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打开课本全是图画,现在的教材是怕孩子学到知识吗?
最后更新: 2025-02-21 15:40:1502 公平之困:当教材成为“资源放大器”
“教材越简略,我们越要买‘说明书’——这究竟是减负还是增负?”一名家长评价。新版教材的“简略化”初衷本是减负,却催生了庞大的相关市场。
例如,2023年中国教辅规模突破834亿元,折射出家庭对教材补充资源的迫切需求。其中,“知识点汇总”类书籍销量激增300%,封面上“补全教材缺失环节”成为宣传点。城市家庭尚可通过教辅、网课填补教材缺口,而农村学生往往因经济条件与信息壁垒,陷入“课堂学不透、自学无门路”的困境。
这便是反对声音最为集中的一点——很多人认为新版教材和选拔方向放大了教育资源差异,对偏远地区的学生造成了不公平影响。
首先,教材简化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成本。例如,有家长指出,新版教材删除部分知识点后,考试仍涉及相关内容,不得不“考的课外补”。许多家长也难以有效协助孩子,因此近些年,“县里学生去市里补课、市里学生去省会补课、省会学生跨多区补多学科”愈演愈烈,这无疑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孩子的压力。
那为什么不把教辅补全的知识点内容整合进教材呢?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减少自学障碍,但似乎又与现行政策“书包减重”、“视力保护”等要求相悖。
2024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为1129亿元,其中教辅类图书占比达25.33%,仅次于少儿类图书
其次,教材内容的城乡差异也加剧了不公平现象。不管是教材还是考题,涉及的内容多以城市生活为背景,例如地铁路线、博物馆城市地标景点等,越来越多“生活化、情境化的题”也在制造隐性的认知壁垒,如“制定一份去知名景点研学的攻略”、“在科技馆当讲解员”等需要一定生活体验的题目。
当一道包含“自动售票机”、“立体投影厅”、“抖音打卡点”的“为科技馆游客设计路线”的大题出现在某地中考卷子中时,有些山区学生从未见过题干中的票券,更不知“立体投影厅”为何物。而城市学生的答案里,甚至还有额外标注——这些经验来自他们每学期都会参加的研学旅行。
而农村学生对这些内容缺乏认知基础,寒暑假也没有家庭文化资本支撑他们去涉足,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能降低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降低。
最关键的还是师资配置。缺乏基础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的新版教材,学生需要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才能理解。这种设计使得偏远地区的学生在缺乏优质教师资源的情况下,更难以掌握知识。
或许有人会说,“科技弥补差距”,但这个愿景在实践中屡遭挑战。
诚然,学生确实可以找教辅补充知识、通过在网络上找到名师课程资源弥补名师差距,但义务教育阶段实际具有垄断性,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了学校的课堂里。所以即使师生意识到了这一点,要额外获取信息,其经济负担和时间精力成本是难以估量的。
而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要利用互联网学习,还有两大疑问,一是如何利用?二是如何防沉迷?
县乡互联网教育体系,依赖于教师的信息检索能力。老师先学会,再传授给学生一个系统的互联网学习方案以获取网站资源。互联网有如此丰富的资源,但是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生的视野只局限在贫瘠的课本与落后的师资里。诚然,会有一些聪明学生主动搜索去了解,但绝大部分学生还是需要引路人。而互联网的诱惑力,在没有家长严格监督的情况下,使缺乏自制力的孩子们仓促打开网络世界,其弊端已无需赘述。
2月17日,树人景瑞小学的一堂语文课上,孩子们正在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新华社
尽管成都七中网班等模式为偏远地区输送了优质课程,成效斐然,但多数学校仍缺乏相应资源,老师们筛选网络资源、设计数字教案的能力也参差不齐。“我们告诉学生‘善用搜索引擎’,却无法教会他们如何辨别信息真伪;想提倡AI助学,但一些乡镇学校连机房和网络都难保障。”技术本应是打破信息差的铁锤,是公平的杠杆,若缺乏宏观性系统性的支持,反而可能成为新的分化工具。
“我自己也是农村苦读书摸爬滚打实现阶级跨越的,对新教材编写组的那几位也有所了解。”一名大城市知名教育专家对我坦言,“现在教材小组编辑或修改的时候确实很用心,甚至改版、试点试验多次,收集了10万多学生的试用反馈和建议,但他们目光触及的都是那些本身底子就很好的孩子们了,你懂我想表达的意思吗?”
03 回到最初的问题,新版教材“防自学”?
答案并非非黑即白。它既不是某些人口中的“阴谋论”,也不是“知识灌输”向“全面素养”转型带来的必然阵痛。
争议的核心,在于如何看待教材的功能。旧版教材如“操作手册”,追求高效和扎实的知识传递;新版教材似“研发指南”,强调思维建构和能力拔高。我们既要警惕基础教育被“思维培养”异化为“精英的游戏”,也不能因噎废食、退回机械训练的老路。
教育学者章勤琼提出了他的理念——“教材要服务课堂而非替代课堂”。同时他也提出“教材应为课堂提供脚手架,而非让师生在迷雾中自行摸索。”要实现这种理想的教材设计,需在知识完整性与思维开放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既保留基础知识和框架,又留出思维探究和拔高空间。如此,才能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平衡点,让教材成为“基础牢固”又兼具“启迪思维”的钥匙,而非加深焦虑和教育不公的枷锁——基础教育从普惠到精英化倾斜。
解决这一矛盾,需在教材设计上更注重学生与教师的真实需求,同时通过政策引导缓解教育资源不均。
义务教育的真谛不在于教材是否完美,而在于能否让孩子的眼睛里——无论他/她身在城市或乡村,都能继续燃烧探索求知的欲望。唯有如此,“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才会成为照亮书山学海的光,而不只是一句口号。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南通海门—上海跨江“飞的”:2小时缩短至40分钟,定价698
2025-02-21 10:56 低空经济 -
旦巴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
2025-02-21 10:45 地方人事观察 -
义乌老板用DeepSeek卖空小商品:只需说12345
2025-02-21 08:36 -
浙江出台涉企行政检查新规,杜绝运动式检查、变相检查、任性检查
2025-02-21 08:22 -
成都一私立妇产医院拖欠工资、预付费用无法按时退还?官方通报
2025-02-21 08:17 -
上海首例!货车超载压塌桥梁,“认购碳汇”实现“特殊修复”
2025-02-21 08:16 -
上海市委书记、市长调研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
2025-02-21 07:46 -
使用虚假材料申办林权证,陈洪生被开除党籍
2025-02-20 15:49 廉政风暴 -
黑龙江:落实中俄跨境旅游团队免签,推动边境旅游护照政策落地
2025-02-20 15:19 -
陈志被“双开”:搞团团伙伙、利益交换
2025-02-20 15:06 -
为什么是浙大?浙江省委机关报“两问”
2025-02-20 14:34 -
李跃旗任浙江省住建厅党组书记,曾长期在上海工作
2025-02-20 14:34 地方人事观察 -
县委书记对参会人员提要求:每个人必须会用DeepSeek
2025-02-20 14:05 -
广州2025年GDP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
2025-02-20 13:10 地方宏观经济 -
上海召开属地MCN机构分类指导会,试行内容生态合规指引
2025-02-20 13:10 地方产业动态 -
澳门特首岑浩辉有新身份
2025-02-20 11:15 地方产业动态 -
网传河北邢台一局长酒后砸店伤人,官方通报
2025-02-20 10:51 -
上海首次打通东北电网绿电送沪通道
2025-02-20 08:27 地方产业动态 -
大理一在建工程坍塌致3人死亡
2025-02-20 08:06 -
招聘环卫工“要求不超35岁”?最新调整来了
2025-02-20 08:06 人间百态
相关推荐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09“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4“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9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亚完全转向中国”
-
信中国还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来了
-
俄方定性:恐袭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