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又平:台湾人喊出“我们不做乌克兰!”岛内政客要怎么办?
最后更新: 2023-02-27 11:26:02【导读】 2月8日至17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率团访问大陆,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释放积极信号。2024年台湾地区“大选”正在筹备,此次访问体现出国民党的什么态度?访问又将给两岸关系带来什么改变?台湾地区对两岸关系发展议题的民意如何?观察者网围绕以上问题采访了台湾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郑又平教授。
观察者网:去年佩洛西窜访台湾后,两岸关系跌入低谷。在处理两岸关系方面,国民党相较于民进党具有很大优势,这次夏主席带团来访,国民党在处理两岸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和立场是什么样的?
郑又平:我觉得这次夏立言带团去中国大陆,访问了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与去年8月访谈的作用确实不太一样。
首先,从时间节点来看,2022年底“九合一”选举中蓝营大胜,国民党的成绩很漂亮,当然这里面包含了民众党和一些无党籍的势力,这意味着2024年国民党极有可能“执政”。
另一方面,对于国民党来讲,从2020年以后一路颓势,这次选举让国民党的士气再度凝结在一起,同时也让国民党体会到台湾当下主流民意的走向——求和平、求发展、过好日子。根据台湾的各项民意调查,求和平、求发展的民意超过半数,甚至达到七八成。国民党感受到这种氛围后,他们要主动出击,为自己积极创造胜选的条件。
2月8日晚间,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率团抵达北京
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必须要做出一点具体的成绩,这个成绩要让岛内所有选民看到。但是我们不能天真地认为国民党只有一腔热血,国民党是一个务实的政党,它拥有百年历史,不是一个像民众党一样不成熟的政党。国民党内很多政治人物是从李登辉时期开始被培养并一路走到今天的,比如朱立伦等。
过去六七年,国民党中生代的精英领导者在两岸关系问题上“自我边缘化”,党内也有路线之争,其中本土派相当强势。他们强调胜选,认为既然台湾的民众和政治市场流行“亲美”,他们也应该往这边调整——“九二共识”曾经在马英九时期为国民党带来了和平红利,但是这些人在蔡英文当政后却开始说:“我们也应该拿香跟拜了。”
我必须强调,这些人不是国民党的主流,不是国民党的绝大多数,他们只是一群投机政客。这些要选举的政客曾经一度众声喧哗,导致国民党甚至要走“小绿”的“亲英美”路线,但现在已经转变过来了。
所以我认为国民党内的主流意见还是希望两岸关系能够和缓,希望两岸最终走向统一,即便不主张立刻统一,也能够交流融合。“两岸一家亲”绝对是国民党里面的主流。
2022年6月朱立伦访问美国时表示,民进党走的是亲美路线,国民党也是亲美的。他说:“国民党建党百年来一直与美国关系亲密……‘九二共识’是两岸双方的建设性模糊,是没有共识的共识。”要知道,第一个讲出这番话的人叫陈水扁。
2022年6月2日,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启程访美(图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朱立伦访美时则一直强调:“‘亲中’是民进党贴给国民党的标签,国民党从来走的都是“亲美”路线,我们要让美国朋友知道,在台湾,国民党、民进党都是亲美路线,我们只是处理两岸问题上的态度立场不同。”这些通通都是他的原话。
当时这在国民党党内引起轩然大波,质疑朱立伦的目的和立场。他回到台湾以后,面对党内的压力开始收口,但是他没有承认自己在美国讲错了。
朱立伦访美回来已经一年多,他现在的立场有非常明确的调整。朱立伦不是“台独”,可是他半年多以前的立场跟态度确实让人怀疑。
美国对台湾的态度是什么?美国把莱克多巴胺猪肉出口到台湾,还向台湾地区出售昂贵的武器,逼着台湾不断投入更多的国防经费。
乌克兰的战争也使得民众质疑,从阿富汗战争到乌克兰战争,美国走的是现实主义外交路线。换言之,台海如果发生战事,美国绝对不会协防台湾,台湾会变成美国的“看门狗”,就连“骨头”还要台湾人自己花大价钱去买,有时候甚至给我们的“狗骨头”都是过期的、发霉的,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得买。
一些投机政客和“亲美派”僵持不下,朱立伦也一直没有做明确的表态,其实他还在观望,直到“九合一”选举大胜和即将到来的2024年选举,他看到了国民党党中央开始务实的顺从民意,开始与大陆方面采取更积极的行动。
朱立伦是坚持两岸和平发展的,在这一点上我们要肯定朱立伦。他不主张“台独”,而且明确反对“台独”,其次他现在愿意积极推动两岸关系的改善,重新开口肯定“九二共识”。
这不是北京施压的结果,也不是美国做了什么动作,而是台湾选民自我觉醒。经过2016与2020的选举,台湾选民发现自己被民进党用谎言欺骗,民进党彻底污名化“一国两制”和“九二共识”,这令他们无法接受,所以现在局势正在发生转变。
虽然这种转变目前还没有看到结果,但这个过程足以让选民在“九合一”选举里狠狠教训民进党一次。以现在这个趋势,恐怕在2024年选民依然要狠狠地继续教训“台独”路线,所以国民党愿意从善如流。
- 原标题:“台湾青年越来越务实,他们也想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珈媛 
-
老牌“台独”辜宽敏死亡
2023-02-27 11:24 台湾 -
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建议加强8小时工作制监督
2023-02-27 10:27 -
教师称求职遇“阴阳合同”收入腰斩,校方:构成诬陷已报警
2023-02-27 10:21 -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发生5.1级地震
2023-02-27 08:18 地震 -
多地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已启程赴京,参加两天半培训
2023-02-27 07:32 2023两会 -
两办发文: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等错误观点
2023-02-27 06:56 依法治国 -
李克强会见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
2023-02-26 21:38 中西教育 -
上海地铁回应男子涂鸦列车致停运:已移交轨交公安处理
2023-02-26 20:28 -
中纪委网站:坚决防止违规吃喝歪风反弹回潮
2023-02-26 20:19 廉政风暴 -
男子在自家鱼塘电鱼被罚,四川警方道歉:撤销处罚、罚款退还
2023-02-26 18:53 基层治理 -
二十届二中全会在北京开始举行
2023-02-26 17:50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四川发生非煤矿山顶板事故,已致5死3重伤
2023-02-26 17:34 安全生产 -
中国足协干部多达30正处、300正科、1000副科?官媒辟谣
2023-02-26 17:02 网络谣言 -
保洁捡2万元报警被开除?市监局回应
2023-02-26 16:18 疑案追踪 -
十年两会·温暖记忆|“为中华民族大家庭而歌唱”
2023-02-26 16:00 2023两会 -
《爱上海的理由》第21集 邱天:一杯咖啡看上海
2023-02-26 15:54 上海观察 -
李世民:团结的精神藏在每个中国人心里,我期待着见证这个国家更美好的未来
2023-02-26 15:49 老外讲故事 -
辽宁省原副省长王大伟,被公诉
2023-02-26 15:34 廉政风暴 -
三江布央购物长廊失火,当地回应:村民在田埂烧火引燃
2023-02-26 15:29 -
贾康谈财政加力提效及地方债、房地产税
2023-02-26 15:05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6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5“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85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7最新闻 Hot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