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千户:特朗普和中国“打架”,美企“掉血”
最后更新: 2025-05-19 17:12:51美国“友岸外包”政策面临破产
持观望态度的,实际上不仅仅限于美国国内,与中美贸易相关的多个国家也都处于观望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传统的“阳澄湖”水域也已经暂时停止转口业务了。
从目前的消息分析看,这是来自于这些国家政府的直接指令。与其说什么“它们的政府‘跪’了”,更客观的事实是它们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大国博弈。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政策调整,本质上是基于对中美关系动态的响应,而非单一倾向某方。正如特朗普曾公开表示“中美合作能够主导诸多全球事务”,这一言论就揭示了当前国际经贸格局的核心特征。
由于本次关税战由美国主动挑起、中国被动应对,因此局势演变的关键变量仍取决于美国政府的政策走向。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于转口贸易采取明显的敌视态度,所以在政策调整期各国都会约束转口行为,避免惹怒特朗普政府,成为被其进一步针对制裁的目标——与中国具备全面抗衡能力不同,其他国家一旦被美国针对性制裁,其产业体系与经济稳定都会遭到重创,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可以说,其他国家政府采取措施避免激化矛盾,是权衡本国利益得失后的务实策略。
4月份中美关税战期间,其他各国唯一可见的实质性举措,是跨国产业加速将半成品与原材料供应链从中国向东南亚转移。这一动向本质上是美国“友岸外包”政策(Friend-shoring)的延续。
对中国实施战略性遏制,在供应链领域推行“脱钩断链”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长期共识和既定国策。这一点始终没有变化,区别只是采用什么方法。拜登政府时期,为实现这一目标,推出的核心政策为“友岸外包”。该概念由美国时任财政部长耶伦于2022年4月13日在大西洋理事会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关税杠杆、立法限制及产业补贴等措施,推动原位于中国的产业链向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墨西哥、印度、孟加拉国等“友岸国家”转移,美国希望通过这种方法造成中国的产业链空心化,最终实现将中国从世界产业链中隔离出去的目的。
中国某品牌电脑制造商在墨西哥设有一家工厂,负责组装售价高达100万美元的服务器。 图源:《纽约时报》
这一政策兼顾了产业现状和国家战略,因而获得美国产业界较高程度的配合执行。例如,部分欧美跨国企业向其控股的中国境内工厂及依赖其订单生存的代工企业发出指令,要求后者在限定时间内将生产力搬出中国,并明确表示未来将停止采购中国生产的特定商品。学界将此类行为归纳为“非中国化”(Anything but China)。
相应地,中国加速推进产业升级战略,通过政策引导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低端产业向海外转移,同时集中资源发展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产业。受此影响,汽车零部件、电子元件等领域的大批工厂向越南、泰国、墨西哥等地迁移。相关转移客观上为承接国带来就业增长与技术溢出效应,促使这些国家积极配合美国的“友岸外包”政策。
在“友岸外包”政策框架下,中美两国政策合力的客观结果显著加速了中国企业的出海进程。传统海外投资理论认为,制造业出海通常遵循“外贸出口-建立销售网络-本地化生产”的渐进路径,其中海外建厂作为重资产投入环节,需在验证市场需求稳定性、构建安全保障机制后才能实施。但当前政策环境重构了企业决策逻辑:欧美跨国公司利用采购权力,将产能迁出中国作为订单的前置条件,这使得战略决策从“是否出海”转变为“如何高效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指令搬迁的方式,客观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企业的海外供应链安全问题。中国企业出海经常面临安全风险,而现阶段通过美国的“友岸政策”实施的产能迁移,中国企业得以借助美国的安全保障体系进行海外市场扩张了。
在此背景下,除了节约成本以外,中企只需重点考虑一个问题:如何扩大在当地的销售以求得建厂收支平衡。代工模式下受制于采购商渠道体系的销售限制,迫使企业转向自主品牌化战略。这种转型与产能本地化形成战略协同,搬迁到所在国以后还能享受美国的关税优惠甚至所在国的补贴,为中国品牌扩大市场提供了很多帮助。
可以说,欧美跨国企业执行“友岸外包”政策,与中国企业出海,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双向奔赴”。
中美两国的贸易战在这一阶段并没有分出胜负。
通过跟中国打关税战以遏制中国,是美国另一部分人的主张,特朗普只是代表了这部分观点,而且特朗普这种政治素人+魅力型领袖也是做出这种决策的合适人选。
据《华尔街日报》披露:特朗普政府计划利用关税谈判向美国贸易伙伴施压,要求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美国官员计划与70多个国家进行谈判 ,要求它们禁止中国货物的转口运输,阻止中国企业在其领土设立工厂以规避高额关税,并且不能在本国经济中吸纳中国的低价工业产品。该战略的幕后策划者之一为财政部长贝森特。
在中越两国签订一些协议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表言论,认为中越两国在合谋“搞垮”美国。越南、墨西哥等国家,从拜登时代帮助美国实现供应链转移的“友岸国家”,在特朗普时期变成了帮助中国占美国便宜的“帮凶”。
美国对外调整关税政策,说明之前的“友岸外包”政策已事实上破产,美国的政策转向已成定局。如何面对一个不一样的美国,成为各国的难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鸿蒙折叠电脑发布,23999元起售
2025-05-19 17:09 观网财经-科创 -
小杨哥带过货的“香港”月饼,注销了佛山厂家
2025-05-19 16:41 观网财经-消费 -
传禾赛科技秘密申请香港上市,此前多次被美列黑名单还遭做空
2025-05-19 16:08 观网财经-科创 -
小米:团伙操纵“近万个账号”恶意诋毁,案件已告破
2025-05-19 14:41 观网财经-科创 -
荣耀澄清退出印度传言,已准备好推出四款新机
2025-05-19 14:15 观网财经-科创 -
雷军:小米自研SoC芯片采用3nm制程
2025-05-19 11:58 观网财经-科创 -
统计局:促进价格合理回升
2025-05-19 11:38 中国经济 -
4月上海房价同比上涨5.9%,各线城市房价同比降幅均收窄
2025-05-19 10:49 观网财经-房产 -
海外市场收入增长8%,也没能拉回敏华控股下行的业绩
2025-05-19 10:23 -
国家统计局: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2025-05-19 10:12 中国经济 -
4月70城二手房售价环比5城上涨:上海、成都、西宁、丹东、赣州
2025-05-19 09:56 观网财经-房产 -
英伟达重新审视中国市场战略;梁文锋署名论文;OpenAI发布AI编程智能体
2025-05-19 08:4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美经济,到底谁更需要谁?
2025-05-19 08:49 美国“关税大棒” -
华为、谷歌智能眼镜正面PK
2025-05-18 07:57 观网财经-科创 -
“399的手机都有120Hz,iPhone16情何以堪”
2025-05-18 07:51 观网财经-科创 -
全球关税战硝烟滚滚,为何义乌“云淡风轻”?
2025-05-17 09:17 观网财经-海外 -
HDMI收税20年,移动“超高清时代”能否有中国标准?
2025-05-16 22:09 观察者头条 -
多个“首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
2025-05-16 21:25 -
牵手Rokid,高德推出全球首个导航智能体应用
2025-05-16 20:20 -
茶咖日报|淘宝闪购加码“奶茶免单”;星巴克或出售部分在华业务
2025-05-16 19:56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收到警报的时候,洪水已经淹没了营地” 评论 1“中国又反击了,欧洲认清现实:无牌可打” 评论 145金砖声明不点名批美国,“G7不再主导世界” 评论 44贝森特也威胁上了:赶紧谈,否则... 评论 115对马斯克的首个实质性反制,来了 评论 135最新闻 Hot
-
“中国又反击了,欧洲认清现实:无牌可打”
-
金砖声明不点名批美国,“G7不再主导世界”
-
法国直呼“整个行业有救了”,还想要更多…
-
印度慌了:正与中国接触,“问题比目前显现出的更严重”
-
“澳总理下周访华,有个重要任务”
-
“课上中国学生反问:没有信任,为何还要续约?”
-
“谁敢和金砖国家‘反美’,关税再加10%”
-
贝森特也威胁上了:赶紧谈,否则...
-
巴西:中国拟解除进口限制
-
被特朗普长文炮轰后,马斯克用《沙丘》名句回怼
-
马斯克回怼贝森特:索罗斯的傀儡,连数学都不会
-
“阵风”不好卖了,法国竟赖上中国
-
日铁飘了,还叫板中企
-
特朗普破大防:荒唐!马斯克玩玩得了
-
马斯克花了12年在得州赢了,这次“美国党”能吗?
-
“日本将首次向菲律宾出口二手护卫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