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红冰:蝗虫害怕山东人?这个神话早破灭了
最后更新: 2020-02-20 16:00:28导读近日,源起东非的蝗灾呈现扩大之势且进入亚洲,观察者网对此也做了报道,从中我们得知蝗灾蔓延到了印巴地区,逼近了我国与某些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边境。坊间曾流传“蝗虫不进山东”的趣闻轶事。“蝗不入山东”,是因为蝗虫真的怕山东人吗?山东在历史上也算得上蝗灾的重灾区之一,为何会有这种说法?【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周红冰】
“蝗不入境”是指蝗灾爆发时,蝗虫不进入某一地区的特殊自然现象。与“蝗不入境”表述相类似的还有“飞蝗出境”“飞蝗避境”等词,这些表述方式曾长期出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针对这种文献记载的蝗灾中出现的特殊现象,近年来诸多学者曾做出过不同的解释和评价。
蝗灾肆虐东非(NBC新闻截图)
学者们的目光主要集中在蝗灾中的德政观和环境史的研究上。与此同时,学界对于“蝗不入境”现象的探讨多是在两汉及隋唐时期,对宋元以后蝗灾中的特殊记载则关注较少。需要注意的是,金代山东地区也曾出现过一个集中表述“蝗不入境”的特殊时期。
学界以往对金代蝗灾问题的探讨多集中在对蝗灾的整体论述上,对山东地区的蝗灾现象则关注较少。那么,如何看待金代山东地区出现的这一特殊现象?这类“蝗不入境”记载的出现又是否与金代特殊的政治制度有关?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做一简单梳理与探讨。
山东地区“蝗不入境”记载的特点与金代的德政观
金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蝗灾高发期。特别是在金世宗、金章宗二朝(1161—1208年),金代蝗灾的规模呈现出明显的扩大趋势。金世宗大定三年,“中都以南八路蝗”。大定十六年(1176年),金朝更是出现了波及全境的大蝗灾,“中都、河北、山东、陕西、河东、辽东等十路旱蝗”。到金章宗在位时期,蝗灾的规模和影响范围亦是有增无减。章宗泰和八年(1208年),中原地区再次爆发大规模蝗灾,并且出现了“飞蝗入京畿”的景象。由此可见,金代蝗灾在这一时期具有明显的分布范围大、成灾情况严重等特点。
山东地区是金代蝗灾的主要爆发地之一。山东在金代主要指的是金朝设置的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两个行政区,大体上包括了今天山东省大部、江苏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等部分地区。大定、泰和年间,金朝发生的几次大规模蝗灾中,山东地区都未能幸免。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金代山东地区受到蝗灾的持续影响;而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山东地区却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蝗不入境”记载。
这些“蝗不入境”的记载,亦成为山东蝗灾频发背景下的特殊历史现象。
在存世的各类历史文献中,关于金代“蝗不入境”现象的记载并不是只局限于山东地区。在金代相关的碑刻中,也曾出现过河南、山西等地“蝗不入境”的记载。例如,金代文学家元好问为夹谷公所撰写的神道碑中就曾提到,正大年间,夹谷公任睢州刺史时,“是时大蝗,公境独无”。然而,像山东地区这样,在一个时间段内多次集中出现“蝗不入境”的记载,仍是十分少见的现象。具体来讲,这一时期山东地区出现“蝗不入境”的记载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金代山东地区行政区域划分
第一,关于“蝗不入境”现象的记载时间、地区分布相对集中。金代出现“蝗不入境”记载的地区在历史上均属首次出现。金代山东境内出现“蝗不入境”记载的州县一共有五个。这五个州县分别是金代沂州所辖的费县和临沂县、益都府所辖的临朐县、济州所辖的嘉祥县和滨州。
第二,五州县均是在历史上首次出现“蝗不入境”的记载,并且,除益都府的临朐县在明代又出现过一次“蝗尽飞去”的异象外,其他州县均未再出现与“蝗不入境”相类似的记载。可以说,金代山东部分地区出现的“蝗不入境”记载,在文献记录上是一种空前绝后的行为。此外,“蝗不入境”记载出现时间的绝对密度不高,但相对密度高。在地方志中,金代山东地区总共出现了五次“蝗不入境”记载。从金朝一百二十年的建国史上来看,五次“蝗不入境”的记载并不算多。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山东境内的五次“蝗不入境”记载均是在金世宗、金章宗在位时期发生的。
第三,而根据《金史》的相关记载,山东地区在世、章二帝时期明确遭受的大规模蝗灾,总计发生两次。第一次金世宗大定十六年(1176年),“六月,山东两路蝗”。另一次则发生在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山东连岁旱蝗,沂、密、莱、莒、潍五洲尤甚”。这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山东地区每一次大规模蝗灾发生时,都有关于“蝗不入境”现象记载的出现,并且,这种蝗灾中的异象还在多地同时上演。这种时间上的相对密度之高,在“蝗不入境”记载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第四,“蝗不入境”记载来源大致相同。在已知金代山东地区“蝗不入境”的五次记载中,史料全部来源于明清时期编纂的地方志,《金史》中则没有相应的记载。值得注意的是,这五起“蝗不入境”事件的消息来源,全部出自地方志中记载当地任职官员事迹的《宦迹》或《名宦》等传中。另外,虽然“蝗不入境”的诸多材料出自明清时期编纂的地方志中,但在记述“蝗不入境”现象时,地方志中大都声称是将金代记功碑文的内容加以转述。
第五,以费县为例,金世宗年间费县县尉李正夫政绩突出,费县民众“感其德,为立生祠”,而费县的蝗灾异象就记录在为其修建的生词碑文中。李珪在任滨州刺史时,滨州出现了“蝗不入境”现象。咸丰《滨州志》中也同样记载,“旱祷辄雨,蝗不入境,民安其政,立石颂之”。这也成为金代山东地区“蝗不入境”现象的又一特征。这也就证明,虽然山东地方志记载蝗灾异象的文本时间是明清时期,但其出处则大多是金代的原始材料。
金章宗完颜璟时期的山东,总的来说人民生活比较稳定
从总体上来看,金代山东地区的“蝗不入境”现象在世、章二帝时期确实出现了某种程度上异常增多。并且,在地方志的记述中,编撰者将这五次“蝗不入境”事件一律移到记载官员德政的《宦迹》、《名宦》等传中。古人历来将“蝗不入境”现象视为地方官施行德政,感应上苍的一种现象,这种德政避蝗思想在金代仍然适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武守哲 
-
对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优势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汉景帝不吃老鼠吗?我们如何看待过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国粉丝送礼物的韩国军队,曾被志愿军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历史的”眼光与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没有战争,西方怎能“脱胎换骨”?
2020-01-10 07:53 -
为什么我们总迷恋盛唐风华?
2020-01-01 08:44 -
古装剧里“刘海儿”泛滥,历史上到底什么样
2019-12-20 07:46 -
薛绍墓找到了,你还记得昆仑奴的梗吗?
2019-12-19 08:03 -
历朝历代都禁酒,想要畅快喝酒得等到…
2019-12-16 08:04 -
200余件七三一部队罪行新史料首次公开
2019-12-13 20:55 国家公祭日 -
在今天的台湾,“统左派”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019-12-11 07:16 台湾 -
日本二战航母“赤城”“加贺”号残骸被确认
2019-10-22 10:27 -
4K修复版《开国大典》10月18日全国上映
2019-10-12 22:41 中国电影 -
反击“中国人种西来说”,他找到了良渚
2019-10-06 15:13 文化 -
关于这支军队的史料甚少,但英雄与牺牲的故事动人心魄
2019-09-24 10:50 -
沈阳首次公布“日军制造平顶山惨案”历史档案
2019-09-19 07:42 国家公祭日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放预约参观,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19-07-19 21:12 文化 -
这位“老地下党”,94岁才恢复党员身份
2019-07-01 22:01 -
扒一扒炎黄传说背后的上古史实
2019-06-12 10:50 考古 -
余则成已经牺牲!
2019-06-11 22:49
相关推荐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140“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73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8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81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
华春莹:你好呀,丁真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