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顺子:“复兴”相声界“传统”,一个郭德纲不够用
关键字: 郭德纲曹云金相声复兴相声改进德云社单从创作的产量上,50年代改革的进步就是飞跃式。建国前,相声段子多由演员自己编写,相声发展一百年,流传下的段子也不过三百左右,其中优秀的不足一成。相声改革后,大量文化界人士参与相声段子创作,老舍改编《文章会》、《菜单子》、《绕口令》、《地理图》,业余作者出品《夜行记》、《打百分》、《王金龙与祝英台》、《飞油壶》等,极大丰富了相声的表演内容。语言学家罗常培、吴晓玲等都帮助过相声名家整理、改良传统段子,出版成集。相声破天荒地被当作一门艺术文化来研究。50年代间,十几年的产量就超越了过去百年的总和,精品比例大大提高。
过去,相声常年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下九流”,是只能闭门教授的“手艺”。而侯宝林先生晚年在北大办讲座,相声界人士出任北大教师可谓是奇闻。相声不仅能进高等学院了,还成了一门学问和艺术。
当然,相声改进小组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后期有些矫枉过正,政治色彩浓郁,歌颂体过多,失去了部分民间艺术原有的魅力。在这方面,马三立先生对相声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节目《开粥厂》、《吃元宵》、《十点钟开始》并非简单的笑料堆砌,而是有着巧妙的铺垫刻画。马先生的相声坚持着接地气,潜心揣摩民间小人物的心态,喜笑怒骂,一出相声俨然就是一出人物志,惟妙惟肖。
马三立
动荡与浩劫过后,随着改革开放,相声在80年代又迎来一个巅峰,加入了更多具有时代进步性的内容,如姜昆先生的作品,不在限于俚俗的逗乐、或是八股一样的讴歌,更多的加入了针砭时弊的内容。
其实,早期相声虽然有些粗俗的段子,但同样有着承担社会责任感的传统。艺人出身穷苦民间,能更好的使用民众自己的语言去嘲弄权奸恶富、刁奴歹人,更乐于调侃市井中的猥琐粗鄙。而到今天,希望相声界能够继续发扬相声艺人对于社会伦理重建的深沉关切,而非再回头执着于“传统的”脏活、臭活。
复兴还是退化?矛盾爆发的必然性。
对于郭德纲,推崇者认为今日相声界的兴盛离不开他的努力,而反对者不喜他的传统脏活。中立而言,单从相声艺术来讲,郭德纲的确推动了相声界“技”的复兴,他所教授的弟子,其传统的相声表演技巧功底扎实。但在段子内容方面,他远不及侯、马、姜几位先生在相声发展史上的贡献和造诣。相反,在他推动下复兴的相声段子,内容向着“正宗”相声方向一路退化。他设计的德云社“规矩”自然也会自发地趋近于侯宝林之前的相声界。
歌颂体也好,讽刺体也罢,当相声段子失去了一定的文化内涵,重归单纯的浑话逗趣,真的是广大相声爱好者所乐见的吗?
郭德纲复兴了相声表演的“技艺”,功在千秋;复兴了“真正的”相声段子,褒贬不一,尚有讨论空间;而郭德纲想要复兴传统的“师徒制度”,固然和他认同的相声发展方向有一定关联,但如果强求同行也认同,恐怕不仅舆论容不下他,社会的发展趋势也不会给他这个空间和余地。
前文提到过,过去曲艺界师徒关系之所以能够维系,很大一个方面是徒弟过于弱势——不听师父的我就活不下去。而现代社会,当生存不再是个问题,那么钱就是个问题。徒弟学“手艺”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挣大钱”。这一点,是传统师徒关系很难和平解决的问题。何况,早在1951年,政务院就有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旧戏班社中的某些不合理制度,如旧徒弟制、养女制、"经励科"制度等,严重地侵害人权与艺人福利,应有步骤地加以改革,这种改革必须主要依靠艺人群众的自觉自愿。
相声改进小组的经验证明,师徒传承并非是相声界维系发展的唯一道路。的确,师徒传承的关系中,师父可以自徒弟那里获得大量的利益(一年甚至更多的表演收入),而相声改进小组那种“学习班”,老师们只能领固定的薪水。然而,到了21世纪,反而没有孙玉奎、侯宝林等老先生那样的高风亮节之士,愿意舍弃部分师徒传承中的利益,给相声界学徒们一个更合理、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吗?退一步说,即便要坚持师徒的传承方式,早已不符合现代法理、伦理观念的那些旧社会特定时代、环境造就的规矩,也无可动摇吗?
更何况……郭德纲“复兴”的师徒规则,似乎也不是传统的相声界师徒规则。如果曹云金所说都是真的,那么…… 郭德纲的徒弟生活费自负,老规矩则是徒弟生活费师父承担;郭德纲的徒弟要一直做廉价劳动力,老规矩里徒弟只需免费为师父效力1-2年;郭德纲的徒弟要交学费、拜师费,这在老规矩里从未听闻。唯一一点就是,逢年过节,郭德纲的徒弟看着办,老规矩里则要求徒弟上门拜师,礼品倒是自己看着办。
要么传统师徒制,要么现代学校制。总不能,收钱看向现代化,伺候师父的规矩又要讲究“复古”。这种“双轨制”,德云社不出意外才是奇迹。如果德云社的运作方式丝毫不做改变,那么只能说,希望再过几年,小岳岳,还是现在的小岳岳。
参考文献:
[1]老剑:《相声发展史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ef90aa0102dqvk.html
[2]《相声界不为人知的内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4c49e01000ali.html
[3]侯鑫:《一户侯说》,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8月1日
[4]云也退:《怀念可爱的相声艺术》http://www.xiangsheng.org/portal.php?mod=list&catid=38
[5]《相声改进小组》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d467c10100wyyh.html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周顺子:“复兴”相声界“传统”,一个郭德纲不够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周顺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