、不限行等原因购车的人也有,但并不太多。我认识的人里面为了占个指标的最多。”
电动车消费,一线城市两极分化
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你会看到一个明显的现象,街上跑的新能源车两极分化明显,一是特斯拉系列非常常见,二是比亚迪、吉利和荣威的整体“曝光率”非常惊人。
“我周围很多朋友买车都是为了占指标,这类车主一般是家里有了一辆燃油车,当拿到新能源指标之后,因为对现在绝大对数新能源车不满意,所以就买个例如众泰E200、奇瑞小蚂蚁这样便宜的小车,先占着指标。毕竟现在车牌比车要值钱,先占着等以后电动车和充电技术成熟之后,再买一个真正中意的纯电动车。”对于占指标的目的,梁先生这样解释。
谈到未来电动车的趋势,梁先生认为一定会全面普及,但他同时也很清楚现阶段电动车的很多问题。以梁先生的电动车为例,官方宣称续航里程能达到350公里,但是冬天气温过低或是需要开空调的使用状态下,续航都会大大折扣,他感觉第一年的真实续航往往不到300公里。
另外,由于自家小区无法安装充电桩,梁先生只能使用市面上的公共电桩,但现在电动车的充电速度以及充电桩停车位普遍被占用的情况,也让很多电动车主在使用过程中颇为烦心。
不过,“爱车”的续航表现对于不需要跑长途,每天只是两点一线的梁先生而言,已经完全可以接受。加上电动车本身使用成本不高,在驾驶过程中相对安静、平缓的感受,也是梁先生最为满意的两个地方。总体来说,虽然当初是由于无法顺利获得燃油车指标而购买电动车,但是在这两年的使用过程中,梁先生对于车辆本身以及电动车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还算是比较满意。
先买个便宜的车“摇着”,不少类似梁先生这样的车主,选择了补贴力度大,价格低廉的电动车品牌。来自汽车专业媒体“第一电动”的调研数据显示,在2018年1-8月,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上险量排名前四的品牌,分别为比亚迪、北汽新能源、荣威和吉利。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在全国新能源车60.1万辆的销量当中,比亚迪占35.51%,北汽占20.39%,荣威占15.84%,其他大约20家占到了28.26%。有业内人士分析,绝大多数新能源车用户主要关注的电动车型价格区间是在10万-17万之间,占总量的60%-70%,6-9万的车型约占20%。
不过,另一个品牌特斯拉虽然销量上比不过国产品牌,但是在40万元以上中高端纯电动车里,却是排名遥遥领先。前不久,根据外媒曝光的一份资料显示,特斯拉2018年前三季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销量为6710辆,居全球销量第二名(美国市场排名第一)。有业内人士表示,从2018年初的一些相关数据可以看到,特斯拉近三年来所售车辆中,有29%的销量流向北京,24%销量流向了上海,19%的销量流向了广东(深圳和广州为主)。大致上京沪粤三地的购买总量占到特斯拉中国销量的72%,而且到2018年底这一比率变化也不大。
有趣的是,北京、上海的特斯拉车主也是一群极有特性的人群,就是勇于表达自己对这个品牌的各种情绪。从不少特斯拉车友会成员的描述中可以发现,一部分特斯拉车主是乐于分享、传授驾驶经验的发烧友,他们甚至偶尔会扮演者义务宣传员的角色;还有一部分车主则是“怨念”型心态,他们经常会在朋友圈晒出自己使用特斯拉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不快,或做出“这只是一辆电动玩具”的总结,或是常常表现出后悔的怨念。
可以看到,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电动汽车消费明显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情况。而在多数二三线城市,电动车却是绝大多数人眼中的新奇玩意儿,只有少数人选购时会真正付诸行动,而且在车辆选择方面也大多局限在少数几个品牌。
- 原标题:“纯电”车主画像:一线城市追求实用,二线城市追求新奇
- 责任编辑:程北墨
- 最后更新: 2019-04-02 10:07:35
-
格力的混改之路
2019-04-02 09:22 -
不甘落后 日本要联手欧洲在“后5G”技术上逆袭
2019-04-02 09:20 -
今年光伏新政将揭晓:新项目30亿元补贴,用完即止
2019-04-02 08:14 产业万象 -
蒙牛2018营收少伊利100亿 三大乳企分化加剧
2019-04-02 07:45 -
联想集团中国区总裁:新财年将是联想中国捍卫主权深化变革年
2019-04-02 07:22 -
Burberry上海连关4家门店
2019-04-02 07:05 产业万象 -
三星电子会长去年年薪超4000万 员工人均70万
2019-04-01 23:22 产业万象 -
格力电器控制权变动或由管理层接盘?珠海国资委回应
2019-04-01 22:27 -
惊现汽车坟场?官方否认,但背靠吉利的共享汽车依然不赚钱
2019-04-01 18:19 -
三星Note7爆炸案判决:三星不用道歉 仅赔被烧电脑
2019-04-01 15:57 -
传音招股书财务数据曝光:2018年营收226亿元,卖出1.24亿台手机
2019-04-01 13:56 手机 -
富士康副总裁陈振国:5G最极致的应用领域是8K电视
2019-04-01 11:00 大公司 -
最高降500元,苹果官网新iPhone首次全系降价
2019-04-01 10:35 大公司 -
娃哈哈成立智能机器人公司 宗庆后任董事长
2019-04-01 10:30 大公司 -
李克强:让食品安全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
2019-04-01 09:42 -
持股几乎全质押,恺英网络实控人王悦失联
2019-03-30 16:17 股市 -
鸿海2018年营业利润296亿 净利润280亿
2019-03-30 08:10 -
小米苹果大辩论:谁"先软"、谁"更软"?
2019-03-29 13:11 大公司 -
怎么看待同行造新能源车?孙宏斌:还是房地产好
2019-03-29 13:09 商业 -
2018Q4小米POCO F1夺印度市场高端机第一,超越一加6
2019-03-29 12:14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澳大利亚直说了:中国可是我们最大买家,美国你算啥?
-
美企急电:快取消越南、印尼订单,转回中国
-
加拿大:出人意料,是中国而非美国
-
一个说毫无成果,一个说满意
-
“日本决定要更硬气,不然…”
-
跪了?“还没”
-
终于谈上了,俄方要求美土离场
-
“无论承认与否,硅谷精英变成‘中国必胜论’拥趸”
-
9500车位、全球最大!首航赴欧洲,“彰显中国雄心”
-
黄杨钿甜佩戴高价耳环引网友质疑,经纪公司回应
-
枪杀安倍嫌犯将于10月首次公审
-
俄乌土耳其谈判将安排两轮对话:土美乌先聊,土俄乌再谈
-
特朗普:给F-35加个引擎,叫F-55
-
拿中国说事,美高官想拦下这笔交易
-
中哥走近,美国又跳出来
-
欧盟“更硬”了:税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