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民警可以“一人执法”了,执法公平如何监督?
03.警钟长鸣
“我个人叮嘱小年轻们要慎之又慎,尽量还是双警出动。”一名资深老所长不断叮嘱年轻民警们,“一次程序失误,可能所有努力归零,处罚撤销甚至终身追责。”
深刻的警示,来自一起真实的“程序违法,满盘皆输”的酒驾案:
ZY市赵某某因酒驾二度被抓,被当地公安分局处以行政拘留及罚款。赵某某以“执法程序违法”为由提起行政诉讼。庭审过程中还原查酒驾现场,一名民警为赵某某检测酒精浓度,另一名民警在距离赵某300米处执行公务;后在带回所里询问时,仅有一名民警在赵某身旁,另一名民警在隔壁办公室处理其他警情,且凭证上该“双警出动”的签名由一人代签,法院遂以“程序违法”为由撤销对赵某的处罚决定。
公安机关不服,提出确有两名具有执法资格的民警在场执法,只是由于案涉路段距离较长,执法人员分散在同一路段的不同据点,执法记录仪未能清晰拍摄另一名民警入镜,故执法程序属于“程序轻微违法”,应适用《行政诉讼法》第74条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公安机关强调,司机赵某系“二次酒驾”,在发现查酒驾卡口后调转方向意图逃跑,情节严重,本应从重处罚。
法院反驳“未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在场”“单人询问、代签名行为”属于“重大程序违法”,而非“轻微违法”。最终,一、二审法院均以“执法程序违法”为由撤销对赵某的行政处罚决定。
此案如一记警钟:司法审查的强化趋势,程序瑕疵可能直接导致行政行为失效。行政程序的合法性是行政行为有效的前提,即便实体处理结果正确,程序违法仍可导致行政行为被撤销,即使实体正确、结果正义无法弥补程序硬伤。
我们再来看6月一起执法瑕疵导致的“罗生门”:
前些日子,海南一旅摩骑手蔡某驾驶摩托车违法驶入高速,一民警发现后,在非执勤时间驾驶私家车采取鸣笛、喊话等警示措施,成功引导摩托车驾驶人减速并停靠至应急车道。民警向驾驶人表明人民警察身份并指出其危险驾驶违法行为,鉴于高速路情况紧急,且该驾驶人未对民警身份提出质疑,故未再继续出示执法证件。
随后,民警护送该驾驶人驶离高速,从安全的互通处驶出,并将当事人及相关证件移交给高速公路管理大队。高速公路管理大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依法对摩托车驾驶人蔡某某作出罚款100元、驾驶证记1分的行政处罚,当事人对违法事实无异议,现场接受处罚并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
但处罚过后,骑手立即将视频发到网上并伴有“环海南岛摩旅误入高速被私家车逼停”的误导性标题,该视频被广泛传播引发舆情,“机车骑行家”“机车论坛”等多名网民人肉民警信息,数名律师批评民警“非工作时间”“私家车辆”“未出示证件”等执法行为“知法犯法”“逞官威”。
6月28日晚,海南省儋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发布情况通报。通报称,民警在非工作时间履职,存在未及时出示证件等不规范行为,未来将加强执法规范化。
对此,海南监察委的一位同志告诉我:“网络时代,任何事情可能都被放大,所以执法更得步步为营。民警确实没有及时出示证件,加上询问骑手时术语不严谨,才给了部分人可乘之隙。”
对于此事,部分网络评论呈现出一种吊诡之势——部分网民对“抽象程序正义的执着”,盖过了对“现实安全风险的关切”;对执法瑕疵的刨根究底,冲淡了民警不计个人得失守护交通安全的本能和担当。假设民警发现女子危险驾驶的那一刻,首先想到的是“下班时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者按呆板的按规矩办事,先报告再请示,待公安车辆上路后再实施阻拦截停,其间若发生交通事故,那舆论又将如何?
一些其他的顾虑也必须解决。例如,多地民警反馈执法记录仪存在诸多问题,“挂在警服上老掉”“容易坏”“储存空间小”“有录像没声音”“不够清晰”,若执法时记录仪在关键时刻出纰漏,白干一场事小,撤销处罚败诉追责事大。
结语
如此看来,《治安管理处罚法》允许特定条件下单人执法,建立在我国治安国情以及科技保障的基础上,“精准限定条件+技术监督=提升效率”,是适应现实警力状况、提升执法效率、回应实践需求的重要举措,本质是效率与公正的再平衡。
警察在行使此项权力时,必须牢记“一人执法≠随意执法”,慎之又慎地评估适用条件。“它明确了在何种情况下警察可以独立执法,同时也意味着在此条件下,该警察需独自承担相应的执法责任和风险,权责更加清晰。”既要将程序合法、证据固定、风险控制、自我保护置于最高优先级,又要时刻保持清醒,遇险即求援,绝不逞强。客观上说,此次修改对一线民警的现场判断能力、执法规范水平、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公安机关配套加强培训、完善监督机制、强化技术保障,确保一人执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不损害执法公正和民警安全。
最终,改革的成效,既系于法律条文的严谨,更系于每一位佩戴记录仪、在街头巷尾独当一面的“小警”们——明年新法施行后,他们须以加倍的专业与审慎,在效率与公正的天平上称量出法治的威严与守护万家灯火的温度。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警方通报:南航员工李某某,扎伤两名同事后跳楼身亡
2025-07-03 06:41 -
7月2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2025-07-02 21:28 -
六大纪律全部违反,陈少荣被双开
2025-07-02 21:12 廉政风暴 -
公安部通报:陈某为吸粉引流编造“工行假金条”,已被依法追责
2025-07-02 19:30 -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被查
2025-07-02 17:52 廉政风暴 -
第十三届吉林省政协常务委员王爱明被查
2025-07-02 17:48 地方人事观察 -
何君尧:建议给皇后大道、维多利亚公园改名
2025-07-02 16:04 香港 -
贵州出版集团原总经理蔡光辉被双开:骗取公务员身份,搞权色交易
2025-07-02 15:25 廉政风暴 -
华强北不许卖无3C认证充电宝
2025-07-02 15:05 -
张雪松被双开:隐瞒不报家庭房产
2025-07-02 14:50 廉政风暴 -
潜入医院装电诈设备,骗走30万!今年已发生多起
2025-07-02 14:00 打击网络诈骗 -
暴雨洪涝致有群众失联,河南省委书记部署,常务副省长带队赴现场
2025-07-02 13:39 极端天气 -
国台办:“为台澎金马而战”?赖清德不惜将无辜民众绑上“台独”战车
2025-07-02 13:10 两岸关系 -
旅客自弃的充电宝如何处理?国际航班要查吗?上海机场集团回应
2025-07-02 13:09 -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国家网信办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2025-07-02 10:59 网络战线 -
开庭前妻子坠楼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台湾怎么变成这样
2025-07-02 10:55 台湾 -
“一干部违规审批,但出于公心、为企业着想,被容错免责并获晋升”
2025-07-01 23:12 -
多地宣布“解禁”中华田园犬
2025-07-01 18:03 基层治理 -
韦韬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党组书记
2025-07-01 17:33 地方人事观察 -
“《新华字典》例句称小孩是累赘”再引争议,多方回应
2025-07-01 16:05
相关推荐 -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评论 188“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评论 271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评论 216“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
约翰逊急着表决,民主党领袖连续讲了6小时,还没停…
-
“六代机机密会议,扎克伯格突然闯入”,白宫回应
-
8年后,默克尔吐槽特朗普:真装!
-
美军评估又变了,“不是几个月是两年”
-
“即使特朗普下台,美国政策也不会变,中日韩要合作”
-
“船到桥头自然直”,印外长回应美议员
-
俄海军副总司令阵亡
-
“在越南的中国制造商松了一口气”
-
他倒戈后就躲起来了,电话都不接,同僚评价:聪明
-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
“印军将全面排查中国产零部件”
-
美国和盟友闹掰?“本质没变,中国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声,英财相当场落泪,“哭崩”市场
-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
莫迪表态:金砖是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