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穗生:“新冷战”阴影下,美国的鸽派在哪里?
这也是我到美国这些年从来没有见过,即使当年冷战前后在中国国内出现的一些政治上的动荡,或者在美国出现了对中国关系的很多疑虑,都没有提出过“脱钩”。尤其是现在的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竟然要脱钩,而且要全面突破。我一个朋友之前弄了一个网站,题目就叫做“Great Decoupling”(伟大的脱钩战略),因为这种脱钩太难,居然能够完成这么一个历史的使命,完成脱钩。这个简直是荒唐透顶的事情。
特朗普现在就是想脱钩,他跟习近平说是朋友,是一种策略。他的一个顾问说,这是一种典型的做生意的策略,我跟你示好,但我底下来挖空(undermine)你,说一套做一套。根据特朗普的原话,每一个中国留学生都是中国间谍。30年前我到美国去,我们害怕的是美国对中国和平演变,但现在美国害怕中国对美国和平演变,所有的中资机构和研究机构,所有的中国学者和科研人员,不是到美国偷技术,就是搞和平演变,所以我们要把这些关系全部斩断,连人文交流都要斩断。这是我这么多年来从未见到过。
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中国
第三个很重要的变化。美国对华政策从来没有铁板一块,从来都有鹰派和鸽派之间的争论,而且在历年当中,鹰派总是趋于少数。鹰派是些什么人呢?搞国家安全的人,搞情报的人员,军人,虽然在很多时候鹰派的声音很大,但是鸽派相当广泛,各个领域,学术界、商界、跟中国接触的政策研究界,甚至于很多跟中国接触的政府官员,这些人都希望中美继续接触,以合作来定义竞争,找到更多的共同利益。
但是鸽派的观点就像刚才我讲的接触政策的观点一样,这些年日渐微弱,甚至于在今年2月份之前,大家都认为在美国有一个对华强硬政策的共识。前不久在华盛顿开会,大家开玩笑说,现在华盛顿还有多少人是鸽派? 一只手可以数得过来。我说我是一个,我是强硬的鸽派。但很多人不敢说自己是鸽派,因为说自己是鸽派,别人就会给你贴个标签,叫“Panda Hugger”,熊猫拥抱者。这个熊猫看起来可爱,实际上很可怕,它的爪子很厉害,所以现在大家都不敢承认自己是鸽派。
到7月份有了百人签名信,分两拨签的,第一波一百人,后来又有一些人签。因为在当时执笔者弄这个签名信的时候有些人没找到,但也有些人找到了却没有签。这个签名信中国国内很重视,各种媒体报道很多,认为这是美国鸽派,是美国对华友好派。
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你仔细读这七条,第一条是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然后再是对特朗普目前对华政策达不到美国的战略目标的批评,而不是对战略目标本身提出疑问。也就是说现在在美国的对华政策辩论上,鸽派声音几乎没有,现在的两种声音,是超级鹰派和温和鹰派之间的争论,而不是鹰派和鸽派之间的争论。其实签名信大部分都是温和鹰派,虽然我是鸽派,但我还是签了。签了名的这一百人当中有各色人等,他们只是对特朗普不满,对特郎普的做法不满,但是要改变对中国的政策本身大家是一致的,不一样的是怎么达到这些目的。
所以这里围绕鸽派和鹰派,或者超级鹰派和温和鹰派之间真正的争论焦点是:中美之间目前走到这一境地,谁应该被责备得更多一些?改变这个现状是通过什么途径?是仅仅通过这种贸易关税,还是通过其他的方式联合盟国一起?很多人没签这封信,因为他们觉得这封信对美国政府责备太多,但对中国的批评不够,这两年中美之间关系之所以走到这个地步,中国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紧接着是一百位前情报和军方人员对这一封百人信的回应,认为所有的责备都应当给中国,所有的错误都是中国的,特朗普目前所做的事是完全正确的。这种情况我是从来没有见过,而且你读一读这两封信,尤其是第二封信,奇文共欣赏。第二封信很值得读一读,因为这些观点很荒谬。但是居然就在这个辩论当中成为一家之言,而且成为声音很大的一家之言,尤其在华盛顿的圈子里面,很多人不同意,但是这些人又很有影响力。这种超级鹰派对中国的责备是全面的,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只有把中国彻底改变,彻底把中国压下去,把中国的政权给推翻。全球化时代竟然还能听到这种声音,这已经不仅是零和游戏,而是超级零和游戏了。
美国鹰派支持总统对抗中国的公开信
第四,这些年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当中,总有很多对华政策的受益者,包括商界人士,像我们这样学界人士,甚至一些政策研究人士,很多人“吃中国饭”,觉得中国这碗饭挺好吃的,在跟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得益。一批人相当多,并且在过去很多年来是维护中美关系的重要力量。在每次出现危机和波动的时候,这些人总会出来说话。但在今天美国很少有人觉得自己在中美关系中是受益者。
上个月底的第二封信中就责备过去对华政策的失误,责备这些人,说你们这些人都是在跟中国的关系得到好处,所以你要维护中国的利益。所以现在都不敢说自己是这从中国得到好处,选择从道义上来讲,而不是从现实利益来讲。
这本来就是个互利的关系,结果没人敢说我们是互利的。但是回过头来想想,这些人,或者这些年也确实很多人觉得在这对中国接触中,获利越来越少,或者越来越难。冷战结束期间,商界的人士是中美关系的坚强支持者,但现在这些人很少有人敢出来说话。说是我在中国市场得到了巨大利益,中国市场对美国是非常有益的,没人敢这么说。不仅是敏感,商界的很多人觉得在中国赚钱越来越难,不仅是技术转让问题,不仅是他们认为所谓的市场份额问题,不仅是他们认为对外资的歧视问题,他们认为中国的开放越来越窄,其实不符合现实,但他们觉得越来越窄。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去,可以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在中国银行可以开户,但是我一到中国来,我的google就没法用了,所有账户都停了。所以美国的整个产业都排斥在中国市场之外。美国人说这毫无道理,我们对你是全面开放,但你却对我们严加限制。美国的这些鹰派或者超级鹰派去批评中国时候,这些人就无话可说,都不愿意站出来。
包括学者,我们现在抱怨美国对中国的签证加以收紧,但美国人说,美国记者在中国只要写了一篇对中国有不公的报道,马上就被吊销签证,驱逐出境。不光是记者,学者也是一样,好多美国学者像沈大伟,他们的签证都被吊销了好多次。所以他们就说要对等。所以在美国的这个受益者群体被压缩得越来越厉害。这个我也是多年没有见到的。
第五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过去的这些危机都是单独事件,两国之间在某一个问题上进行较量,不会影响整个中美关系的大局,比如说台湾问题,从中美建交以后一直在那里,剪不断理还乱。再比如人权问题、新疆问题、西藏问题、南海问题、撞机事件、炸馆事件等等,就某一个具体问题或具体事件产生危机,然后双方进行危机管理,把危机处理,而这些事件和具体议题不影响中美关系的大局。但今天绝对不是这样。贸易问题显然不只是个简单的贸易问题,军事问题、台湾问题、新疆问题、南海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都牵扯在里面,不是能够对某一个具体问题或者具体事件进行危机管理就可以解决的。这是中美之间非常全面的一种对峙,一种持续的危机,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没有见到过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中美关系中这种所谓的危机,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所以贸易战当中出现这样一些反复、周折,或者一些突发情况,有很大的背景,并不是一种不可理解的现象。换言之,中美关系进入一个长期的对峙,长期的对立,长期的竞争,甚至于一种长期的危机状态。
- 原标题:著名国关学者赵穗生CCG演讲:中美“新冷战”可以避免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驻科特迪瓦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切勿在科非法采金
2019-08-27 07:43 非洲之窗 -
CNN播放英首相反对贸易战视频,库德洛结巴了…
2019-08-26 23:19 美国一梦 -
马克龙回应巴西总统嘲讽妻子:选个正常人吧
2019-08-26 22:57 金砖国家 -
伊朗外长突访G7瞒着美国?特朗普:我批准的
2019-08-26 22:19 特朗普 -
-
印尼公布新首都选址地
2019-08-26 20:51 -
特朗普坚持要拉俄回G7,还和他们吵了起来
2019-08-26 17:44 特朗普 -
发动机试验爆炸后,俄官方检测出放射性同位素
2019-08-26 17:07 俄罗斯之声 -
中国7月进口委内石油减少62%
2019-08-26 16:22 中国-拉美 -
特朗普称日本承诺购买更多玉米,安倍:我们是双赢
2019-08-26 16:12 日本 -
美一高中欲雪藏华盛顿蓄奴壁画,被批“掩盖历史”
2019-08-26 15:55 美国一梦 -
美财长:若进入紧急状态,特朗普有权命美企离开中国
2019-08-26 13:14 中美关系 -
新西兰终于出现在地图上了,却被标成了“日本”
2019-08-26 11:55 俄罗斯之声 -
特朗普称G7领导人“尊重贸易战”,遭英法领导人反驳
2019-08-26 11:47 特朗普 -
日本19岁女游客拒绝韩国男子搭讪 竟被扯头发狠踹
2019-08-26 11:24 -
特朗普多次提议:为什么不用核弹摧毁飓风?
2019-08-26 10:50 特朗普 -
伊朗外长“突然”现身G7峰会举办地
2019-08-26 10:23 特朗普 -
巴西数万军人奔赴前线灭火,总统看演出“调节情绪”
2019-08-26 07:56 -
一天之内,特朗普和白宫又演了一出对华“反转戏”
2019-08-25 21:55 特朗普 -
巴西军方出动4万人救火,特朗普:美国可帮忙
2019-08-25 19:49 金砖国家
相关推荐 -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评论 188“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评论 271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评论 216“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
约翰逊急着表决,民主党领袖连续讲了6小时,还没停…
-
“六代机机密会议,扎克伯格突然闯入”,白宫回应
-
8年后,默克尔吐槽特朗普:真装!
-
美军评估又变了,“不是几个月是两年”
-
“即使特朗普下台,美国政策也不会变,中日韩要合作”
-
“船到桥头自然直”,印外长回应美议员
-
俄海军副总司令阵亡
-
“在越南的中国制造商松了一口气”
-
他倒戈后就躲起来了,电话都不接,同僚评价:聪明
-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
“印军将全面排查中国产零部件”
-
美国和盟友闹掰?“本质没变,中国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声,英财相当场落泪,“哭崩”市场
-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
莫迪表态:金砖是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