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云来:如何理解和把握当下的经济形势?
最后更新: 2020-10-12 17:13:423.世界经济结构解析
我们再来看世界经济结构,这跟国内的结构,从经济学原理上是一样的,先看看出口,世界出口25万亿美元,中国约是2万亿美元占世界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全世界都面临着疫情,可能影响比我们更严重,它的消费比中国相对占比高,投资是21,消费是46,而中国是投资大于消费,可见结构不太一样。但是随着经济的影响,消费也会缩减。
正如刚才所说,如果长远一点看经济发展潜力,其实出口还应该需要考虑提升空间,现在的国际情况还是有挑战的,长远一点来看,还是要考虑经济学的道理,如果你的产品确实有竞争性、质量过关、有市场需求,可能到时候除去政治因素,还是会具有很强的经济驱动。中国的经济规模不算小了,我们先依托自己的经济,练练内功也好,未来的目标还是不能忘记世界市场。
这张图可以比较直观的世界各国的经济,美国占了24%,我们中国现在也不算小了规模占世界16%,日本6%,德国5%、英国、法国、印度3%、意大利、巴西、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各占2%左右,以上这12个国家,占世界总量近四分之三。这些可对标的国家同时也是我们重要的目标市场。
从全世界区域已经来看,我们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8%,经济占世界16%,货币占25%,贸易占10%。“一带一路”国家,从面积上占了世界的一半,人口上占了世界的40%,产值上不到18%,从积累上看,累计的投资形成国家的工厂、基础设施,这也是一个不小的占比。高收国家人口占世界13%,产值大概占54%,货币总量占50%,贸易占49%。积累占了将近60%,这是世界经济的格局,应该在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时候应该了解的基本情况。
Q&A
提问1:朱老师,我是上海一架医疗公司CEO,非常感谢您的数据和分析,我有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想跟您探讨一下,因为中国的经济跟中美关系非常贴切,您认为未来中美关系对中国经济的恢复和潜力在哪里?美国大选还有30多天就开始了,新的美国大选对中国经济的恢复和挑战有什么关系?谢谢。
朱云来:美国关系和中国关系很近,进出口很大一部分是跟美国相关的,这个影响是很大的,如果说挑战,可能升级逐步变得更升,可能全世界的市场情况也在变,早期改革开放的时候,美苏竞争,中国处在被联盟的状态,这样的话有很多分歧相对容易弥合,现在中国越来越强大,有很多思考变得不一样了,有一些思维认知上、理念上的不同,造成了更多的分歧,怎么消除这些分歧,或者找到共识,打造世界命运共同体,这些都还需要一些时间。
挑战的话,可能国际上的分歧没那么大,更多的是东西意识、思维和基本原则的不同,因为共同体需要一个共同的原则。而建立共同原则的认知可能需要时间,我觉得我们还得面对现实,中国发展在最初的30年发展的基础上后40年发展有了快速的提升,到了一个阶段,有一个话叫悬得比较低的果实就容易摘的都摘了,剩下的都是具有挑战的,像科技提升,原来我们是加入世界经济市场,市场里有一个好处,你可以快速的各种组合,你的手机可以很快做出来,但是你的芯片等核心东西用的是现成的,到了新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创新,你需要考虑真实科技的能力、战略的、产业的安全性和自主性,任何时候都有平衡,不靠别人。
如果反过来,都是自己独立弄了,那就已经封闭了,世界是辩证法,你既需要开放又需要自主,保护你自己。
提问2:尊敬的朱老师,我姓胡,我们公司从事新能源的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咱们国家强调了这么多年的生态文明,很多人还是认为生态文明的保护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矛盾,在现在国内国际面临么大经济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应该如何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矛盾,这些企业在新形势下如何面对?谢谢。
朱云来:谢谢你对生态的关注,最近几年提得越来越高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进步,你讲更多的是实际的动作,我觉得需要一个系统性的立法,确实也需要全社会的意志表达,不然的话就停留在表面的衡量上,比如排除污染,减排的措施,人来检查的时候就关了,走了就开了,像这种,有很强的意愿,但是执行恐怕不到位。
也不难理解,即便像美国这样的比较现代的经济,他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排污治理不够严格,包括他退出环保条约,也是一个极端的表现,他的不少企业还是有很多因为盈利的考虑就反对这个合约,最主要的是形成全民的共识,世界的共识,把它具体化、合理化,这是具体实施问题,从意愿上来说没有人反对青山绿水,只是如何系统化地实施而已。
提问3:朱老师您好,这两年都有一种讨论,房地产的时代基本上告一段落了,资本市场的新时代来了,甚至说股市会取代房地产成为未来居民财富的蓄水池,您对这样一种看法是怎么看的,对这两个市场未来的趋势是怎么看的?谢谢。
朱云来:这也是很经典的问题,从一般性的来讲,房地产在中国的情况下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如果做系统的统计,比如统计局年鉴里有每年竣工的面积,发展比我们看的产值曲线还快,确实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如果你用人均面积来说,这个数字其实也在迅速增加,现在人均面积在40平米以上了,上次我也看了,曾经有一个估计说中国房地产有450万亿,后来我就看了一下这个统计,如果按照城镇居民的住宅面积,大概就有四五百亿平米,如果按照统计局每年的价格,差不多现在到了一万出头,乘上450亿呢,是这么算的。这个算法也有一些问题,行业只能这么算,没有办法,理解上也有问题,房产交易一万块只是今年新增的5亿平米,并不是500亿平米在交易,按照价格来算,只要新增的5亿在涨,所有的面积都乘上这个价格,就显得很大了。
从这个概念上来讲,既然有快速的增长,人口是有限的,其实中国现在平均每年人口增长只有0.5%,连1%都不到,既然是这样,你的住房面积普遍是10%的增长,连续十几年,也就是说,你总有一个相对完成的程度吧,比较足够用了,所以可能就需要有一定的调整,这是市场自然的,你少的时候大家来追求,逐渐的够了,那就平缓了。
股票总体来讲,你仔细想一想,如果按照我们对股票的基本预见,是企业盈利能力的体现,企业又是所有经济里最重要的活跃经济成分,它不断在创造价值,所以从长远来讲,如果你有一定的淘汰机制,留下来的都是好企业,显然应该投资它们,中国的股票市场算是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完成解决,股票是不是在良性架构里,我们是不是有监管、政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应有的客观规律是什么,如何真正地反映出市场的价值。我觉得这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如果从未来增长潜力来讲,应该股市是一种最终的投资工具,相比之下,它的风险比较大,债券也是很重要的基础,房产在正常的增长过程中,跟个人的生命周期是相关的,从年轻的时候挣钱,积累已经多以后,买了房子,随着未来经济的发展,未来的人收入更多了,他们去买房子,房价有一个自然提升的过程,这是不同投资的点。我想,比较根本的角度还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活力在真正创造价值,因此投资企业的股票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长远来讲是唯一驱动力,核心价值增长的方式。
提问4:朱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您对现在所说的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模式的看法,如果提到内循环,国内6亿人可支配收入低于1千,8亿人低于2千,你刚才的图表里说到了,东部的人均收入是最高的,东部主要是外向型经济,现在怎么平衡所谓的双循环?
朱云来:刚才讲了,其实经济本身一直是这样的基本结构,消费、政府开支、投资、进出口,进出口最高点的时候大概是2006年达到8%左右,很快就下来了,因为前面是国企改革、市场改革推动了出口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后来很快就有大量的投资,对国际重视不足,后来很快就下来了,这种循环是很自然的,一般国家也是说国内经济为主,相对来说都是出口外向型比较少,随着全球化有一些增长。内循环为主也是很现实的,也是很正常的,不足为奇,原来中国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改革开放的开始,借助当时国际市场的需求,借助国际的资本,采取开放政策,引进来,走出去,实际上拉动了中国经济在80年代、90年代的总体快速的增长,这是很好。
刚才也说了,世界在变化,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经历一些波动也正常。所以,内循环不是问题,收入水平高低,虽然听起来几万块很低,很多人不相信,很多人在大城市或者先进领域、先进的企业,你的收入水平确实拉大了,使得你已经忘了真正平均的状况是什么,2.8万不见得不好,主要是看一个经济里的相对的消费投资是不是良性结构,老百姓是不是衣食无忧,虽然收入低,按照收入统计,包括8种收入的统计,一顿饭一日三餐,一餐平均5块,那一个月一千块的收入,城乡结构中非城还有近6亿,如果你看城乡分开,农民总收入是1万出头,那就是一个月一千,近6亿农民加上8亿多的城镇居民,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是3万出头,其实农村、城乡收入的差别是3倍左右,平均城镇人口的收入是农村人口收入的3倍。
其实这就是一个持续很多年的基本格局,我们进一步提升,为什么还是要做市场经济,为什么让市场决定,我想来想去,市场最重要的是对任何一个产品,相对找到一个最低价格,对使用人来讲这是最有效的提供。如果你能追求这样的效率,经济不断在提升,如果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的降低成本,你的需求以更低成本就可提供,你还可以额外做其他的东西,产生新的需求、新的创造。实际上还是要看经济的效率。我们的经济效率,如果你不断放贷款,效率就偏低了,根据你的累计投入相比的话,你的GDP虽然增长很快,其实单位累计投资的新增GDP在不断下降,这是经济指标衡量,我们的效率提升是不够的。
所以,如果要改换目标,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什么都缺,什么都投,可能也不错,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显著的、显然可见的,就连做豆腐的机器都不够,人们买一个最基本的豆腐都排队,你投这些机械是不会错的。现在你具备相当的规模,已经连续投了很多年,这个时候应该更要小心一点,太多了就适得其反,应该把指标从高速度变得高质量,高质量应该是高效率,所以劳动生产率的衡量变得更为重要。新的目标,过去是增长,现在说是大部分已经衣食无忧,然后是医保、养老,养老的话,目前还不能够保证,现在还是现收现付,只能让现在工作的人每年支付一笔钱养已经退休的人,如果将来你的财富积累或你进步的标志换成了一个新的指标,调整到一个更完善的新的衡量体系,让我们对养老保障就更有信心了。
- 原标题:我们该如何理解和把握当下的经济形势?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青岛新增病例因院内感染?院方否认
2020-10-12 16: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赵立坚:加方难道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2020-10-12 16:16 -
外交部:澳籍嫌犯杨军以间谍罪被公诉
2020-10-12 16:01 -
国务院国资委:支持国企与民企相互兼并重组,不设界限
2020-10-12 15:28 -
数字中国 方兴日盛
2020-10-12 15:18 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数字中国 点亮美好未来
2020-10-12 15:13 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在危机中育新机 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0-10-12 15:1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原定在青岛举行的2020上合博览会延期举办
2020-10-12 14:28 -
林郑月娥将率团前往深圳
2020-10-12 13:59 香港 -
国家卫健委派工作组赴青岛指导疫情防控
2020-10-12 13: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联播+丨习近平多次关注这个前沿领域
2020-10-12 12:23 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习近平同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就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共致贺电
2020-10-12 12:17 中国外交 -
人大法工委:拟对法定最低刑责年龄作个别下调
2020-10-12 12:07 依法治国 -
刑法修改拟对奸淫幼女、猥亵儿童等犯罪规定作出完善
2020-10-12 11:24 依法治国 -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即将亮相
2020-10-12 11:03 依法治国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聚酰胺-66切片征收反倾销税
2020-10-12 10:38 中美关系 -
中央第四巡视组巡视上海市工作动员会召开
2020-10-12 10:23 上海观察 -
中央第六轮巡视来了,重点有哪些?
2020-10-12 09:14 -
后天,习近平将出席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
2020-10-12 09:08 新时代之声 -
图解:习近平要求年轻干部提高7种能力
2020-10-12 08:41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33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8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5“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1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