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宏伟:美日荷对中国半导体下手,软件产业应成第一制造业
最后更新: 2023-02-21 10:24:59日本没有经验只有教训
再论两句中国如何“走你美国的路,让你美国无路可走”?
无论是中国现在,还是日本约40年前所遭遇的美国“卡脖子”危机,都是相似的,但仔细观察一下,被卡的主要不是硬件,而是软件。
中美贸易摩擦的最痛点,也是被软件卡脖子。笔者将软件产业定义为第一制造业,硬件已是第二制造业。软件决不是人们不假思索认定的服务业,沒有软件制造产业大发展,引领硬件产业,就没有硬件产业的新发展。
20世纪70年代,日本大规模投资半导体产业,举国体制、研发鼓励、全产业链通吃,其优越的产品质量使得日本半导体硬件很快夺得了世界市场80%的巨大份额。
美国对日本施压,两国于1986年签订了《美日半导体协议》,要求日本必须给美国20%的市场份额。日本确实受到了损失,但此后半导体生产份额跌落到2021年的15%,名落中国;欧盟更是只占3%。日欧没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软件产业没成气候。
今天,中国站在了与日本曾经相似的位置。或许在很多方面,日本能够为中国发展提供镜鉴,但可以断定,在国民经济存亡的数字经济产业和新能源产业这两大发展方向上,日本没有经验只有教训。
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在过去是日本经济最为骄傲的名片。当然,现在丰田汽车依然是全球销量第一的汽车公司,但在新能源这一新赛道上,日本汽车企业未见崭露头角。
汽车业是非常典型的日本兴衰的标尺:日本在第二制造业上做到了极致,却忽略了第一制造业的引领作用。
当前商学院提到的丰田精益生产、管理结构等等,都是在第二制造业上的优化,这也是中国企业需要向日本学习的地方。在管理和效率的提升上,日本企业做的非常好。
但是,在第一制造业也就是软件领域,必须承认日本的建树并不算多,这方面更值得学习的是美国。我看到现在日本产业界、学界都出现了很多的反思,但是日本政府能否意识到这一点并实现转型,还是未知数。
日本半导体业的衰落教训是只重视狭义的硬件制造业,而没有重视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等软件制造业的发展,你听过美国的谷歌、亚马逊、脸书及安卓,但你听过有什么日本的全国性、全球性网络公司吗?没有。这就是日本和欧洲在如今面临产业衰落的重要原因。中国还有几家全国性公司,但还没有全球性公司,必须引以为戒,要有危机感、紧迫感。
在数据智能时代,对市场需求的第一供给和反应是软件制造业。手机的硬件、纳米级半导体是为了实现手机软件机能所代表的市场需求、用户需求。没有了软件侧的需求,就没有了硬件努力的方向。
北京:中关村门头沟园全面复工复产 高科技企业马力全开。图源:视觉中国
我想许多人都记得,2013年前后,任正非曾经提出华为到了关键时刻、华为进入了无人区。这一判断,展现了这位卓越企业家的战略远见。
过去,中国经济发展一直是跟着前人的脚印一步步迈。前面已经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我们并不需要动脑子,跟着跑、去赶超就对了,比如中国现在能够做出比日本更好的电视机。
但在数据智能时代,前无古人了,下一步,脚往哪个方向迈?特别在数据AI大发展的新领域里,一步迈错,可能就意味着一个企业进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而这种生死存亡,不仅是源于一个个企业的选择,产业政策的导向也会对产业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我们认为制造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无人区,那么产业政策也势必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现在能够看到,中国正在作出一系列积极的选择。比如东数西算工程,这首先是大软件工程,其次是为实现这项软件工程的硬件工程。东数西算充分证明软件的算法、算力被认为是国家核心技术的重要组成,也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第一制造业。
站在这个角度,当前时刻非常关键。中国不应该获得了一些网络社会发展优势却自限、放弃优势。从顶层设计角度来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高新产业发展规律的变化,大力支持作为第一制造产业的网络平台产业,使之能够做大做强,像谷歌、亚马逊那样产生全球影响力;这样就能生成出无数的软件灵感,引领硬件制造持续更新换代,无限发展。
欣慰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浙江等地方领导都喊出了支持网络平台企业发展,要求其担负起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性经验如何改变大脑内部状态?中国科学家获重要进展
2023-02-21 08:12 科技前沿 -
中国代表:反对借助人工智能谋求绝对军事优势和霸权
2023-02-17 13:09 -
半导体基础研究匮乏,我们进入“黑暗森林”
2023-02-17 09:53 科技前沿 -
ChatGPT“狂飙”,如何“迎战”?怎样“问责”?
2023-02-15 15:10 人工智能 -
“中国复眼”二期开建,将实现对千万公里外小行星探测和成像
2023-02-14 13:06 科技前沿 -
世界首次3D打印大体量文物复制,云冈第3窟成功“分身”
2023-02-14 08:52 -
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成立,支撑高海拔观测
2023-02-14 07:34 科技前沿 -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后贺建奎再现身,对科研伦理避而不谈
2023-02-13 11:32 -
专访神舟总师:飞船被打穿怎么办?
2023-02-13 10:15 航空航天 -
高福团队:北京新冠疫情高峰未见新变异株
2023-02-09 15:12 抗疫进行时 -
首次成功从零生成原始蛋白质,AI做到了
2023-02-06 08:18 科技前沿 -
量子通信网络更近一步!我国科学家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
2023-02-05 11:11 -
“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
2023-02-04 07:22 中国精造 -
疫情三年,科学主义输了?技术进步了吗?
2023-02-03 07:19 -
西工大翼身融合大型客机缩比试验机试飞成功
2023-02-02 09:18 航空航天 -
“悟空”即将问世,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亮相
2023-02-01 13:44 科技前沿 -
WHO:新冠疫情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3-01-30 19:43 抗疫进行时 -
第二届“天宫画展”:航天员展示钱学森像
2023-01-21 13:41 航空航天 -
兔年送祝福 玉兔二号照片上新了!
2023-01-21 13:07 节日谈 -
2022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新冠突变免疫逃逸机制入选
2023-01-20 10:15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