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斯托利亚:武宁王陵为何被韩国人称为奇迹?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伊斯托利亚】
1971年7月5日,雨季,公州松山里墓正在进行排水工程。然而,挖沟工人的铲子似乎突然被卡住了,当他进一步检查时,发现了零零散散的砖块。当一块块砖被挖掘出来时,一座陵墓突然出现。
移除入口处的砖块后,金元龙博士和时任公州博物馆馆长的金永培发现了一块墓志铭,上书“宁东大将军百济斯麻王、年六十二岁、癸卯年五月丙戌朔七日壬辰崩到”,斯麻是武宁王的名字,于是武宁王墓得以自此重见天日。
为何被称为“奇迹”?
武宁王陵建于百济时期,距今约有1500年历史。据韩国考古学家判断,武宁王的陵墓未曾被盗掘,其发现被韩国人称为奇迹,甚至有人将之与图坦卡蒙墓的发现相提并论。但武宁王陵的发掘过程,若细细考来,可算是韩国考古学界一段略带悲剧色彩的历史。
通常,这种王室陵墓发现,除非是抢救性发掘,否则光是调查等前期准备工作就需要相当多时间,然而,武宁王的陵墓并未受到此等待遇。当时,在武宁王陵的发掘毫无章程,记者蜂拥而至围观时,现场更变得一团糟,青铜器等文物遭到破坏。最终,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武宁王陵被迅速处理,只有大件的文物被清理了出来,其余的都被扫在了一个麻绳捆绑的麻袋里。
金元龙博士后来提到这段挖掘过程时,认为自己负有责任,称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韩国考古学界一度将武宁王墓的发掘描述为考古学上的灾难性黑历史。好在这样的灾难性发掘给韩国考古学家上了重要一课,后续的考古发掘过程逐渐走向正轨。
武宁王作为百济的第二十五代君主,其陵墓的建造及出土的相关文物,是了解百济历史的重要资料。
从百济王陵石村洞的墓葬群中可以看出,过去周围地区的墓葬以石冢为主,而在松山里的墓葬中,武宁王墓和松山里6号墓是用砖砌的。砖墓在朝鲜半岛并不流行,据目前的考古发掘材料来看,历史上,类似汉墓形制的砖墓似乎只出现在平壤地区,并不是半岛流行的墓葬。
从韩国的地形来看,这里很容易获得石头,就地取材永远是最方便的,所以用石头建造的坟墓更多,而较之选用石材,造砖需要的技术要求更高,烘土制砖的过程复杂,并且成本较高。不难想象,武宁王陵墓和松山里六号墓的砖墓形制应该跟平壤地区一样,受到了当时中原文明的影响,武宁王墓出土的镇墓兽也是中原墓葬的常见陪葬物,亦可作为辅证。
从这个层面来看,武宁王陵的发掘不仅补充了百济历史的讯息,而且还揭示了古代东亚文化交流的辉煌历史,中国的墓制、陶瓷、铜镜,日本风格的木棺,以及取材自东南亚的玻璃珠,都表明当时的百济似乎是东亚文化交流的宝库。
“造此是建业人也”
武宁王陵近期为何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这要从一则报道说起。
韩国媒体披露,韩国国立扶余文化研究所日前表示,去年(2021年)在忠清南道公州武宁王陵附近出土的墓砖,上书汉字“造此是建业人也”,确认是由中国古代工匠制造。这更说明了百济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29号墓出土的墓砖。图自扶余文化研究所
中国古代的建业工匠似乎曾经漂洋过海,来到百济,所铸之砖成为了第二十五代百济王王陵的一部分,也有可能这位工匠本身就是王陵的设计和建造者。武宁王在位的时间约为公元501年至523年,同时期的中国,北魏与梁(都城建康)对峙。而墓砖所书南京的“建业”之名仅在三国时期被东吴政权期间使用,时间大约是公元212年至280年。
到底是三国时期的匠人就到了百济,两百年后,其后人为武宁王造墓?还是东吴流民流亡域外二百年,于六世纪初期到达百济,铸造此砖?亦或是此砖在三世纪就已经铸造,只不过武宁王建陵墓时加以挪用?这些问题着实引人遐想,当然目前或许还无法彻底“破案”。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相关推荐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33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3“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5“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93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