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燕菁:债务是经济重启的关键
7.向过去学习未来
中国经济若想重启,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扩表,出手越快,成本越低。2019年,我曾提出有必要对2008年的所谓“四万亿”公案做一个正确的评价,因为对昨天的认知会影响我们今天的选择。在学界主流看来,“四万亿”导致产能过剩、房价飙升、巨额地方债、银行坏账、贫富差距加大、市场无法出清......并给了一个肖像画般的描述——“大水漫灌”。
但在我看来,对“四万亿”的这一评价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当时没有果断推出“四万亿”,中国也许可以避免学界所说的那些后遗症,但也没有中国产业的快速迭代和升级,更没有随后十年中国经济的伟大超越和追赶。
也许站在中国之外更能感受到中国2008年以后的巨大增长,辜朝明在其新著《大衰退》就称赞中国当年的“四万亿”是教科书般经典。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国应当从当年“四万亿”以及日本泡沫后扩张性政府投资中汲取正确的经验教训。
其中第一个就是,有限的救助资金应优先救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美国应对危机为什么比日本成功?就是因为美国不是优先救企业,而是首先救市场。
中国2008年的成功也不是因为四万亿投资本身,而是得益于房地产市场止跌回升。救活房地产,地方政府才能大规模扩表,才能完成城市从地铁到机场众多投资巨大的重资产。没有房地产的复活拉动巨额地方投资,“四万亿”根本不可能形成“大水”,更不可能“漫灌”。
第二个经验教训是,必须维护好债务存量,使其具有最高的流动性。美国对待资本市场的态度和日本形成鲜明对照,美国政府是想尽各种办法不让资本泡沫破裂(而不是像日本、中国那样自作聪明去主动“捅破泡沫”)。而一旦资本市场出现问题,政府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冲入市场托市。保住这些债务安全,就是维护其核心抵押品的价值。
中央在地方债处理上绝不能持“谁的孩子谁抱走”的态度。央行和财政部必须联合出手,才能拯救此次大危机。中央政府在地方债务出现危机时,如果袖手旁观,那就是严重的渎职。因为货币和国债等最后的“救生圈”都在中央政府手里。
金融部门推出新方案 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图源:视觉中国
第三个经验教训是,简单增发债务并不能实现可持续的扩表,只有能创造现金流的债务,才能真正实现扩表。这就需要快速寻找可以带来正收益的投资项目。只要能形成资产,项目越大越好,债务越多越好。债务不是问题,能否形成资产才是问题。作为最后的借款人,政府有无限的资源动员能力,关键就看是否有足够多的投资项目。
8.结论
2022年中国房地产开始下跌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立刻意识到“人们在看中国2020年的经济预测,就像他们在看苏联1960年的经济预测或日本1990年的经济预测一样。”他认为,中国经济最终不可能超过美国,理由是中国经济未来将面临的四个关键挑战,其中第一个就是“重大的金融风险、经济增长驱动力的不确定性”。
以前多次预测中国将超越美国的日本机构JCER最近也突然改口,认为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在2035年达到美国的87%,这是两国最接近的时刻,此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降到2.2%,和美国的1.8%基本持平,并且永远失去了超越美国的机会。这些判断都有可能让西方做出不理智的决策。
中国当下最大的危险,就是债务端无预警地断崖式暴跌。由于债务端是货币创造的主要形式,债务暴跌的直接后果就是需求萎缩,而市场规模是中国维持地缘政治地位的关键,在中国面临与世界脱钩威胁的今天,“中国需求”比“中国制造”更能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只要中国市场足够大,世界产业链的终端必然指向中国,与中国脱钩就意味着自我惩罚。而中国市场能有多大,几乎完全取决于债务规模能有多大。必须迅速扩张债务增量,抵消与美国脱钩的债务收缩。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足够的内部需求,挽救中国强大的供应链。
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果中国资产负债表猛烈收缩,在世界大博弈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触发从台海到周边一系列的地缘政治危机。百年虽长,但历史留给我们的崛起窗口却可能非常小。
2023年,中国必须像1991年、1998年和2008年实现快速的V型反弹,否则我们很可能会付出超出想象的历史代价。
- 原标题:赵燕菁:债务是经济重启的关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阿里确认也在研发,中国公司快速跟进类ChatGPT技术
2023-02-09 00:00 观网财经-科创 -
AI批改作文、当口语老师,教育圈的ChatGPT要来了?
2023-02-08 20:3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航司不能投放低价票?民航局:没提过这样的要求
2023-02-08 19:57 -
存款5万被要求提供收入证明?18家银行最新回应
2023-02-08 16:21 -
知乎暴涨超50%创上市以来新高,或和ChatGPT有关?
2023-02-08 14:3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20万以下车型来了?特斯拉下月将发布“宏图”第三篇章
2023-02-08 14:32 观网财经-汽车 -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俄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
2023-02-08 11:32 -
曾写出毁灭人类计划书,爆火的ChatGPT是把双刃剑
2023-02-08 11:08 观网财经-科创 -
长利新材拟主板上市,老板曾亲自向市委书记行贿
2023-02-08 11:04 观网财经-金融 -
不降价卖不动!武汉将房地产归为“困难行业”
2023-02-08 10:56 观网财经-房产 -
北京知产法院:芯联芯有关龙芯侵害MIPS著作权主张不成立
2023-02-08 10:53 观网财经-科创 -
外卖将在全国上线?抖音回应:无具体时间表
2023-02-07 19:2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关于人民币清算,中国同巴西签署备忘录
2023-02-07 18:57 人民币国际化 -
阻碍监管、5米深坑埋资料,长方集团子公司被立案调查
2023-02-07 18:06 观网财经-金融 -
百度版ChatGPT来了,AI竞赛中国胜算几何?
2023-02-07 14:47 观网财经-科创 -
百度确认将推“中国版ChatGPT”,三月完成内测
2023-02-07 11:5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黄光裕“失控”国美零售
2023-02-07 10:4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2022年度个税汇算新变化:个人养老金等可予以扣除
2023-02-07 08:56 -
集中供地政策将优化,土拍逻辑要变?
2023-02-07 07:46 观网财经-房产 -
业绩不及预期后立刻降价促销,苹果急了?
2023-02-06 18:05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