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添、陈厚:武契奇能否挺过这轮风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意领袖和民族英雄这两重身份为武契奇长期执政提供了强大支撑,但这也是两柄“双刃剑”,随时可能反噬。
一方面,曾经承诺打击腐败的武契奇如今也成了抗议者眼中的所谓腐败代表。另一方面,政治精英使用民族认同进行动员,同时在回应“国家情绪”的高压时也容易不堪其负。2023年塞尔维亚议会在介绍塞科谈判进程时,议员们的标语上写着“武契奇,你背叛了(塞尔维亚的)科索沃”。
议员们的标语上写着“武契奇,你背叛了科索沃”
面对双向反噬,武契奇的策略是“以一攻一”:当民族主义者指责他在对外谈判中软弱时,他强调反腐与民生,重申自己是民意代表;当民众因腐败和选举问题走上街头时,他又诉诸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将抗议视为“西方势力干预”和“颜色革命”的图谋。
加入欧盟和科索沃问题之间的平衡就是典型的例子。塞尔维亚既想加入欧盟又不愿接受科索沃现状,武契奇想一碗水端平绝非易事。
2013年推进与欧盟签署《稳定与联系协定》时,前进党推动逮捕腐败精英、强化反腐形象以争取民意支持。2020年签署塞科经济关系正常化的华盛顿协定时,总统网站的声明解释道这“首先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是“最大限度保护我们的利益”。2023年接受法德提出的塞科争端解决方案时,武契奇则以“可能招致欧盟和美国的怒火”“导致塞民众的利益受损”为由,把这一决定包装为保护人民利益的“无奈之举”。
“塞尔维亚不会允许自己被任何人讹诈、羞辱或不敬”,“塞尔维亚永远不会成为任何人的出气筒。”——2016年塞尔维亚入盟遭克罗地亚阻挠时武契奇声明
而当民众走上街头抗议腐败专制、选举舞弊时,武契奇高举“民族情感”大旗来挡下攻击。塞尔维亚人对西方曾轰炸他们国家的怨恨成为利器。在历来多次抗议活动中,武契奇和前进党政要都强调其为西方支持的“颜色革命”,目的是“破坏塞尔维亚的团结和稳定”。民众对战争的担忧也被利用起来。2022年初俄乌冲突爆发,彼时围绕疫情防控的抗议仍未平息,前进党适时搬出“和平、稳定、武契奇”的竞选口号,把武契奇描绘为不确定时代的稳定力量。
民族符号的使用也是策略之一。2024年在联合国大会表决设立“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纪念日”时,他身披红蓝黄的白色双头鹰战袍,俨然昭示其塞尔维亚利益捍卫者的形象。在本轮抗议活动中,长达200米的巨幅国旗反复出现在支持武契奇的集会上,显示他的形象已与国旗融为一体。
武契奇在联合国会场身披国旗
长达200米的塞尔维亚国旗,据称这是塞尔维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面国旗。
巨人:身向何处?
靠着民意领袖和民族英雄这两重身份,武契奇在塞国权力场中扛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抗议示威。而面对本轮号称“后米洛舍维奇时代最大规模抗议”,他还能像之前那样安然无恙吗?目前来看,有内外各三方面有利因素:
在国内,一是武契奇个人的政治操盘能力。抗议期间在贝尔格莱德和尼什的挺政府集会仍吸引大批支持者,说明其基本盘尚未松动,可说是宝刀未老。二是抗议群体组织松散,抗议者明确拒绝其他反对党派的支持,注定难以对武契奇造成实质性威胁。三是,塞尔维亚各反对党之间相互攻讦,缺乏强有力的替代人物,纲领也未能回应民众核心关切。总体而言,武契奇在政坛仍不可替代。
在国际层面,欧盟需要一个稳定且有意谈判的塞尔维亚,促其尽早入盟可增强欧盟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保障塞尔维亚的锂矿供应。俄罗斯则在历史上长期将巴尔干视为其势力范围,在俄乌冲突尚未止息的情况下,其必然不希望塞尔维亚出现一个亲西方的政权。美国虽是最重要的外部干预方,但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不仅大幅削减对外活动资金,更是裁撤了最重要的干预机构国际开发署。无论本轮抗议是否有美国的身影,其对抗议活动的支持力度必然大打折扣。
尽管内外均有“托底”,但当前局势对武契奇而言仍不算万无一失。本轮抗议在没有明显的政党支持和统一组织下,仍能聚起空前规模,足见民众不满情绪依然高涨。虽然过去历次活动爆发的原因从反对腐败、反对“专制”到保护环境不等,但最后矛头都会指向武契奇;除了确有外部势力的刻意引导外,也显示出民众对武契奇十年执政有所不满。如不能解决政府腐败、通胀高企、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国内根本问题,民意吸引和民族认同等工具也只能用来“拆东墙补西墙”。
说到“墙”,塞尔维亚著名导演、金棕榈奖得主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有着更深刻的笔触。当他在1992年目睹着南斯拉夫轰然倒塌的残垣断壁时,他不禁自问:“我身在历史何处?”在后来的同名小说里,库斯图里卡描述着自己对“历史是否应该被忘却”的纠结,以及他略带聒噪的叹息:“在这儿,对美的渴望遭到驱逐,再没有上诉的机会”。他无法理解人们为何要推倒已逝的南斯拉夫诺奖作家伊沃·安德里奇的雕像。
从安德里奇到库斯图里卡,再到今日身披国旗的武契奇,俨然已历三代人,但安德里奇那句“痛苦方为人生,幸福总会消散”,依然绝望地响彻贝尔格莱德上空。对一个历史负重深重、身份认同撕裂的国家而言,执政从不是荣耀,更是一场持久的考验。
武契奇能否跨越这轮风暴,不止是个人的博弈,也关乎塞尔维亚如何面对未竟的现代转型。
参考文献:
[1] [英] 保罗・塔格特著,袁明旭译. 民粹主义 [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 [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 想象的共同体 ——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3] 马细谱著. 南斯拉夫兴亡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 林红. 当代民粹主义的两极化趋势及其制度根源 [J]. 国际政治研究,2017(1): 36-51.
[5] Druckman D. Nationalism, Patriotism, and Group Loyalt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J].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1994, 38(1): 43-68.
[6] Kekic T. There’s a Reason Why Many Serbs Support Their Flawed President[EB/OL]. Balkan Insight, 2024-03-13[2025-06-20]. https://balkaninsight.com/2024/03/13/theres-a-reason-why-many-serbs-support-their-flawed-president/.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来中国前,黄仁勋先去见了特朗普
2025-07-11 07:39 -
财政部:4500万元以上的医疗器械政府采购项目,应排除欧盟企业
2025-07-11 07:15 -
巴西将退回特朗普加税信函
2025-07-11 06:44 -
泽连斯基:暂不举行俄乌谈判
2025-07-11 06:38 乌克兰之殇 -
“不确定哪个更侮辱人,是关税,还是美国派他当大使”
2025-07-10 23:3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还当我们都是没上过学的乡下人?!”非洲人怒了
2025-07-10 22:50 特朗普 -
电动车模式上太空?“中美太空竞争发生重大转变”
2025-07-10 21:55 航空航天 -
6名中国公民失联,中方要求尼方全力搜救
2025-07-10 21:07 -
他信首次公开回应:洪森给我女儿“下套”,“兄弟情”已破裂
2025-07-10 19:58 -
王毅会见拉夫罗夫
2025-07-10 19:09 -
乌克兰称拘留两名中国公民,中方回应
2025-07-10 18:53 -
“亚洲国家刚被课税40%,谁搭理鲁比奥那套中国说辞”
2025-07-10 18:0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俄罗斯今年要引进100万印度劳工?
2025-07-10 17:22 -
商务部驳斥:她的言论并未如实反映中欧经贸关系现状
2025-07-10 16:39 欧洲乱局 -
放话“替代中国”,奈何加拿大“全国的希望”不中用…
2025-07-10 16:17 -
非洲领导人正发言,特朗普催进度:报姓名和国家就行了
2025-07-10 16:08 非洲之窗 -
“鉴于俄目前的攻势,普京决定无视特朗普的不满”
2025-07-10 16:06 乌克兰之殇 -
中方破获3起境内间谍案件,涉及哪些国家?外交部回应
2025-07-10 15:52 国家安全 -
商务部出手:坚决防止非法外流
2025-07-10 15:50 -
王毅:美国这样对孟加拉国,既不合理,也不道德
2025-07-10 15:43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摆了所有人一道”,美越贸易协议要黄?
-
鲁比奥与拉夫罗夫会面,“转达了特朗普的失望和不满”
-
摩根大通CEO当面蛐蛐,“和中美比,你们要输了”
-
澳外长拱火:美国不想与中国交战,但…
-
卢拉:没有义务使用美元进行贸易
-
特朗普:8月1日起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35%关税
-
鲁比奥:筹备与中方会晤
-
来中国前,黄仁勋先去见了特朗普
-
加拿大军人企图组团“造反”被捕
-
菲律宾表态:对美方决定感到担忧
-
俄罗斯今年要引进100万印度劳工?
-
“鉴于俄目前的攻势,普京决定无视特朗普的不满”
-
“试图向裁判送礼”,中足联通报
-
非洲领导人正发言,特朗普催进度:报姓名和国家就行了
-
放话“替代中国”,奈何加拿大“全国的希望”不中用…
-
抗战史上的今天:7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