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再发核泄漏事件,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关键字: JAEA日本核泄漏日本与此同时,应急处置人员在穿戴两层保护服及全脸面具后,进入作业人员暂处的A-102室,对各名作业者体表的被污染情况进行测试。
最初,应急处置人员希望利用胶带对被污染者体表的被污染区域进行贴覆,从而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然而,某些作业者体表的污染范围超出预期,让胶带贴覆成为不可能的选择。因此,最后决定让作业者穿上一层新的作业服,再在最终撤离时将两层作业服一同脱下。完成初步污染处置的作业人员顺次向A-101室转移,此处临时超净房已经完成布置。
接下来,脱掉作业服,只剩内衣的作业人员依次进入临时超净房。在这里,防护严密的应急处置人员对他们的皮肤进行又一次的彻底检查,以确保没有皮肤污染发生。完成皮肤检查后,更加重要的是利用鼻拭子法对吸入污染的可能性进行排除。17:50分到19:18分之间,对全部人员的污染检查作业完成,没有迹象显示有人员遭到放射性污染,人员撤离正式宣告完毕。
人员撤离过程示意图(来源:JAEA报告)
此外,通过对实验设施排气系统进行的放射性物质监测结果,此次事件并没有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泄,对于周边居民不会产生影响。后续将对污染现场进行详细的放射性物质排查,实施除染作业,以及寻找发生泄漏的原因等。JAEA称将会继续在合适的时间点发布进展通告。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本次事件?
本次事件是JAEA自2017年6月6日发生在大洗研究中心的作业员放射性物质吸入后,又一次严重的核泄漏事件。好在这次并未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对周边环境也不构成威胁。
不到两年时间内,连续发生的安全事故也令部分日本民众对JAEA的信心跌落谷底,网络上充满了言辞激进的批评。但宣泄式的意见背后,更有价值的应当是借鉴和思考。笔者认为,该事件将在以下三个方面给全世界核工作者和核能研究机构提供启发。
第一,现行的放射性物质处置方式仍然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尽可能提高安全性,降低安全风险将是核工业从业人员需要始终思考的问题。
第二,JAEA钚燃料技术开发中心对本次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够体现出专业性,具体处置方案亦值得各国相关机构借鉴。
第三,核安全是民众非常关心的话题,事故发生后对信息及时,详尽的披露,不仅能够显示负责任的态度,更有助于平息恐慌情绪。
核能是人类切实可行的清洁能源选择之一,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应该也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在核能相关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很可能难以根绝事故的发生。但站在历史的维度,这些大大小小的波折都对核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即便两国间的历史恩怨及现实冲突确实存在,不少中国网民为邻国发生事故而幸灾乐祸的想法未免太过幼稚和情绪化。作为核电大国乃至强国,中日两国理应与世界各国一起携手,为核能利用及核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戴苏越
- 最后更新: 2019-02-02 09:29:32
-
他95岁去世 曾宿醉后试药发现布洛芬
2019-02-02 07:37 -
脸书、谷歌滥用权限,遭苹果“权杖”重锤
2019-02-01 21:36 大公司 -
iPhone用户投诉手电筒无故亮起,与锁屏界面的设置有关
2019-02-01 18:07 -
“真香”预警 苹果手机中国销量暴增
2019-02-01 17:30 手机 -
外媒展示华为折叠屏智能机3D渲染图
2019-02-01 10:50 手机 -
“墨子号”研究成果获克利夫兰奖
2019-02-01 07:51 -
脸书“有偿追踪”手机用户 苹果指其违反合作协议
2019-02-01 07:15 大公司 -
联合国:中美领跑全球人工智能竞赛
2019-01-31 22:32 人工智能 -
中国科学家实现室温固态可编程量子处理器
2019-01-31 21:43 科技前沿 -
我国首次实现深海6000米大深度数据北斗卫星实时传输
2019-01-31 21:11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通过国家验收
2019-01-31 21:07 科技前沿 -
安卓旗舰芯片骁龙855性能初探:略显不足?
2019-01-31 14:01 手机 -
-190℃考验后,嫦娥四号和玉兔都醒了
2019-01-31 14:00 观察者头条 -
FBI抓捕第二位苹果中国工程师,同样指控窃取无人车机密
2019-01-31 10:37 大公司 -
三星拟培育非存储半导体 为未来增长动力
2019-01-31 08:57 大公司 -
春节前后,将有5台“中国造”盾构出口新加坡
2019-01-30 21:53 -
中国科学家算出超大质量黑洞外流气体尺度
2019-01-30 14:21 中国科普博览 -
2018中国手机市场成绩单:苹果大幅下滑 华为、荣耀成大赢家
2019-01-30 11:46 手机 -
发射失利2年后 长征五号7月复飞
2019-01-30 11:36 航空航天 -
挑战世界级难题 中国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进入试验阶段
2019-01-29 21:39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