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耀辉:3亿人老有所养,财政压力如何破解?
最后更新: 2024-07-12 14:47:54编者按: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这是中国大踏步追赶世界、并屹立于大国之林后总结出来的重要法宝。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将再次掀开新的篇章。
下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又将往何处去?为此,观察者网特别策划《改革进行时》专题,邀请权威专家学者,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相关重大议题,追踪和见证党的三中全会勾勒的重大改革决策与实践历程。
中国正在面临建国后第二次婴儿潮带来的退休老龄人口高峰期,面对老龄化、少子化的严峻形势,在基本养老保险已经实现全覆盖的制度背景下,推行健康老龄化还有哪些难题待解?本期《改革进行时》,观察者网和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赵耀辉教授展开交流。
赵耀辉教授
【文/观察者网 高艳平】
推行健康老龄化的机会窗口
观察者网: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2023年末),预计2035年,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国家,60岁以上老人突破4亿。您主笔的《中国健康老龄化之路:北京大学-柳叶刀重大报告》(简称“报告”)着重从建设性角度为健康老龄化出谋划策。您说,随着第二批婴儿潮一代在2022年进入退休年龄,当务之急是抓住当前经济增长提供的机会之窗,齐心协力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为什么您说当前存在一个机会之窗,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窗口期有多久?
赵耀辉:中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老人身体不健康,很明显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负担。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提早准备,积极干预,让老年人能够健健康康地步入老龄化,也就是我们说的健康老龄化,那么“负担”就会转化为机会。因为退休人群可以从净消费者变成一个生产者,从负担变成积极的贡献者。
1962-1975年是共和国第二代婴儿潮时期,这个阶段平均每年出生人口达到2500万左右。如果按照60岁退休来算,从2022年开始至2035年,这群人已经逐步进入退休年龄。再加上在过去40年间,中国的人口结构快速转变,导致每一位老年人在世子女数量显著下降,从而为家庭和社会照护带来巨大挑战。可见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性。
2022年开始,共和国第二次婴儿潮时期(1962-1975)出生的人口开始退休,我国迎来一个老龄人口的高峰期 上观新闻
健康老龄化其实有很多的决定因素,有一些因素比如儿童期的营养情况,不可能再有机会补偿了。但是还有很多因素在60岁之后可以得到改善,比如改变他们的健康行为,戒烟、戒酒、体重管理、锻炼、保持社会参与的活跃度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退休人员的健康水平,延迟需要照护的年龄。
因此针对这批年轻的老龄人口,我们的公共卫生部门可以在健康管理的领域,提供足够的信息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能够让他们做好各种慢病的管理。医疗体系方面,我们在预防、健康改善和治疗、康复、姑息治疗和临终照护等领域,也都还有很大的改善余地。
所以,无论从改变健康行为、健康管理还是医疗体系改革等领域,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能够让这批年轻的老龄人口尽可能多地改进健康水平,尽量推迟失能年龄,这样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应。
也就是说,如果按大城市80岁进入高龄老人阶段计算,那么还有二十年时间可能进行健康老龄化的改进,这就是我们应该抓住的窗口期。
养老财政压力破解之法:延迟退休
观察者网: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之下,大家最主要的担心首先还是养老金够不够用、是否可持续的问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称,未来30年制度赡养率翻倍,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将于2028年出现赤字并不断扩大。从中长期角度考虑,确保近3亿人老有所养,您认为有何破解之法?
赵耀辉:养老的财政压力,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推迟退休。
在现行现收现支的养老金制度下,是在职的人员赡养已经退休的人员。现在我们的受益群体在迅速扩大,而缴费的人群在缩小,也就是老龄抚养比(定义为65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与20-64岁人口的数量之比)在增大,自然就会出现财政可持续的压力。延迟退休就是让缴费的人群扩大,领取养老金的人规模缩小。
另外,很多领域都需要财政支持,比如医疗的费用还会大幅上涨,国家还在试点推行长期护理保险,所以,未来我们在财政支持养老方面,潜力并不太大。
推行健康老龄化,可以使3亿老人从净消费者变成生产者,而延迟退休是其中重要一环中国网
养老金要是出现赤字,总得要财政来补,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国家财政会被拖垮。环顾全球,很多国家就是养老把财政拖垮了,最后只能借债,借的太多,就会酿成财政危机,连带引发经济危机。
我们看到很多发达国家曾经遇到这些问题,比如意大利、希腊,政府收不抵支了,只好去债外债,还不上债,就会有评级机构下调主权债务信用评级,最终资金链条断裂了,蔓延到整个经济。
所以,在人口老龄化形势下,养老金的压力只能用推迟退休解决。
延迟退休要平稳实现,制度设计很重要
观察者网:您提到人口老龄化可以变成机会,而不是负担,让3亿老人从净消费者变成生产者,从财政负担变成积极的贡献者,延迟退休的确是很重要的一环。二十大报告也提出了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意见。十年前延迟退休就讨论得非常热烈,目前国家公职人员的退休年龄有所延迟,以及某些行业如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年龄有延长,其他企业员工的退休年龄基本没有改变。全球相比,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但几乎成为全世界退休年龄最低的大国。您认为,延迟退休改革背后有哪些难点和堵点?
赵耀辉:没错。按原来的规定,国家公职人员中女干部统一到了55岁就要退休,新政策规定处、副处级以上女干部,以及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可以延迟到60周岁,但是男性干部60岁退休没有改变。所以新政策变化影响到的人群很小。
延迟退休讨论了很多年,一直没有大的动作,我认为肯定是有很大阻力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央行两省分行行长落定
2024-07-11 22:24 金融观察 -
央企重组整合,或有新突破
2024-07-11 21:38 -
中国银联迎来新任党委副书记,将出任总裁
2024-07-11 19:55 金融观察 -
台积电下周提前试产2nm芯片,韩美日步步紧追
2024-07-11 18:11 观网财经-科创 -
“十八金刚”大阅兵,中国机器人走到哪一步了?
2024-07-11 16:57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苹果想把iPhone16出货量提升10%,能做到吗?
2024-07-11 14:22 观网财经-科创 -
“国会山股神”们的财路要被“堵”了
2024-07-11 14:14 观网财经-海外 -
“巡游出租车已到死亡边缘”
2024-07-11 09:12 -
多地出台收费新办法,物业费要降了?
2024-07-11 08:49 观网财经-房产 -
事关转融券、量化交易,证监会重磅发布
2024-07-10 18:38 观察者头条 -
中国最容易被念错名字的城市,用5年时间实现一场产业3级跳
2024-07-10 18:2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运营商大规模集采,国产CPU占比飙升至近70%
2024-07-10 18:12 观网财经-科创 -
普华永道紧急回应“广州所关闭”,多家中概股企业已续聘
2024-07-10 18:09 观网财经-金融 -
小米否认收到格力诉讼,涉案电风扇已基本下架
2024-07-10 15:34 观网财经-科创 -
借入债券后,央行再出新工具,影响多大?
2024-07-10 00:42 金融观察 -
抖音电商流量正重新分配
2024-07-09 19:0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日本八巨头砸300亿美元扩产芯片,意在何为?
2024-07-09 16:30 观网财经-科创 -
云南德宏: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打通国内重点城市和缅甸外销市场
2024-07-09 15:46 中国房市 -
曹操出行IPO启示:聚合平台是门好生意
2024-07-09 15:0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微软被曝要求中国员工只能用iPhone
2024-07-09 13:44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