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斋藤茂男:战争十五年的阴影
【导读】 “六太郎入学那年的秋天,九一八事变爆发。”
“整个时代正以急促的脚步迈向了下一幕。国家主义的思潮开始席卷整个教室与宿舍。”
六太郎是本文的主人公,也是日本记者斋藤茂男(1928—1999)的一名采访对象。这则采访,揭示了“一位满心都希望孩子们幸福的教师” 不知不觉沉溺于战争的心路历程。
透过这些口述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日本普通民众对于战争的认知,以及所谓的“皇国教育”如何将青年学生塑造成战争工具。
【文/斋藤茂男】
最开始,我们四处寻访着能成为采访对象的教师。
一位中年教师告诉我们:“盛冈的六太郎老师或许可以。可以采访他从战争时期开始直至今日的人生。”
吉田六太郎,五十九岁,盛冈市立上田小学校长。
他出身于盛冈市南部岩手县紫波郡见前村(现在的都南村)的一户穷苦农民家庭。
六太郎上小学的时期正处于昭和(1926—1989)初期,那时候正好赶上一战后的大萧条,大街上到处都是找不到工作的人,城市人口的回流使得农村生活雪上加霜。
来自当时日本殖民地朝鲜、台湾的进口便宜大米,因美国经济衰退而引起的蚕茧价格暴跌,这些都将当时的农民们推向了饿死的边缘。“岩手婴幼儿死亡率高达30%”,“饥饿儿童剧增”——翻开当时的报纸,随处可见这样的新闻标题。女孩们被迫卖身来养活父母与兄弟姐妹,那是一个苦不堪言的时代。
“那时候,能进师范学校的都是认真的、学习好的穷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师范学校不仅不收学费,还会给学生发拉舍尔毛制的衣服、裤子和鞋子。学校实行全寄宿制,伙食费、住宿费统统不需要,这些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毕业后还能当老师。”
那时候,相比从天蒙蒙亮开始就一直要劳作到深夜的农民生活,能穿拉舍尔毛制衣服、有饭吃的“军队生活”可要轻松多了。
将学生培养成“心地善良”“信人爱人”“德行高尚”的人,让“为天皇国家奉献一切”的“服从”精神渗透到每一个日本人的心中——这便是当时日本的师范学校肩负的特殊使命。
年少的六太郎在入学时就被教育:“师范学校就是‘死范’学校”,“教师的一言一行是所有人的范本,其终极意义便是死之模范”。
之后不久,学校便成了和军队一样戒律森严的地方,人们甚至说:“陆军士官学校、海军兵学校、师范学校是三大培养战争武器的地方。”
六太郎入学那年的秋天,九一八事变爆发。十五年战争的齿轮也由此开始转动。就在这一时期,一桩对于岩手师范的学生来说一生难忘的“事件”发生了。
1931年9月19日晨,日军在沈阳外攘门上向中国军队进攻。(资料图)
“皇国教育”的脚步声
六太郎入学时,岩手师范里有一位“不守规矩”的老师。他便是教授教育学课程同时身兼宿管职位的千喜良英之助老师(已故)。
在当时军事化管理氛围日渐浓厚的校园里,千喜良老师可以说是为学校带来了阵阵新风。
由于当时的学生大多出身于贫农家庭,总是接连不断地有人身患心肺疾病,他先是买下了十万平方米的农地,开始自己供应粮食,紧接着便新建了食堂、茶室,还破天荒地为清一色都是男生的宿舍招来了女宿管。他还开设保健室,请来护士,甚至让大家坐车去医院看病。此外,他还允许学生们使用大型电动洗衣机,让大家都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学校之前设有门禁,但千喜良老师认为,为人师、无信任、不教育,于是便废除了门禁。
“老师那时候经常喝了酒后,在晚自修时间来到我们学生宿舍,说: ‘你们肯定没在学习’。于是,我们就经常一起搞宿舍节的活动。所有学生都很崇拜他。”六太郎老师说道。
据当时最高年级(五年级)的级长、后来担任了盛冈市教育局局长的中村圭六说,千喜良老师从来不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这个你看书就知道了”。相反,他自己翻译了约翰・杜威的《教育学概论》,给学生讲授时也总是结合具体案例。“他引用的例子总是特别贴切,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但是,这一自由主义式的教育终究还是被信奉“皇国史观”的县知事以及心怀不轨的学务课长给埋葬了。一九三二年的夏天,上面决定将千喜良老师派往冲绳。消息一传开,都已经放暑假回家的全校学生立马赶回了学校。大家召开了学生大会,决议发起留任请愿运动。一夜之间,请愿书上就盖满了全校学生的血印。因不满校长、知事的回答,学生们还选出了代表,由他们去文部省直接上访。
当时有八名学生被选为代表,其中就包括中村级长。由于车站里早已布满了县里的官员和便衣警察,八名学生换上了和服,藏在货舱与客舱之间,悄悄地前往东京。但是,东京上野站也早就被校长等人布下了眼线,上访文部省的行动最终还是失败了。
决心与县政府对抗到底的学生们一度聚集在学校的后山,誓不服从,最后还是千喜良老师亲自出面劝说,整件事才得以收场。紧接着的一天晚上,整个宿舍的同学为千喜良老师办了送别宴。
恩师出发的那天早上,学生们被禁止进入盛冈车站。
- 原标题:战争十五年的阴影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这件青铜文明“巅峰之作”终于合体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续上新!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
2022-06-14 13:23 -
98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乌克兰,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娅再一次被“绞杀”
2022-04-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