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翔越: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这艘大船反而以残破形态航行了更久?
最后更新: 2025-07-01 17:18:20唐玄宗的自信还源于他可以居高临下观察朝中政治斗争,并利用不同势力间的矛盾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开元后期,张九龄与李林甫在任用牛仙客为相的问题上产生矛盾,唐玄宗借机罢黜张九龄,并扶植牛仙客上位。后来,为了打破李林甫对中枢权力的垄断,唐玄宗破格提拔杨国忠,翦除李林甫的爪牙王鉷并逼死李林甫。
天宝十二载(753年),为了对如日中天的安禄山做最起码的制衡,唐玄宗封哥舒翰为西平郡王。面对杨国忠和安禄山这两位宠臣的争权夺利,他也能利用两人的矛盾进行互相制约。但是,唐玄宗所想的“制约”是权术上的制约,而非制度上的制约。如果对自己运用权术的水平有过高估计,那就会导致所谓“制约”的失效。
唐玄宗自以为能把杨国忠和安禄山玩弄于股掌之中,所以将杨国忠揭露安禄山图谋造反视作权力斗争的一部分,不予采信。甚至到了安禄山反叛的两个月前,他都认为群臣对安禄山的揭发是在内斗,正所谓“哪来这么多叛乱分子啊,它不就是你们内斗嘛”。
然而,无论是李林甫、杨国忠还是哥舒翰,他们都不是唐玄宗“小圈子”里最亲近的人。
唐玄宗用人“小圈子”的核心是高力士与陈玄礼。高力士在唐玄宗即位前就与其结交,陈玄礼则是在唐隆政变中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的实际执行人。《长安的荔枝》小说中李善德将荔枝成功运到长安后的惊险遭遇,就是杨国忠与高力士权力博弈的结果。
不管是高力士还是杨国忠,他们的权力都来源于唐玄宗,二人的权力斗争只不过是唐玄宗玩弄权术的抓手罢了。后来,在马嵬驿兵变中,面对政治生涯中最危险时刻,唐玄宗在高力士、陈玄礼与杨国忠、杨贵妃之间果断舍弃后者,接受陈玄礼的兵变诉求,并派高力士杀死杨贵妃。即使在如此不体面的情况下,唐玄宗仍能利用“小圈子”保住自己的性命,这也难怪他能如此相信自己对国家的掌控力。
1993年历史剧《唐明皇》中杨贵妃被赐死的剧情
当唐玄宗用“小圈子”架空官僚体制以后,国家治理的失能就在所难免了。天宝年间唐朝治理失能的具体例子有很多,其中教训最惨痛的莫过于对外战争的失败。
唐朝自太宗以来开疆拓土,与周边民族共享漫长的边境线,因此统治者对边疆地理形势的掌握和军事地理知识的运用,是维持唐朝辽阔疆域的重要条件。到唐玄宗时期,开元年间,基于他对边疆地理形势做出的正确判断,唐朝对外战争基本全胜;天宝年间,则几乎完全相反。
开元年间(713—741年),唐朝的边患主要是北方的后突厥汗国、西方的吐蕃及东北的契丹、奚族。巨大的边防压力促使唐朝采取以战略防御为主、在必要情况下主动进攻的策略,最终改变了武则天时期在边防上的被动局面。
比如,在吐蕃方向,开元二年(714年),王晙、薛讷率军在武街驿(今甘肃临洮东)抗击入侵的吐蕃军队,最终以少胜多,吐蕃军全军覆没,死伤数万,洮水为之不流,此战遏制了吐蕃的东扩进程。次年,张孝嵩率军击败吐蕃与大食联合支持的阿了达,夺回对拔汗那国(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控制权,巩固了唐朝在中亚的影响力。
开元十年(722年),吐蕃入侵小勃律(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张思礼率军救援并大破吐蕃,斩获数万,维护了对帕米尔高原的控制权。
在与吐蕃的东线战场上,开元十七年(729年),唐军攻克了湟水流域与青海湖之间的战略要地石堡城(今青海湟源),大大减轻了吐蕃对河西走廊的威胁。
在开元年间的对外战争中,唐玄宗对当时周边民族的地缘形势有准确把握,在唐朝军事力量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没有在同一时期针对两个及以上战略方向发动战役,在同一战略方向内也没有急躁冒进,而是将每次战役的小胜积攒为整个战略方向的大胜,逐步达到战略目的。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唐代中期、后期形势图
然而到了天宝年间,无比自信的唐玄宗将此前的胜利经验抛在脑后,逐渐不再满足于此前的稳扎稳打,而是向周边各族发动全面战争。天宝六载(747年),高仙芝率军翻越帕米尔高原,消灭被吐蕃控制的小勃律国。天宝八载(749年),哥舒翰强攻吐蕃控制的石堡城,虽然重新夺回了这一重要的战略据点,但唐军死伤惨重。早期的这两场胜利,为后续的穷兵黩武提供了支持。
天宝九载(750年),高仙芝背信弃义偷袭石国,引发中亚诸国不满,第二年在怛罗斯之战(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附近,一说战场在今吉尔吉斯斯坦西部)中失败。同年,云南太守张虔陀制造与南诏王阁逻凤的摩擦,引发战争,鲜于仲通率八万大军征讨,虽深入洱海地区,但终被南诏、吐蕃联军击败,死伤六万余。
天宝十载(751年),安禄山为邀功固宠,率六万大军征讨契丹,几乎全军覆没。然而,唐玄宗及其统治集团面对对外战争的全面失败,没有做出调整。天宝十三载(754年),李宓征南诏全军覆没后,杨国忠隐瞒败绩,继续发兵征讨,前后死伤二十余万。唐朝的对外战争彻底陷入低谷。
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对外战争的全面失败在安史之乱前沉重打击了唐朝的国力,成了盛唐将逝的最大预兆。失败暴露了将领贪功、政治腐败、后勤困难、政策失误等问题,追根溯源,与唐玄宗的“小圈子”政治脱不了干系。“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最终,唐玄宗亲自驾驶着自己建造的华丽大船,以最快的航速撞向安史之乱大冰山,粉身碎骨。
当然,作为后人,我们可以“事后诸葛亮”,但当时的人们并不能用上帝视角观察时局,大多数人其实并未预感到盛唐将逝。哪怕对政治局势深有体会的李善德,听到安禄山叛乱后也只能“僵在原地”,完全没有预料。
历史学者黄永年先生曾提醒我们,要纠正将“开元之治”“天宝之乱”理解为开元之治进入天宝即乱的观点。从经济数据来看,在安禄山叛乱前,唐朝经济一直保持着上升态势。比如,天宝时期唐朝政府掌握的户数持续增加:开元二十年(732年)有7861236户,天宝元年(742年)是 8348395户,天宝十四年是8914709户。
此外,唐玄宗还解决了困扰唐朝统治者百余年的长安粮食供应问题。玄宗以前,由于关中粮食供应压力巨大,唐高宗、武则天只得长期住到东都洛阳就食。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敕以岁稔谷贱伤农,命增时价什二三,和籴东西畿粟各数百万斛,停今年江淮所运租”,从此以后“关中蓄积羡溢,车架不复幸东都矣!”(《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四)
但与这些“亮眼”的经济数据并存的,是政治腐败。
黄永年《北朝隋唐史论集》
当然,天宝年间也并非人人沉浸歌舞升平、盛世繁华。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唐代诗词、后人编修的史书中,藏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杜甫在《秋雨叹三首》其二痛心疾首地提到“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这句诗的背景是天宝十三载(754年)秋天,关中地区连月雨灾,唐玄宗忧虑灾害影响农业生产,但杨国忠献上饱满麦穗,谎称并无灾害发生,并压制地方奏报,导致“天下无敢言灾者。”政府也不可能采取有效的救灾措施。《长安的荔枝》中,杜甫被任命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此时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没传到长安,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盛世美梦当中。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便写于此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至今读来仍感哀凉。
而唐朝在对外战争中的失败,也使边塞诗一改往日积极向上的基调。高适在《燕歌行》中写下的名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揭露了唐朝边军内部尖锐的官兵对立问题。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则毫不留情地讽刺前线将领的骄奢淫逸,作为“真丈夫”的盖将军,竟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宴会上“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帐中歌妓“可怜绝胜秦罗敷”,而士兵却在“黄沙万里白草枯”的艰苦环境中战斗。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李白《战城南》)对外战争没有停息,战争的非正义性和连续的军事失败给前线士兵带来巨大苦难,这是盛世末期集体心态转变的一个缩影。
对于时局,一些在政治上颇为敏感的人也只能冷暖自知,他们对盛世之下的危机感到忧虑,但也无力改变一切。只要通过破坏制度实现大权独揽的唐玄宗没有做出改变,盛唐的逝去只是时间问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抗战史上的今天:7月1日
2025-07-01 17:07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30日
2025-06-30 17:15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29日
2025-06-29 19:57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28日
2025-06-28 22:15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27日
2025-06-27 16:44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26日
2025-06-26 16:26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25日
2025-06-25 21:41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24日
2025-06-24 18:36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23日
2025-06-23 21:08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22日
2025-06-22 22:59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21日
2025-06-21 20:38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2025-06-20 20:53 抗战史上的今天 -
她不是詹周氏,她是周惠珍
2025-06-20 08:07 电影之城新传奇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19日
2025-06-19 21:48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18日
2025-06-18 16:29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17日
2025-06-17 17:07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16日
2025-06-16 23:08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15日
2025-06-15 22:20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14日
2025-06-14 15:19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13日
2025-06-13 17:50 抗战史上的今天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评论 14“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评论 90“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评论 140“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评论 24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
“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
涉及中国,韩企与美国“一拍即合”
-
欧洲学者:现在,中国能不能反过来帮帮我们?
-
印度“硬刚”:将报复美国
-
“欧洲同行都觉得,未来十年谁将主导已无悬念,不会是美国”
-
普京:全世界都想进入中国市场
-
马斯克:对!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复出口,“不是恩赐也不是让步,是我们斗争来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协议这一条,旨在孤立中国…”
-
“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
“以色列和俄罗斯正进行秘密会谈”
-
佩通坦基本盘还稳吗?泰国权力天平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国正建设由技术驱动的福利模式”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被骗至缅甸的男模特已获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