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忠谋解密台积电发展战略:20多年了,可以讲了
最后更新: 2021-11-08 16:37:58【导读】 10月28日,在台湾玉山科技协会20周年庆祝大会暨论坛上,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发表了主题为《经营人的学习与成长》的90分钟演讲。会议期间,90岁高龄的张忠谋讲述了他在德州仪器和台积电一系列的故事,以及60年创业和管理心得。张忠谋也首次分享了自己在台积电的唯一一份手写战略计划,此前这份战略被视作台积电公司机密,覆盖了从客户信任到订价策略等多个方面,近距离解析了台积电创办初期的经营策略和商业模式创新。
张忠谋在会上讲话。来源:油管(YouTube)截图
张忠谋:感谢各位玉山协会的朋友,今天抽出时间来听我的经验,我要讲的是我60年的学习与成长的理念。
最初在美国的求学经历
我20岁时去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看过我自传的人就知道,我认为MIT是一所非常枯燥无味的学校。
当时,我父亲送给我IBM的股票,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大约50股,那时股价差不多100美金,所以这算是一份蛮大的礼物。
有了这50股股票后,我一有机会就去看IBM的股价。几十年以后,我听台湾“财政部长”王建煊说:“大家要手上有股票,心中无股价。”我很尊敬这位“财政部长”,但我现在觉得他大概从来没有过股票。我一有股票后,就去图书馆看报纸上的股票行情,那时候没有网络,只能在报纸上看股票,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股价信息。当然,还有公司寄过来的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当时股东比较少,所以公司还会给小股东们寄一些报告。
我看了这些报告,大概了解了像IBM这样的大公司是怎么运作的;因为想要了解股价,所以也学会了P/E(市盈率)、P/B(市净率)这些东西。
我从24岁开始工作,头一个工作就是半导体,公司名字叫希凡尼亚(Sylvania Electric Products),这在美国是一家相当有规模的公司,但半导体对它们来说是一项新事业,而且一开始就不太成功。
我在希凡尼亚做了三年,从24岁到27岁,虽然很努力,但感觉并不好。在那三年里,我注意到有一家公司做的非常好,远在德克萨斯州,叫德州仪器 (Texas Instruments)。
当时,我在波士顿已经住了9年,要去德州工作并不是一件寻常事。有一部很流行的电影叫巨人(Giant),讲述1940年代的得州,我去的时候已经1958年了,那里还和电影的场景非常相似,就是一个牛仔乡村。
我是德州仪器的第一个华裔,第二个华裔要到好几年以后才来。我在德州仪器工作非常顺利,去的时候27岁,一开始就立了相当大的功。公司认为我很有前途,就送我到斯坦福去念博士,我在MIT这个枯燥无味的学校没有得到博士学位,在德州仪器待到30岁时才被公司送到斯坦福念博士。
张忠谋在德州仪器工作。来源:semiwiki
在斯坦福念博士非常顺利,也比MIT要有趣一点。我念的头一个学校是哈佛,虽然没那么有趣,但它给了我真正的教育,MIT是给了我谋生的本领,而斯坦福是我真正有兴趣学习的一个学校。
德州仪器送我去斯坦福的时候跟我签了一个合同,就是拿到博士学位以后,要在德州仪器至少工作5年。因此,我在斯坦福读了两年半,拿到博士学位,33岁离开斯坦福就回到德州仪器,一待就是25年。刚刚回到公司后,他们就把我升职为一个事业部的负责人,德州仪器是按事业部划分的(organized by business unit)。
首先,我认为需要清楚你的公司到底是按事业部还是按功能划分的(organized by business unit or by funtion)。如果是按事业部划分,对于总经理职位来说,事业部是一个训练的好地方,可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能按事业部划分,台积电就没有这个平台。
1996年,我已经是台积电的董事长,总经理是一位外国人,Donald Brooks,他担任总经理已经五六年了,当时工作很累,他就和台积电提议,能不能用按事业部划分的方式来管理?
Donald Brooks,1991年加入台积电担任台积电总经理。来源:legacy
我拒绝了他,因为我们的技术总是在进步,如果是以事业部的方式划分,某某技术是这个事业部,某某技术是另一个事业部,有些技术都需要用到,那么就要跟不同部门来商量。而且,技术一直在更新换代,比较高等技术的事业部过了两年后,就会开始落后,假如把新技术都给总经理,那么较为落后的技术也就慢慢缩小了,这样是不行的。
总经理跟我争,我就说:“我们去找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为企业或政府的高层干部献策、针对庞杂的经营问题给予适当的解决方案,有“顾问界的高盛”之称)。”事实上,麦肯锡是支持了我的想法,但它倒找出了另一个问题。麦肯锡说:“你们的客户对你们不是那么好。”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以前没有注意过。这是1996年,后来我就想着改进它。
CEO应当保持技术钻研
回到德州仪器的经历,我做过好几个事业部的经理,最后落到了全球半导体部门。刚开始时,全球半导体部门只有3000名左右的员工,后来涨到4万人左右。
从33岁做到52岁,我的黄金时代都给了德州仪器,但是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是技术出身,要不断精进技术,这一点很重要。而且在科技事业里面,无论经理人还是CEO恐怕最好也是技术出身。
英特尔 (Intel)也发现了(这一点),至少它们现在的CEO忽然发现了,这位CEO说,最近英特尔股价又不太好,分析师看空这只股票。他今年2月才上任,技术出身,没有念过大学,他认为前几任英特尔CEO都不是技术出身,公司怎么会做得好?
当然,我觉得他这句话有失偏颇。英特尔的每一任CEO我都认识,包括这个家伙。我用“这个家伙”有点不客气,可是他对TSMC也不客气,我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已。
2015年的时候他不在英特尔,在另一家公司叫VMware,当时他来看我,认为台积电发展得很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经济日报点名老虎和富途
2021-11-08 10:24 金融圈 -
市场监管总局:特斯拉召回91辆Model 3,大众召回748辆途锐
2021-11-05 14:58 大公司 -
28亿存款再陷“罗生门”:渤海银行称济民可信知情,济民可信回怼
2021-11-05 12:06 金融圈 -
多家调味品企业卷入涨价潮,机构:提价效应在1年后体现
2021-11-04 17:33 消费 -
产品被美海关扣留,5000亿光伏巨头市值一天蒸发486亿元
2021-11-04 10:08 -
进博会倒计时,从公式定价看进口货物贸易新政
2021-11-03 16:25 进博会 -
昔日全球第一搜索门户雅虎正式退出中国
2021-11-03 14:04 -
经济日报:中国不可能重新大上煤电
2021-11-03 08: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28亿存款风波:储户8亿存款或再被划扣,涉事员工失联
2021-11-02 19:37 金融圈 -
经济日报:商务部鼓励储存生活必需品,大家想象力不要太丰富
2021-11-02 12:44 -
24个GDP万亿城市大比拼:东部重新领跑,7城激烈卡位
2021-11-02 08:24 中国经济 -
集装箱运价涨10倍,散货船租金也暴涨3.5倍
2021-11-01 20:27 -
红杉沈南鹏:一家创业投资机构为何要做科学大奖的公益捐赠?
2021-11-01 12:05 -
电力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10月制造业PMI降至49.2%
2021-10-31 09:31 中国经济 -
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主要制度规则正式发布
2021-10-30 21:33 -
人工2小时,AI 10分钟
2021-10-29 21:04 上市公司 -
中国国债正式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
2021-10-29 18:57 中国经济 -
集成电路人才缺口仍超20万,这些岗位最紧缺
2021-10-29 09:05 产业万象 -
数字经济时代,工业互联网成为企业的必答题
2021-10-29 07:59 中国经济 -
解决新能源不稳定的关键?
2021-10-29 07:57 能源战略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