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又平:台湾人喊出“我们不做乌克兰!”岛内政客要怎么办?
最后更新: 2023-02-27 11:26:02除此之外,台商还希望台湾当局和各界能够帮他们说话,可以给他们更多的保障。今天台商在大陆碰到法律上的困扰时,台湾的执政党一句话都不讲,没有任何关切,难道说台商的身份会变成原罪吗?这一点让很多台商心里情何以堪,很难谅解民进党。他们在大陆拼命赚钱,把利润汇回台湾养家活口,甚至造福于乡,最后变成原罪,这是非常恶劣的做法。
我的学生在大陆也遇到困难,比如台胞证跟居住证双证并行,可是系统不兼容,居住证是18码,台胞证不是18码,办信用卡时这两个不能够兼容是非常麻烦的。还有我的学生想在大陆买房子,只能买有外销证的房子,那就要贵一些。
这些都是小问题,还有根本性的问题。以前台湾年轻人在大陆职场有很多优势,但现在没人敢讲这话了。
对台宣传工作的主力应该是台湾青年,他们每一个人都会跟自己的死党闺蜜、同班同学分享信息。学弟学妹会问怎么找工作、一个月赚多少钱、什么是五险一金之类的。大概二十年前,台商是两岸交往的主力,现在的主力是台青和台干,他们在大陆作为白领工作、生活,很多人透过私人的网络跟台湾人分享信息。
在中国大陆的高校,包含技职院校的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有多少人是台湾籍?根据非正式的统计,光是在广东、广西、福建这一带就有上千个台湾籍的教授,还不包含华北跟东北,这一股力量非常庞大。
我们都知道“绿媒”无穷尽的丑化、妖魔化中国大陆,所以透过这些年轻的知识分子和他们的个人网络之间的讯息流通,我们也可以相当有效地去传递中国大陆发展的真实情况。
第二是鼓励两岸校园中的青年社团展开交流,比如辩论社、集邮社等等。民进党教育部有明文禁止网络会议,如果要举办必须要向大学校长室、陆委会报备,陆委会批准后才准许在网上开会。
我认为,最起码民办院校应该多办交流活动和咨询会议,即便不能参访,也可以利用视讯交流的方式。我们希望能够持续推动两岸交流,不要让民间自主性的青年交流变成配角,他们应该是主角和主流。
观察者网:目前两岸舆论对对方多少都有一些意见。比如大陆一些网友会认为“我拿你当同胞,你只想拿红包”,对台湾居民的政治表态也非常敏感。您认为这些隔阂该如何消除?
郑又平:这种误解之所以会存在,首先是因为民进党当局的挑衅与“联美抗中”“连日抗中”政策,这一类做法当然会激起民族主义情绪反弹。这不是因为台湾同胞或是中国大陆做出了惊世骇俗的恶劣动作,纯粹是台湾当局策划出来的。
而我认为,媒体在宣传时,要更多地反映台商、台青的思维,反映他们的想法和心态,然后大陆的网民就会知道原来台湾人很善良,台湾人投入中国大陆社会的发展,在大陆做慈善工作。台湾青年在中国大陆跟普通中国人一样生活,对祖国的发展做重大积极的贡献,这些都值得宣传,这样大陆同胞也会明白,“大家都是自己人”。
有一部分台商可能是“两面人”,把大陆当钱包,然后回台湾援助民进党,这种人其实还不少。比如中国大陆前一阵子重罚了徐旭东的远东集团,因为他们拿钱给蔡英文,这个就是“杀鸡儆猴”。以前大陆为了两岸和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现在不能容忍了。
徐旭东(图源:远东集团网站)
但是同样的,对于那些温暖爱国的台湾人,应该要表扬、肯定他们。像欧阳娜娜这样的台湾艺人,当他们在台湾被打压的时候,应该要给他们温暖,让他们知道“祖国会做你的后盾”。
事实上,很多台湾人都帮中国大陆说话,不要认为台湾人都和蔡英文是一路货色。这些正面的、活生生的故事应该拿出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台湾青年越来越务实,他们也想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珈媛 
-
老牌“台独”辜宽敏死亡
2023-02-27 11:24 台湾 -
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建议加强8小时工作制监督
2023-02-27 10:27 -
教师称求职遇“阴阳合同”收入腰斩,校方:构成诬陷已报警
2023-02-27 10:21 -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发生5.1级地震
2023-02-27 08:18 地震 -
多地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已启程赴京,参加两天半培训
2023-02-27 07:32 2023两会 -
两办发文: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等错误观点
2023-02-27 06:56 依法治国 -
李克强会见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
2023-02-26 21:38 中西教育 -
上海地铁回应男子涂鸦列车致停运:已移交轨交公安处理
2023-02-26 20:28 -
中纪委网站:坚决防止违规吃喝歪风反弹回潮
2023-02-26 20:19 廉政风暴 -
男子在自家鱼塘电鱼被罚,四川警方道歉:撤销处罚、罚款退还
2023-02-26 18:53 基层治理 -
二十届二中全会在北京开始举行
2023-02-26 17:50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四川发生非煤矿山顶板事故,已致5死3重伤
2023-02-26 17:34 安全生产 -
中国足协干部多达30正处、300正科、1000副科?官媒辟谣
2023-02-26 17:02 网络谣言 -
保洁捡2万元报警被开除?市监局回应
2023-02-26 16:18 疑案追踪 -
十年两会·温暖记忆|“为中华民族大家庭而歌唱”
2023-02-26 16:00 2023两会 -
《爱上海的理由》第21集 邱天:一杯咖啡看上海
2023-02-26 15:54 上海观察 -
李世民:团结的精神藏在每个中国人心里,我期待着见证这个国家更美好的未来
2023-02-26 15:49 老外讲故事 -
辽宁省原副省长王大伟,被公诉
2023-02-26 15:34 廉政风暴 -
三江布央购物长廊失火,当地回应:村民在田埂烧火引燃
2023-02-26 15:29 -
贾康谈财政加力提效及地方债、房地产税
2023-02-26 15:05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