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名誉教授:国会建议司法部起诉特朗普,这违反美国宪法
最后更新: 2022-12-22 11:39:52【导读】 当地时间12月1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负责调查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的特别委员会,最后一次举行公开听证会,宣布将向司法部提交多项针对前总统特朗普的刑事指控。
该委员会强调,此举是表达态度和观点的一种方式,是否做出指控最终将由司法部长加兰决定。特朗普方面则批评这是一次“作秀式审判”。
本文作者德肖维茨认为,特别委员会的提议违反了《美国宪法》对国会职权的定义,还会导致美国司法部的独立调查失去中立性,加深美国民众对待该问题的分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观察者网翻译全文,仅供参考。
【文/艾伦·德肖维茨 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美国国会调查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的特别委员会(下称“特别委员会”),近日投票通过“刑事转介”(criminal referral),建议司法部向前总统特朗普发起多项刑事指控。(“刑事转介”实为象征性举动,并不要求美国司法部必然采取行动,起诉与否最终由联邦检察官决定——观察者网注)。基于至少两个理由,这一决定从字面意义和法律精神上,都构成对《美国宪法》的违背。
首先,《美国宪法》第一条授予国会“全部的立法权”,也仅限是“立法权力”。在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下,起诉权被授权由行政部门独占,通过其下属的司法部行使。国会无权对特定个人发起起诉转介。这已经超越了国会基于宪法的职权。
特别委员会副主席、共和党众议员利兹·切尼,是特朗普的“老冤家”
其次,宪法明确否决了国会通过任何“掳夺称号法案”(bill of attainder)的权力。
在美国独立前,英国议会能通过此类法案,点名道姓地起诉个人。《美国宪法》禁止国会这么做。国会的权力仅限于通过普适性法律,这些法律再通过司法部与陪审团制度,作用到具体个人身上。一个国会委员会公开投票,点名道姓地建议起诉某个人,这违反了《美国宪法》中明确禁止国会法案起诉个人的精神。
在分权制衡的体系下,国会要想直接起诉个人,只有一种情况例外。《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五款授权国会“通过适当的立法来执行”该修正案的条款,包括:对任何参与了针对美利坚合众国“叛乱、谋反、资敌及通敌行为”的个人,掳夺其担任的联邦政府公职。第三款则规定,只要获得参众两院超过三分之二的投票,国会就有权“撤免无法履行职务者”。
这是一项限制非常严格的授权,本意是针对美国内战时期的南方邦联叛军,因为第五款明确提到了“任何奴隶的损失与解放”。然而,就算能够认定该条款适用于2021年1月6日发生的事件,特别委员会近期的刑事转介决定,也不是基于第十四修正案做出的。事实上,该决定在《美国宪法》中找不到任何依据,因为根本没有条款能够为其提供授权。
司法部会礼貌地接受转介决议,然后将其放进卷起来的卷宗,堆在地上。司法部已经指派了一名特别检察官,他正在进行全面的、也希望是客观公正的调查。司法部现在真的不需要来自国会的刑事转介,也不应对这一举动予以任何关注。
特别委员会由来自民主、共和两党的“袋鼠”议员组成(“袋鼠法庭”在美国俚语中形容临时私设、不遵循司法原则、已提前得出结论的法庭审判——观察者网注)。其中两名共和党议员还是由民主党人所挑选。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原本指派的代表,被议长南希·佩洛西以“违反众议院代表的传统”所否决,共和党人干脆不再指派代表,民主党干脆自己去选人。
这些委员会成员,都在为一场单方面主导的调查,出台的报告与刑事转介打掩护。整个委员会的工作流程,更像一场作秀式的判决——通过巧妙地呈现视频来完成——而非严肃的、为推进立法所进行的听证活动。民主党就像在还原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麦卡锡主义,那时候普通公民在听证会上被点名,然后就上了黑名单。
这个所谓的“特别委员会”,只不过是(民主党)以“拿下特朗普”为目标,宁肯无视宪法与法制种种制衡的努力之集大成者。提交刑事转介当然可能不意味终结,毕竟,司法部任命的特别检察官总是有可能提起公诉。可就算他这么做,也不是因为来自国会的决议,而是由于司法部的独立调查,发现了特朗普涉嫌刑事犯罪的关键证据。就算特别检察官提起公诉,我希望也是因为经验丰富的检察人员,基于司法部的标准与优先考虑,在充分审慎的情况下决定起诉,而不是因为民主党在两党斗争中所占的优势。
美国司法部长加兰上个月宣布任命特别检察官史密斯,处理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调查
指控一名总统大选参选人涉嫌犯罪,其严重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当这位候选人的竞争对手,是掌控司法部人事的现任总统。如果取证和调查过程没能做到适当且公正,我们就会沦落到“香蕉共和国”的政治水平。正如一位南美独裁者曾经说过:“对我的朋友就是一切(都可以);对我的敌人就是法律至上!”
如果既要指控特朗普,又要尽量显得不是在搞党争,那么国会这个不明智的决议,只会让一切变得更困难。特别委员会出具的报告与刑事转介,将会玷污特别检察官的最终决定。即便这不符合事实,许多美国人也会坚信,特别检察官的最终决定受到了那个腐败委员会的影响。
这是一次深刻教训,提醒我们分权制衡处于美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中心地位。这也是一次重要的提醒,为什么国会下设的委员会,不应该参与起诉决定与刑事转介的程序。
【本文于12月20日刊登在美国“新闻周刊”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泽连斯基与拜登会晤,拒绝“公正的和平”构想
2022-12-22 09:06 乌克兰之殇 -
俄前副总理罗戈津在顿涅茨克遭炮击受伤
2022-12-22 08:17 乌克兰之殇 -
欧盟批准德国490亿欧元经济援助:系直接赠款
2022-12-22 07:21 德意志 -
匈牙利总理:中国核心技术更胜一筹
2022-12-22 06:46 -
美宣布向乌克兰提供18.5亿美元军援,含“爱国者”
2022-12-22 06:44 美国政治 -
泽连斯基访美,反对援乌的她不爽了
2022-12-21 23:14 乌克兰之殇 -
俄防长提议:俄军总兵力增至150万
2022-12-21 23:11 俄罗斯之声 -
马克龙重申“对俄提供安全保障”:法国不想卷入全面战争
2022-12-21 21:32 乌克兰之殇 -
“我们被‘粪坑国家’这词刺痛了…”
2022-12-21 21:17 -
王毅会澳外长黄英贤:坚持成熟相处之道,不再翻烧饼
2022-12-21 21:17 中国外交 -
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成果联合声明:启动或重启六领域对话
2022-12-21 21:11 中国外交 -
王毅:推动中澳关系回归初心、校准航向、重整行装再出发
2022-12-21 20:16 中美关系 -
事关北爱,拜登被指“又从背后捅刀英国”
2022-12-21 20:01 欧洲乱局 -
前一天刚检查,第二天塌了
2022-12-21 17:07 -
墨西哥向卡斯蒂略家人伸出援手,秘鲁:驱逐墨西哥大使
2022-12-21 16:55 拉美左翼 -
美国驻北约大使鼓吹“中俄破坏北约统一”,毛宁回应
2022-12-21 16:30 中国外交 -
中方近期是否会进一步优化入境隔离政策? 外交部回应
2022-12-21 16:03 抗疫进行时 -
美国称愿同中国分享疫苗来应对疫情,我外交部回应
2022-12-21 15:50 -
习近平会见梅德韦杰夫,梅德韦杰夫转交普京亲署信
2022-12-21 15:19 中俄关系 -
数百万球迷聚集,阿根廷夺冠巡游被迫提前结束
2022-12-21 14:41
相关推荐 -
美防长言毕,解放军高官反击! 评论 282中方代表香会质问美防长:美方这么做难道不矛盾吗 评论 207印度发生“本世纪最严重”火车事故,已致233人死亡 评论 633放弃外籍!孙立成、谢晓亮转为中科院院士 评论 315最新闻 Hot
-
崔天凯:欧洲对自身安全管理不善,今后还得看我们亚洲
-
谈及中美竞争,他表示:中国文明历史最悠久,一定能…
-
伊朗沙特等国将建“新海军联盟”,印巴也会加入
-
美专家对中国代表团贴国旗借题发挥,被嘲:怕美国人又脸盲认错人
-
澳总理:假定亚太将发生冲突是一种“危险的错误”
-
美防长言毕,解放军高官反击!
-
主动与中国防长握手后,美防长称:保持沟通渠道至关重要
-
中方代表香会质问美防长:美方这么做难道不矛盾吗
-
拜登首次在椭圆形办公室发表讲话,吹嘘“避免了经济危机”
-
3300秒!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创新纪录
-
17岁女生婚纱照被盗用,反遭网暴一万多条?当事人发声
-
美国网民:吃瓜吃到自家头上了?
-
泽连斯基“威胁”北约,得手了?
-
金砖国家或设立共同货币,南非:以免成为制裁受害者
-
美国寻求从日本购入TNT,为乌克兰造炮弹
-
“美军正将武器装备分散到亚太小基地,免于中国‘决定性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