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东尼:俄罗斯受到的制裁是明面上的,德国则吃了暗亏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东尼】
上周末刚刚结束的G7峰会上,不出所料,七国宣布对俄罗斯发动新一轮的制裁。这些制裁将针对俄罗斯开采对该国经济至关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能力。
别人不知道,但朔尔茨应该很清楚,这对德国意味着什么。
今年1月,德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Wintershall Dea宣布退出俄罗斯市场,这对于理解俄罗斯与西方经济战争的前景很有警示性。在禁止俄天然气“入欧”后,俄欧双方现在的情况究竟如何?本文将以此为基点,让读者们看到俄欧经济战争的全貌是怎样的。
遭到破坏的北溪管道(图源土耳其国防部)
西方公司离开俄罗斯的原因
2022年2月24日之后,也就是特别军事行动(NWO)开始后,西方公司才真正离开俄罗斯。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之前,来自上述地区的2405家子公司在俄罗斯开展业务。
在能源领域,英国政府“重点关照”的英国石油公司已经拒绝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合作。荷兰壳牌已决定不再购买更多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并关闭了其在俄罗斯的所有加油站,取消了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合资企业。美国埃克森美孚也离开了俄罗斯,活跃于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法国道达尔已停止在俄罗斯的投资活动。
德国能源企业自然也紧跟这些西方国家的步伐。德国能源公司Uniper和RWE停止了其在俄罗斯的投资活动,决定不再与俄罗斯就天然气、煤炭和石油供应达成任何新协议。
汽车行业的情况看起来同样如此,甚至可能更加引人注目。
在汽车行业,欧宝的母公司斯特兰蒂斯已经关闭了其在俄罗斯的工厂。大众汽车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停止向俄罗斯供应汽车,并停止在卡卢加和下诺夫哥罗德的工厂运营。其子公司保时捷和斯柯达也已停止生产和向俄罗斯供货。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公司也终止了与俄罗斯的所有业务关系,包括与KamAZ联合生产卡车的项目。德国宝马和法国雷诺也关停了在俄罗斯的生产设施。
瑞典制造商沃尔沃汽车是中国汽车公司吉利的子公司,该公司也已停止向俄罗斯交付汽车。
Wintershall Dea以及许多其他西方能源商、制造商的出走,给人的印象好像是他们在维护正义似的。但实际上,尽管Wintershall Dea负责人马里奥•梅伦曾数次宣布谴责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但在2023年之前,该公司并未有任何要离开俄罗斯的意愿。而此次离开,对该公司而言也是损失惨重。据梅伦称,该公司调整了其财务结构,在规划时不再考虑在俄罗斯的活动,其预计将损失至少18%的利润。
但Wintershall Dea离开俄罗斯的背景,其实并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2022年4月,尽管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发生冲突,大量的西方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仍计划将运营项目保留在俄罗斯联邦,因为完全退出该市场“会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Wintershall Dea公司自然也是这么想的。
后来,Wintershall Dea被指控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提供凝析油并被用于生产俄罗斯军用飞机的燃料。当时面对德国媒体的攻击,Wintershall Dea公司断然否认这些言论,称自己在俄罗斯的运营活动并不违反西方的制裁条款。
随后,西方对俄罗斯的舆论攻势愈发强烈,在2023年开年之后,Wintershall Dea公司正式收到了德国政府的协查函,要求其公司高官协助德国政府调查该公司的“通俄”行径,并威胁称要将该公司正式收归国有。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Wintershall Dea公司终于屈服并强顶着数十亿美元损失的代价,正式从俄罗斯撤出。
当然,他们离开的另一个直接原因是俄总统普京关于对合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实行管制价格的法令。众所周知,只有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可以在俄罗斯出口管道天然气,这当然不适合合资企业的外国参与者。俄罗斯国内的价格对他们来说太低了,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利润可言,撤出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之前,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尚未受到制裁负担的时期,外国合作伙伴以出口价格将其生产的天然气份额出售给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实际上作为出口商获利。但在当前的政治形势下,这种情况对俄罗斯已经毫无任何利益可言。在西方宣布引入价格上限机制后,俄罗斯对等引入了管制价格机制(也就是西方在俄能源合资企业向俄罗斯工业实体出售天然气的价格应远低于出口价格的机制)来制衡这种行为,这对于德国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而这才是这些西方能源公司最终选择撤出俄罗斯的根本原因。
俄罗斯回应
但这种行为并不是俄罗斯开的头。考虑到西方引入所谓的能源价格上限机制,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俄罗斯为何要引入管制价格这一举措了,这是对等报复的措施。顺便说一下,北约正式成员国土耳其并没有加入西方的价格上限联盟,这多少能说明一些问题。
回想一下,在2022年12月底,欧盟同意并批准了对俄进口的天然气价格上限机制,该规定于2023年2月15日生效。据推测,新的监管机制旨在抑制能源的价格波动。但很多西方能源专家已经注意到该举措的非市场性质,因此质疑它的有效性。
笔者则认为,欧盟关于建立天然气价格上限的措施纯粹是民粹主义的。欧盟选在部长理事会第五次紧急会议上来通过这些政策并非巧合,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该会议的具体调节参数识别出来,这些参数具体如下:
所有通过欧洲枢纽地位的天然气交易中心交易的天然气边际价格设定为每1兆瓦时180欧元或每1000立方米2000欧元。液化天然气价格的价差(采用英式标准)不得超过每1兆瓦时35欧元(“价差”一词通常用于表示价格和回报之间的差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外交部副部长召见日本驻华大使:日方应端正对华认知
2023-05-22 07:50 中国外交 -
苏纳克称中国是“全球最大安全挑战”,我使馆:鹦鹉学舌
2023-05-22 07:47 不列颠 -
韩方呼吁中方推迟对韩产锂电池执行强制性认证
2023-05-22 07:20 三八线之南 -
美国约30吨硝酸铵运输途中失踪,一个多月仍未找到
2023-05-22 06:45 美国一梦 -
又放风?他单方面宣称:美中关系将“很快”缓和
2023-05-21 23:23 中美关系 -
在日本广岛,拜登称赞了他俩
2023-05-21 21:32 -
停止采购!美光公司在华销售产品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
2023-05-21 20:33 网络安全 -
古特雷斯呼吁G7:不要分化世界
2023-05-21 19:07 欧洲乱局 -
泽连斯基承认巴赫穆特失守?乌总统发言人火速否认
2023-05-21 17:05 乌克兰之殇 -
-
通缉此人,俄罗斯“反击”国际刑事法院
2023-05-21 15:59 -
跑英国“施压”的他再妄言:中国想让西方“屈从”
2023-05-21 15:35 -
波音747一周两度在同一机场紧急降落
2023-05-21 15:12 -
“QUAD联合声明只字不提中国,却处处渲染中国威胁”
2023-05-21 15:10 -
回应美债危机,拜登对澳记者发怒:闭嘴好吗
2023-05-21 14:38 美国一梦 -
总统亲自来中国这个厂提车!
2023-05-21 12:06 一带一路 -
美国将与两个太平洋岛国续签战略协议,寻求“抗衡中国影响力”
2023-05-21 11:35 -
“G7峰会决定,旨在双重遏制中俄”
2023-05-21 11:03 俄罗斯之声 -
俄罗斯警告美西方:此转变将带来“巨大风险”
2023-05-21 10:03 -
泽连斯基抨击部分阿拉伯国家“忽视”俄乌冲突,沙特回应
2023-05-21 09:59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神十五神十六乘组顺利完成“太空会师” 评论 60“中国脱贫是许多国家的榜样”,他们已学了对口帮扶… 评论 141神舟十六号发射圆满成功 评论 310“中国将为普通人打开太空之门” 评论 94没被拜登“赶下台”,埃尔多安还能扛多久? 评论 141最新闻 Hot
-
“中国脱贫是许多国家的榜样”,他们已学了对口帮扶…
-
“我们想加入金砖” “我支持”
-
“俄罗斯人死去是美国最好的投资”,被通缉后美老牌政客否认
-
泽连斯基:已确定反攻日期
-
马来西亚扣押中国船只,称其非法打捞二战名舰遗迹
-
美共和党议员公开反对债务上限协议:是对民众的侮辱
-
欧盟外长:对今夏结束冲突不乐观,俄罗斯仍在争取胜利
-
乌军罕见承认:5架战机被俄军击中
-
五角大楼:被中方拒了
-
“中国将为普通人打开太空之门”
-
“撕破脸”后,二人通话
-
真挂“旭日旗”来了,韩网友怒了
-
“局势或失控,科索沃领导人渴望并梦想成为‘新泽连斯基’”
-
“想要核武器就加入俄白联盟”?托卡耶夫:欣赏卢卡申科的幽默感
-
他在台湾问题上打了个比方,日方急了
-
没被拜登“赶下台”,埃尔多安还能扛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